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十点睡觉艺术中心×铜场计划联合推出新展“感性沙丘”

2020-11-23 11:37  艺术中国   - 

2020年11月8日,十点睡觉艺术中心 x 铜场计划联合推出新展“感性沙丘(Dune of Sensibility)”。本次展览集结了来自铜场的十四位艺术家的最新作品,以“感性”回应“感性”。

巴迪欧在《当代艺术的十五个论题》中写道:“艺术是一个真理过程,而这个真理往往是关于知觉或感性的真理”。这种“感性”,不是指对现实的感性摹仿或浪漫主义表达,而是指人和世界之间的感性关联。美学,正是这样一门“感性学”。艺术,就是一种关于“在世的感性”的主张。感性问题,关乎人对自身在世状态的把握,关乎到世界对人的意义,以及人对自身的理解。

展览现场

今天,我们却身陷于感性的荒芜之中。一方面,技术与算法的统御带来了一种普遍的抽象性。这种沙漠般的抽象性吞噬着鲜活的感受力,又借由人机合体的赛博格现实将人的主体性抽空;另一方面,在社交网络媒体的回音室中,人们更像是站在一座座隔绝独立的沙丘之巅,脚下流沙一片,却自以为登高望远。感性的衰竭,意味着判断力的丧失与审美的终结,而艺术将终其使命,去恢复人之初的身体经验与洞察能力,重建人的主体性。然而,当代艺术在其诞生之初的激进感性过后,似乎也慢慢落入了话语系统的抽象闭环与体制的景观化操作之中。是故,艺术能否发明一种新的感性,同样关乎其自身的存亡。

以名词所有格来理解“感性沙丘”,这个词组是一则现实隐喻;以形容词来理解标题中的“感性”一词,则其提示的是一种两极转化与绝地逢生的可能。故展览分为两个章节:在第一章节“沙丘导航”中,艺术作品将作为醒世喻言向我们揭示盛墟的幻象与感性贫困的时代症状;在第二章节“迷路手册”中,艺术家将以游戏者和黑客行动家的精神翻转景观,使贫瘠的沙丘焕发感性潜能。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集结了来自铜场的十四位艺术家的最新作品。作为学院土壤中生长出的一股野生力量,铜场的矛盾出身决定了其对系统与主体性张力的敏感。它在长期的教学与创作实践中向自身和外部同时发问:艺术家、艺术作品与展览如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自身的景观反抗景观?这一悖论也是本次展览想要回应与探讨的重要命题。

林仪的作品多从自身的生活出发,描述自己在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在只容纳自己的“小圈子”中深挖自我的感受与在生活中留下的痕迹。在林仪的作品中,重复性的元素反复出现,甚至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而每一件作品的重复劳动又不是简单和轻松的,她总是选择最麻烦的制作方式——打结,刺绣,针扎,编织等等——费力的行为,无限的重复性劳动,在看似愚钝,费力不讨好的方式中,在莫名其妙的眩晕中刺痛内心的情绪,感悟笨拙与消磨中的智慧。彭胤瑞的创作持续关注时间的流逝,并试图抓住停留在其间的情绪。武希文的作品多使用现成物、简单的动力结构和话语碎片构建装置空间,他长期关注生存空间、社会场域、权力关系、话语再生产等问题。

林仪,《这里什么都没有》,2019,装置/影像,时长6'53",直径50的圆,子母带,黑线

彭胤瑞,《偏移》,2020,3'22"单屏影像循环播放

武希文,《热带》,2019,装置,仿真植物、不锈钢灯架、电烤灯、来自网络聊天室的录音、土

张钧雷先后接受过严格的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学习,他希望通过艺术实验探索当代艺术与传统材料的接触点。张思琪的近期作品多与身体有关,关注身体内外、维持关系。章献的创作致力于装置和雕塑。章献的创作往往呈现出一种全球语境和本土关怀的双重构想,其系统性的方法探索和表现语言有效地展示了跨专业的艺术视野和人文情怀。赵可的创作关注点常常落在自己身边的世界里,好奇于生活中发生的异样以及能激起心中微妙情绪的人和事物。

张钧雷,《磨显》,2019,平面绘画,60 x 60cm两件

张思琪,《可以避开他的100种方法》,2019,装置,4.6 x 1.6m,纱帘、白色颜料

章献,《危险的事物固然美丽》,2018,影像装置,40 x 40 x 180cm(h),监视器、米字架、磁铁、电机

赵可,《幸福家园工程》,2020,装置,尺寸可变,玻璃钢、视频影像、a4纸、窗帘、窗帘杆、灯箱

赵如鹏致力于装置、影像和小说的创作,他长期关注反文化,技术统治和现代神话。创作多从物件或语词的象征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出发。葛虎成的作品常利用综合材料进行雕塑创作,通过系统性的主题关注、方法性探索,较清晰的呈现出身体、身份与世界的双关想象。阮媛媛关注个人情绪在社会空间中的摆放位置,以及身份的建构方式与对其重新审视。

赵如鹏,《一种局面》,2020,装置,尺寸可变,金属板、铜版纸、铜板切片、亚克力

葛虎成,《始于限制》,2020,装置,尺寸可变,铜、木、树脂

阮媛媛,《意愿强烈却》,2020,雕塑,占地约200 x 350cm,玻璃钢雕塑、高强度石膏、冲刷下的泥土

石冰的创作形式多样,并在不同的表达媒介中探索艺术语言与方法,在绘画、雕塑、装置、行为、影像等方面都有涉猎。他试图在多样化的表达中传达个体经验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社会人文、原始自然对于主体的影响,以及在技术环境中主体与世界的对抗和脱离。最近的思考集中在“纤维”领域,强调“线”与“编织”的抽象意义与艺术表达,并将之带入到生存的环境中加以思考,试图在创作中构建一种纤维质与块茎式的结构思维。易超的作品基于空间与视觉艺术,使用雕塑、装置、影像等手段进行创作。

石冰,《cross》,2019,影像/装置,尺寸可变,彩旗、影像

易超,《确定的身体》,2019,雕塑,200cm,不锈钢

于航专注于临时性公共艺术与扩张型雕塑艺术。《追太阳》中,他每次用两天时间,开着车,在后视镜里追逐太阳。从四条不同的路线出发,用几段时间追逐。将银球放在车引擎上,用发动机产生的热能将银球加速氧化。因为要在赢镜中“追”太阳,当太阳在一天中东升西落,车子也折回原点,留下一颗被氧化变黑的银球。朱丽瑾关注于观念艺术和介入性事件。她在日常收集声音对话,觉得在潜伏的旁听者和开显的表达者之间来回转换很有意思。近期感兴趣由真实感所引发的凹陷状态,认为凹陷的形成不止源于被动受力,还可能有关于引力、生物本体的生成形态、地理环境塑造的聚落分布等。

于航,《追太阳》,2019,影像装置,后视镜、银球、四频影像、摄影图像

朱丽瑾,《内-外》,2020,影像装置,200 x 300cm,电视

策展人蒋斐然与艺术家合影

展览信息

展览主题:感性沙丘

展期:2020/11/08 - 2020/12/13

展览地址:十点睡觉艺术空间 (北京市朝阳798艺术区南门万红里甲31号)

策展人:蒋斐然

参展艺术家:

葛虎成,林仪,彭胤瑞,阮媛媛,石冰,武希文,易超,于航,张钧雷,张思琪,章献,赵可,赵如鹏,朱丽瑾(按姓氏字母排列)。

主办方:十点睡觉艺术空间 × 铜场计划

特别支持:浙江省艺术文化发展基金

艺术圆桌:“危险的事物固然美丽”

对谈嘉宾:胡昊,龙星如,沈宸,王欢,魏颖(按姓氏字母排列)

时间:2020.11.22(星期日)下午2:00

地点:十点睡觉艺术空间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19米《赵城金藏》孤本经卷首亮相 归宿何处引学界关注
下一篇:第一代中国潮人——张光宇的“艺术12燃”就在前方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