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和欧债危机已经终结,但欧洲经济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任何一个成员国一旦出现经济风险,均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随时波及欧元区、欧盟甚至整个欧洲,根据媒体12月30日援引数位经济学家和市场观察人士的分析,英国在脱欧过程中遭遇的市场和经济危机可能会在2020年波及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德国。
有一种观点是,受此前希腊债务危机和近期意大利债务困局的影响,欧元或正在加剧瓦解,像德国这类较为强大的市场,似乎不太甘心被拖累,事实上,早在2018年的最后几个月,德国这列欧洲的经济火车头已经频频发出故障信号,包括GDP的首次萎缩、信心指数的连续下滑、标杆行业汽车业的产量下跌等。
与此同时,德国在经济方面还正面临另一个不确定性来源,政府采取了审慎的财政政策和保持平衡的预算,以及不增加任何新债务,这使得该国在2019年勉强避免了技术性衰退,比如,德国IFO经济景气指数在12月份连续第四个月上升,从11月份的95.1升至96.3,显示出企业的投资情绪正在变得积极,但经济学家对于复苏迹像显得并不乐观。
ING德国首席经济学家Carsten Brzeski在二周前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虽然,IFO指数上升表明,德国经济最糟糕的时期应该结束了,但之后会发生什么仍不清楚,仍然很难找到任何切实的触底反弹支撑,比如,令人失望的10月份的经济数据,尤其是制造业仍然低迷,工厂库存在增加,订单在减少,这对德国经济来说不是好现象,特别在关键的汽车行业。
事实上,近十年以来,人们每每谈到德国经济的时候,总是强调制造业竞争力,技术水平高,人均收入居欧盟之首,经济繁荣等等......中国人对德国经济的第一印象也是严谨,从指甲刀到汽车,对于德国制造可谓“推崇备至”,甚至部分中国人都从合理美化上升到对德国国民性的“神化”,但8000多万德国人可能还都不知道,自己在中国人心中地位俨然“超凡脱俗”,其实德国也有小偷,德国的火车也不总是准点,德国人的厨房并不像化学实验室......
其实,当年的德国和如今的中国一样,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经济体,但在大部分德国人眼中,陌生仍是描述中国经济见闻的一个高频词汇,很明显,在这一轮创新科技大潮中,德国人对于新技术就显得陌生,反应略微迟缓。然而,稍早前,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弗莱彻教授称,是时候更新你的知识了,德国经济已经不再是榜样,弗莱彻进一步分析称,德国经济在近十年来表现强势,其实仅是对于欧洲债务危机后的一种经济恢复,并不是奇迹。
德国央行在12月中旬表示,预计该国的经济将“摆脱目前的低迷状态”,但在2020年仅增长0.5%,相比于年初给出2019年德国经济增长1%的预测已经萎缩了一半,德国央行长日前在华盛顿表示,由于美欧经济争端和英国退欧给出口和投资活动带来压力,德国经济增长2020年将大幅放缓。
与此同时,现在,德国人也正在改变以前隐藏在他们眼中对中国经济陌生的看法,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却在说,如今,中国的创新科技是德国制造的学习对象,而这仅是隐藏在德国人眼里的陌生中国的一个片断。比如,我们也注意到,眼下许多德国制造企业都离不开中国创新资本的大力支持,中国在比如像新能源电动车、人工智能、高铁、5G技术,中国手机、电视机生产……这些方面让德国感受到了效率和速度。
德国电视台近日如是报道。比如,据德国IT技术专业杂志《Chip》报道称,"德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电动车领域,中国是先锋,在电动汽车领域,跟中国比——德国经济像是落后国家“,比如,深圳这个几十年前的小渔村,如今已成为中国科技中心;再比如,我们也注意到,眼下许多德国制造企业都离不开中国创新资本的大力支持,中国企业正在加大对德国制造的投资力度,而这背后,是德国中小企业在隐形冠军繁荣的背后,存在着数字化转型和逆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财政压力。
同时,研究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人士告诉BWC中文网,要理解这种陌生”,其实也体现在德国和美国、英国的企业发展和管理制度呈现完全不同的发展景象造成的,德国企业更多的倾向于内生式发展,比如特斯拉的CEO可以去造火箭,而德国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他们的典型是细分领域的霸主,基本上每一家小型企业专攻一个细分领域,并做到极致,甚至一颗螺丝钉的研发积累都要通过几代人,而中国企业则更喜欢追随英美企业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其实,这种迟缓还体现在德国人对中国人生活方式和工作理念的陌生,而一直有经济忧患意识的德国经济界也希望能在中国推动的亚欧重大经济项目中测分得较大的一杯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