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馆长雷诺·沃康摩尔博士(左)进行在线主旨发言。
列支敦士顿国家博物馆馆长雷诺·沃康摩尔博士(Rainer Vollkommer):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
再往后还有出书方式的艺术创作,故事讲述为主。到了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才出现概念艺术,欧洲有很多概念艺术家,比如马塞尔·杜尚。当时的艺术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为主。但是中国文化主要是以写作文化为主,比如诗歌等。中国的写作文化跟欧洲也完全不同,因为其背后承载的文化传统不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也结合了中国的艺术和欧洲艺术。欧洲的概念艺术也开始散播到其他国家,跨越地域界限。人类文化流传了几千年,文化与艺术的结合,通过艺术家来表达对历史的理解,对历史的再现。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工业文明与古文明又有了结合。李磊的作品就结合了中国古文化和工业文明及现代文明时期的艺术方式。欧洲20世纪初出现了抽象艺术,抽象艺术不以描绘具体物象为目标,有概念性的意念在里面。抽象艺术也打破了欧洲的艺术版图,成为了一种新的艺术表达形式,艺术家有了全新的视角,可以非常自由的解读看到的任何东西,然后把你看到的东西用抽象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马塞尔·杜尚,《泉》
东西方艺术表现形式虽大不相同,但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自由程度都有很大的提升。现今全球化的社会中,合则强,分则弱。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通过合作、沟通,我们都会变得更好。李磊在创作中
大家可以看《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一首民歌,讲的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一个男子看到河的那一面有一位漂亮的女子,他心里很喜欢,他想这真是我的好配偶啊。后面有一句“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追求不到,心里面就反反复复的,睡觉也睡不好。这是一个非常浪漫又非常真实的诗句。这个是我们初始文化的很重要的一个点,诗的文化实际上贯穿在整个中华文化的表达方式里面,各个方面,就是在宫廷斗争当中,也会以诗的方式来表达。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第二个方面就讲中国绘画诗意的表达。李磊抽象作品
德国科隆的艺术家柯罗夫(Rolf A Kluenter):宋 范宽,《雪景寒林图》
首先,第一个是范宽,他是宋朝的一位画家(950—1032)。他曾经说过“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他在宋朝的时候就说出来这样关于抽象的艺术的话,我觉得他就是中国的抽象艺术的一个起始者。还有另外一个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也是出生于19世纪,他叫藤白也,他说过对于真正懂得画画的人来说,画鸟身上的每一根羽毛,或者是其他详细结构,其实是工作而不是艺术。中国画家画的不是一只鸟,而是鸟的飞行状态。所以中国的画家更注重这样一个过程,行为表达生活的多样性。宋朝的时候,亚洲还有一些艺术家,通过抽象性的艺术写诗。当时在印度也出现了这样一些抽象性的艺术家,他们做了一些尝试来做出表达,关于如何更好的表达抽象性的艺术。我在西方见过很多的专家,也听取过他们的想法,他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各种各样的定位,给抽象艺术带来了新的视野。希尔玛・艾夫・克林特作品
对我来说,众多文化群体,包括中国和新西兰的毛利原住民传统,了解抽象艺术都要追溯历史。我相信就和南太平洋艺术中对抽象的直观表述一样,在早期的亚洲,中国的抽象艺术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但早在一千年多前,中国的艺术家就开始使用一些非常抽象的表现形式,比如广泛使用负空间,或者通过散点透视,将多个视角综合成一个单一视角的平面,并将视觉的形式简化为一系列的笔触。康定斯基作品
我还想讲讲语言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李磊经常写诗,诗歌会搭配他的画作,以题画诗,或者用诗歌来表达绘画。这跟西方艺术家的逻辑是不一样的。西方利用语言的方式有很大不同。在欧洲和美国,有一段时间是属于观念艺术的时期。在那个时期,语言会作为一种书面的艺术表征,但它与艺术的结合点跟中国又不一样。在20世纪欧洲艺术当中对语言的最早的使用里,语言是超概念化的,或是模糊概念的,它经常与审美艺术脱节,并对语言能力进行哲学般的拷问,用以表述真实。马歇尔·杜尚(Marcel Duchamp)的早期实验就利用了语言的可塑性,他的意图往往是延迟意义和感知的认知,甚至破坏语境之下的共同理解,再促成人们达成共同理解的能力。明 董其昌,《烟江叠嶂图》
诗与画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欧洲来说,对中国来说都曾经是个重大的问题。在欧洲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关注,我们知道最著名的达·芬奇给出一个视觉中心主义--“视觉优先”的回答:艺术家之接近自然,以眼为主以耳为次,画家用眼,诗人用耳,所以绘画高于诗歌。这完全是视觉中心主义的一个论证,它表明了在绘画当中,心与眼睛的关系是主线,而在艺术效果上则是追求“眼见为实”的认知真实。但是中国文化不一样,中国文化可能在历史上曾经也有过“视觉优先”的倾向,但总的来说,中国在更早的商周时期,形成了以耳口通达内外的认知传统;先秦时期耳目之争最终耳占优势;秦汉时期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耳舌相争最终舌占了上风,终于确立了“味觉优先”的认知取向,是中国文化特别有意思的一点。也就是说不论是在商周到先秦到了秦汉,整个下来从来没有过“视觉优先”的这样一个写实的传统。杰克逊·波洛克作品
来自德国柏林的艺术家吉尼亚·谢夫(GeniaChef):来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55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