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课程思政”重要论述后,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所有非思政课的思政教育价值,就成为当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重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发现,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繁荣复兴,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审美教育的思政价值愈发彰显出来,在当下思政教育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红色主题绘画作为一种风格独特、内涵丰富的美术类型,以其特有的文化艺术价值受到青睐。红色主题绘画是美术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充分融合,它有着更为坚强的生命力和耀眼的精神文化价值,能够通过创作发人深省的画面感化人、教育人、引导人,具有较高的思政教育价值。
红色主题绘画的独特艺术表达
红色主题绘画是以绘画作品的形式来记录和描绘红色历史的感人瞬间,包括伟大事件、人物、场景等,旨在用富有艺术美感的美术作品来表达、传递、弘扬伟大的红色革命精神,以革命先辈们的高尚品格和伟大精神来教育影响当代大众,培育和提高当代大众积极向上、砥砺前行的思想政治素养。
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于我国当下而言,红色主题绘画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已经超越了其他类型的美术作品。一般的美术作品在文化和精神内涵上往往具有情绪化的、感性的或抽象的浪漫主义色彩,而红色主题绘画作品一致所要诠释和表达的是国家、民族层面上的宏观价值和时代精神,它不仅具有记录普及红色历史的文化历史价值,还能在此基础上发扬时代、社会主旋律,触动人们的家国情怀,给予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启发和端正高尚的行为道德指引。如全山石的《八女投江》、靳尚谊的《毛主席在炼钢厂》、沈尧伊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等著名美术作品,大多通过人物的神色、体态姿势和衣着,以及兼具艺术性和历史客观性的场景刻画,来表达革命先辈们的精神气概和红色历史的艰辛热血。由此可见,红色主题绘画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凝练和体现,是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全面融合,是传承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文化、提高当代大众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纽带和载体。
红色主题绘画的思政教育价值体现
红色历史、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和革命先辈的高尚人格魅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充分彰显和深刻实践,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为进一步践行贯彻党关于“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号召,也为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弘扬社会主旋律、增强国人思想政治素养、强化民族精神根基,红色主题绘画作品的思政教育价值得到社会广泛关注。
红色主题绘画的内容主要包括:重要红色革命历史事件和革命遗址、伟大革命领导人、勇毅的革命战士和革命群众的斗争或奋斗场景等。它以绘画的形式具体再现红色革命历史、刻画革命先辈形象,以其独特的美术技法和色彩建构直截了当地展示出红色精神的核心所在,能给予人更加直观、感性的赏析体验。
红色主题绘画的思政教育价值具体表现在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和政治思想态度教育两方面。一方面,红色主题绘画通过对红色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艺术创作,突出表达和彰显了革命先辈伟大可敬的道德品质、无坚不摧的精神信仰和耀眼的人格魅力,从而教育当代人应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理想信念观、精神价值观。如油画《毛主席在炼钢厂》《人民的好总理》等,通过对革命伟人坚毅睿智、和蔼可亲精神面貌的细致刻画,突出表现了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革命领导人吃苦耐劳、信念坚定的精神品质和伟大人格;《八女投江》《井冈山会师》《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广州起义》等作品,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革命先辈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积极乐观、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无私奉献、勇于牺牲、无畏无惧的高尚品质,不放弃、不抛弃,身在黑暗却心向光明的伟大理想信念精神。另一方面,红色主题绘画通过对革命人物、历史事件场景的描绘,既能展现和弘扬革命先辈们高尚的道德品质、伟大的爱国主义斗争精神和顽强的理想信念观,也能对当代大众进行思想道德和行为品质、理想信念观教育,同时还能让当代广大人民群众看到革命过程的艰辛坎坷、革命成功背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从而牢记当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并充分感受到党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如《大渡桥横铁索寒》《长征路上》对艰辛革命过程的描绘,《毛主席在炼钢厂》《英模吕世才》等对军民鱼水情的生动刻画等。通过对革命过程的描绘和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刻画,能够加深大众对民族、国家和党的认同感,从而端正人们的政治态度,提高政治素养,深化爱国、爱党意识,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民族团结,拥护党的领导。
红色主题绘画相较于其他类型绘画作品,在文化艺术精神内涵的表达上格局更宏大、境界更高、意义更深远,对人的思想精神、政治态度的影响也更大。相较于一般的思想教育资源而言,红色主题绘画又具有艺术审美价值,能让思政教育形式更加丰富多元、思政教育过程更为有趣,更能引起人们思想心灵的共鸣,其思政教育效果更加显著。因此,当下应当扩大红色主题绘画艺术的社会影响力,更好地发挥红色主题绘画作品的思政教育价值。
(作者谭国清系广西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杨振宇系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