梵高,《戴黑毡帽的自画像》(Self- Portrait with Dark Felt Hat),1886-1887年,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藏
梵高早期的自画像大都完成于巴黎,除了最后一幅完成于1887 年早期,其余的都是1886 年完成的。此时梵高还没有受到印象画派的影响,画作整体色调还比较深沉,给人压抑的感觉。此时的他的确处于比较忧郁的阶段。由于拔了牙齿,凡高因此蓄起胡须来掩盖脸颊的缺陷。
梵高,《戴草帽的自画像》(Self- Portrait with Straw Hat),1887年,底特律美术馆藏
这幅《戴草帽的自画像》完成于1887 年。此时,梵高开始受到印象画派的影响,画作色彩更加明亮。与之前中产阶级的服装不同,梵高在自画像中以戴草帽的农民形象示人,展示了其对乡村生活的向往。画作中,明亮的蓝色、绿色和黄色背景都是对乡村环境的描绘,而画作中的服装也是梵高之前画农民时描绘过的。
梵高,《自画像》(Self-Portrait-with-Grey-Felt-Hat),1853-1890年
这幅作品完成于1887年。梵高用了点彩法技巧——以光谱中各种单色光组成万物色彩为依据,用单纯的原色色素点子互相组合绘制而成。当时,梵高在巴黎跟一些印象派画家交往密切,而这种画法也成为其绘画中的经用技巧。
梵高离开巴黎前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as a Painter),1888年
这幅作品是梵高离开巴黎前做的最后一幅自画像。在巴黎期间,由于不断与法国当代艺术运动接触,梵高画作的色调整体更加明亮了。这幅是传统的画家自画像形式,站在画板之前,手拿调色板,完成后他在画作背面签了名。这是他对自己职业的宣誓。而同时,画中梵高又穿着蓝色无领工匠的蓝色大褂,又表明了自己的阶级身份。
梵高,《耳朵包着绷带的自画像》(Self- 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1889年,科陶德美术馆藏
《耳朵包着绷带的自画像》可能是梵高所有的作品中最出名的。1888 年,梵高邀请高更来阿尔勒与自己同住。然而,两位性格固执的艺术家在一起经常发生争执。凡高在精神错乱中割下了耳朵,这也成为艺术史上最惊人的自残行为。这幅画表面很平静,但是忧郁的眼神、骨骼鲜明的脸颊、满头的绷带,仍然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梵高,《自画像》,圣雷米时期
1889年5月,梵高来到圣雷米医院接受治疗。在此期间,他也绘制了两幅自画像。他本人把第二幅看作自己神志清醒的标识,此时他急切的想离开医院、回到画家群体中去。画面中以蓝色为主色调,背景中混合了灰色、绿色,螺旋状的笔触是其精神亢奋的标识,但同时,他的眼神又异常坚定。
艺术家阿奇博尔德·斯坦迪什·哈里克笔下的梵高肖像

梵高和埃米尔·伯纳德(Emile Bernard)在巴黎附近的的塞纳河边,1886年
二、
法国后印象派艺术家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笔下的梵高肖像,1887年
四、
凡高《自画像》,1889年
五、
法国艺术家纪尧姆·布鲁埃 (Guillaume Bruère) 经常边欣赏凡高的作品边创作。2019年9月,他在凡高博物馆绘制了一系列画作。
展览“梵高的自画像”将于2月3日对外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