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走进中华艺术宫“上海市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大展”展厅,在悠扬的笛声中,精心装点的瓶花,仿古家具、雅致的点茶、焚香与书香墨香相映衬,现场呈现了一幅幅涵盖真草隶篆行五体的书法作品与篆刻,有清新怡人的小楷或行书,也有古拙苍劲的篆隶作品。特邀作品,周慧珺行书对联
周志高 草书横幅
丁申阳 草书条屏
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审风气,本届大展采用了更为严格规范的评审程序。主办方邀请了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专家参与评审,并设立监审委员会,邀请媒体参与监督,评审中将作者姓名覆盖,进行匿名评审,所有评委、监委签署承诺书,严守评审纪律,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同时,书法、篆刻、刻字三个类别分别由相应领域的专家分类评审,更加突显评审中的专业引领。此外,除了三轮评审之外,还设置了获奖候选人现场决赛和非上海书协会员现场测试等环节,考验作者的现场书写和篆刻水平。钱茂生 行草中堂
一些学者认为,书法并不只是书法,更是综合文化素养的呈现,当代的书法家有必要加强理论修养,更要通过读书涵养文化底蕴,“有经典书论的指导,才能较快提高书法的技能技巧,甚或是改变自己的书法风格或创作方向。有抱负的书家,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能与深厚的学养,更要有学术的高度与科学的态度,不断审视与调整自己的书法创作,方能有所创新,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优秀奖作品 陈晓 草书条屏
优秀奖作品 唐建平 隶书对联
据主办方介绍,获奖者中,80、90后作者共80名,占总数的43%,比上一届高11个百分点;非上海书协会员共84名,占总数的45%,比上一届高16个百分点,更多新人新作的涌现说明了上海书坛后继有人,也体现了大展不断推陈出新,发掘书法人才的理念。展览现场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协主席丁申阳现场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疫情严重干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艺术活动更是受到较大影响。与往届展览相比,本届大展获奖入展作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其中有很多‘海漂’,就是到上海发展的书法家这样的年轻群体都参与进来,展出水平也是各有千秋。此次展出的许多书法篆刻作品在笔墨、书风等方面都呈现出自己的特色,比如这次获奖作品唐建平的隶书对联、陈晓的草书条屏、杨祖柏的篆刻以及入展作品池颖华的草书中堂等。从总体来看以前是上海特色体现的比较多,现在更多是融合在全国的书风里。我个人认为以后还是要加强体现海派的特色。”优秀奖作品 杨祖柏 篆刻局部
入展作品 池颖华 草书中堂
对于当下海上书法篆刻创作在全国的影响力,丁申阳说:“不得不承认的就是当下海派的书法篆刻比二三十年前在全国的地位有所下降的。因为当时的海派书法是名家大家云集。最近几年来,这种影响力又在慢慢地恢复,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上海书法篆刻的传承清晰,领导重视,参与人数也更多,而且大家比较投入。”提名奖作品 陈志轩 小楷条幅
对于获奖者趋于年轻化,不少评论家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肯定。也有学者认为,上海一直不乏高水平的青少年书法人才,包括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在书法的高等教育中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上海高校中目前开设书法本科专业的仍然很少,要让海派书法真正薪火相传,要需要加强书法本科专业的建设。展览现场
本届双年大展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中华艺术宫共同主办,结合了上海书协过去几年的办展经验,在展期内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导览,让观众能看懂“门道”,切实提高书法篆刻艺术的鉴赏力;引入传统文人意趣的展陈布置和互动体验;同时将在上海文联展厅分会场开设老中青书法名家对谈的抖音直播,通过线上展览等全媒体手段,推动展览永不落幕,公共教育功能得以持续,大众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展体验能实现多层次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