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今天,全球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越来精准化。而中国制造的许多商品目前已在全球市场具有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性,中国人凭借勤劳和智慧在全球制造业领域取得的成果是不可替代的。这一点,我们通过最新的出口数据就可以说明问题。
事情的新进展是,根据中国海关总署9月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外贸总额20.05万亿元,其中,出口11.05万亿元,进口9万亿元,贸易顺差2.05万亿元。而以美元计价8月出口同比增长9.5%,连续第三个月正增长,高于预估值7.1%,并创2019年3月(一年半)以来最高增速。应该说,中国制造的商品正在为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新的动力。
比如,据俄媒RT9月7日报道,由于海外需求的复苏,今年八月该国工厂报告新出口订单首次出现增长。这也导致了产量的进一步扩大,标志着近十年来的最大增幅。创纪录的医疗用品出货量和对电子产品的强劲需求推动了出口增长。对此,路透社援引牛津经济研究院的路易·库伊斯(Louis Kuijs)的话说:中国的出口继续违背预期,增长速度远快于全球贸易,从而获得了全球市场份额。
这再次表明,中国制造的许多商品在全球市场具有不可替代性,再以汽车生产为例,美国金融网站Zerohedge日前援引Statista数据报道称,全球三分之一的汽车在中国生产。2019年全球生产的所有汽车中,几乎三分之一(即32%) 来自中国。如下图:
尽管一些市场试图寻找替代品,或自己试图通过发展制造业,避免对中国制造商品的依赖,比如美国市场和印度市场。然而,最有发言权的,却是包括美国、印度消费者在内的全球多国消费者。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制造,德国制造,日本制造,韩国制造在许多方面被替代已成为事实,而近年试图大举发展制造业的印度和越南更是难以企及。
比如,在美国,美国人对中国制造的青睐程度正与日俱增。事情的一个新进展是,据外媒报道,今年返校季,美国各地学校都面临长达数月的电脑短缺和供货延期。分析认为,这也正是由于此前对于中国供应商的一些限制,导致了美国出现开学“电脑荒”的现象。学区发言人兰斯·弗莱明(Lance Fleming)说:“得克萨斯州有1200多个学区,他们都订了货。”学校也在努力准备消毒用品。“谁曾想到,在我们国家(美国),电脑会和消毒用品一样紧缺。”
不仅如此,美国多家媒体日前报道,以美国现任总统为名的品牌的标签依然是中国制造。美媒表示,中国制造是无可替代的,中国制造正以前所未有的优质和精良问鼎全球市场。数周前,美国超过250,000个超市商场大幅囤积各种各样中国制造的商品。其中包括微波炉,吸尘器过滤器,泳装,家具等等,一些商家囤积的商品都在库房中堆积到天花板的高度上。
亚裔美国人郭洪曾对美国消费者依赖中国制造的现象表示,孩子们书包里的几乎所有文具,图钉、胶水、贴纸……无一例外。在美国数周前一场听证会上,有美国消费者被记者问到,“你们进口的这款中国商品有没有其他替代品?”答:“没有,美国消费者就喜欢这款中国货。中国货不可替代,离不开中国货。”
不仅如此,过去提起制造业,人们还会想到德国制造、日本制造以及韩国制造。不过,近年,事情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日本制造由于近年不断发生造假等丑闻,已饱受诟病。而德国电视台数周前曾报道称,德国制造在电动车、人工智能、高铁、5G技术……许多领域落后于中国。”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弗莱彻教授对此表示,是时候更新你的知识了,德国经济奇迹已经不再是榜样。
依然以德国、日本曾经的优势产业,汽车制造为例。外媒称,像大众汽车这样的德国制造商,相当一部分产能都来自于中国工厂。与此同时,2019年,中国市场约占大众汽车总销量的39%。生产基地的转移只是汽车工业国际化的一个方面。而专有技术也随着生产而迁移,成熟的制造商与中国或其他亚洲公司建立合资企业,通常包括技术转让。
而韩国制造被替代就更加明显。路透社早在三年前就分析报道称,韩国制造正在被崛起的中国制造蚕食鲸吞。韩国《亚洲经济》数月前报道称,韩国某大企业社长此前前往中国出差,期间他切实感受到了韩国产品的衰败,其中手机市场非常明显。外媒还称,韩国的半导体、航运、造船、汽车等领域也正在被中国企业迎头赶上。
那么,作为新兴市场的越南制造和印度制造又怎样了呢?数据显示,越南只有5500万制造业工人,这与生产大量制造业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水平以及生产能力相距甚远。
例如,越南生产医疗商品的无纺布目前还不能自给自足,都严重依赖从中国企业进口。美国媒体CNBC稍早前援引贝恩公司副总裁Gerry Mattios表示,全球制造业工厂设施将变得更加分散。我们认为东南亚不会成为世界工厂。在东南亚,人们往往只会看到一些一些装配生产线,而并非全部。也就是说,Mattios认为,处于东南亚的越南并不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而关于印度制造,我们已多次提及,尽管印度经济多年以来,一直试图成为制造业国家。然而,印度制造或已失败。以印度高铁为例,去年才开始通车的“致敬印度”号的印度高铁,并不能够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高铁,因为它的最高试验时速是180公里,而实际最高运营时速160公里,因此被称为“半高铁”。而通车后,事故频发。
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皮林认为,就连印度人自己也看不起本国产品,印度制造名字取得响亮,但却像是“海市蜃楼”。”《印度斯坦时报》稍早前援引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8973名印度消费者中,有83%的印度消费者表示,中国产品的价格和质量的双重优势,不可替代。有印度消费者称,“我们无法忍受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
而《印度教徒报》也曾报道称,在印度教的重大节日(“点灯节”)期间,市场上销售的诸如灯具、熏香、烟花、神像等相关产品,也几乎都是产自中国。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