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总署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4.67万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出口7.95万亿元,增长6.1%;进口6.72万亿元,增长1.4%;贸易顺差1.23万亿元,扩大41.6%。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增
综合中新经纬、广州《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证券日报》报道,据李魁文介绍,上半年中国外贸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且比重上升。上半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8.78万亿元,增长5.5%,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59.9%,比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出口4.67万亿元,增长9.5%;进口4.11万亿元,增长1.4%。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进出口整体增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潜力正在持续释放,成为拉动中国外贸发展的新动力。
另外,中西部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进出口整体增速,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步增长。原油和煤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铁矿砂、大豆进口量有所减少。
上半年外贸的一大亮点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91.9%,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57.1%,风力发电机组增长1.9倍。
上半年中国对美进出口总值降9%
据海关总署统计,上半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总值为1.75万亿元,下降9%,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2%。其中对美出口1.35万亿元,同比下降2.6%;自美进口3993.8亿元,同比下降25.7%;贸易顺差9548.1亿元,扩大12%。
对此,李魁文表示,中美经贸摩擦给中国外贸带来一定压力,但影响总体可控。尽管中美双边贸易数据有所下降,但中国外贸整体进出口数字依然保持增长,全球仍高度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
分析指出,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放缓,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持续显现使得上半年出口持续承压,但此前美拟对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带来的“抢出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出口下行压力。进口放缓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压力,也受人民币贬值的影响。
民企成为中国外贸第一大主体
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的比重提升。
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6.12万亿元,增长11%,占比达到41.7%。其中,出口4.02万亿元,增长13.3%,占中国出口总值的50.6%;进口2.1万亿元,增长6.8%,占中国进口总值的31.2%。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92万亿元,下降1%,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40.4%;国有企业进出口2.57万亿元,增长0.3%,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7.5%。
由此,民企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中国外贸第一大主体。上半年,民营企业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0.6%,亦首次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
在回答有关上半年民营企业外贸特点的问题时,李魁文具体介绍了几大亮点。一是民营企业进出口活力提升,二是民营企业区域分布梯次发展,三是多元化出口市场开拓效果显著。
李魁文表示,总的看来,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同时可以看到,尽管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中国外贸平稳增长面临一系列挑战,但中国外贸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外贸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加快的趋势没有改变。
外资进出口乏力不能反映撤离中国
对于外资企业进出口乏力的问题,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杨长湧称,外资企业进出口乏力以及占比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受了经贸摩擦的影响,但他强调,外资企业的贸易下降,并不意味着外资企业的外迁。
“在华外资企业相当多的是在从事加工贸易,这些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就是美国和欧盟。今年上半年美国市场整体出现了萎缩,这会反映在外资企业的外贸下降上。但这并不能反映外资会撤离中国。”
杨长湧还称,在世界经济增长的大格局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速是比较快的,其经济活力在不断释放,对中国适销对路的产品需求非常旺盛;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非工业化伙伴关系与中拉经贸合作,这些政策也催化了中国与上述市场贸易的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