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州7月27日电 (记者 林玲)以福州方言为载体的闽剧,是闽江的“音符”。在漫长的时光里,奔腾的闽江记下了咿呀婉转的闽音,也留住了为闽剧传承而呕心沥血的先辈的身影。
“我记得那里曾是‘善传奇’戏班的宿舍,百年前,我的父亲叶邦煊(香)就在那工作。”每每路过闽江边上的“青年会”,八旬高龄的叶武钦老人就会想起自己英年早逝的父亲,“父亲一生都在为闽剧奋斗,与他钟爱的‘善传奇’戏班休戚与共。”
图为闽剧第一本杂志《闽剧月刊》的复印件。受访者 供图
如今,百年闽音邂逅世遗大会,那些封存在闽剧历史中举足轻重的身影正逐渐清晰。如何让闽剧走向世界,走出未来?或许,知来路,方能寻正途。
与闽剧共同成长的“痴作家”
闽剧又称“福州戏”,居福建五大剧种之首,已有400多年历史,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父亲见证并参与了闽剧最为鼎盛的时期。他是一名闽剧作家,业内称作‘剧师’。”跟随着叶武钦老人的描述,时光倒转回1908年。
图为叶邦煊刊登在《闽剧月刊》上的原创作品《凤仪亭》。受访者 供图
那一年,福州的儒林戏、江湖戏、平讲戏开始结合融汇,俗称"三合响",形成了今日闽剧的雏形。那时,自幼寒窗苦读立志考取功名的叶邦煊正因科举制度的废除而在村中担任私塾先生。
不愿碌碌无为的叶邦煊将自己的满腹才华和一腔抱负贡献给了闽剧。他开始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为村中的戏班创作剧本。
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1913年,叶邦煊作为福州戏班里的首个“驻班作家”进入“善传奇”戏班创作原创剧本。从“闲职”到“专职”,叶邦煊所创作的闽剧剧本愈加出色。
说到这里,叶武钦老人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宝物”,那是一摞杂志的复印件,杂志的名称都是《闽剧月刊》。
“《闽剧月刊》是闽剧的第一本杂志,因为抗日战争爆发的缘故,只发行了三期。”叶武钦老人一面小心地向记者展示材料,一面说,“你看,每期杂志都大篇幅刊登了我父亲所写的剧本,这就是当时闽剧业界对他作品的肯定。”
图为施文铃在三坊七巷开设讲座。 受访者 供图
1922年,已经名声大噪的“善传奇”戏班出现变故面临倒闭,叶邦煊不愿自己倾注了近十年心血的戏班就此结束,便联合业务主管、教师、乐师、经理五人,组成五部堂股东出资接续。
“那时的戏班都是股东自负盈亏。为了保住钟爱的戏班,父亲毅然变卖了祖产筹资入股。”叶武钦老人说,“父亲把他最好的年华献给了闽剧最辉煌的时代。他对闽剧的热爱就是一种‘痴’。”
叶邦煊对闽剧的“痴”令人敬佩,但恰逢乱世的经历令人惋惜。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由于战乱市井萧条,戏剧行当愈发萎靡。1938年,叶邦煊因焦虑成疾一病不起,年末在饥寒交迫中离世。
从29岁进入戏班到55岁离世,叶邦煊为闽剧创作了几十部优秀作品,如《烈女仇缘》《孟丽君》《凤仪亭》《王昭君》等,这些作品传承了叶邦煊对闽剧的热爱与理念,都曾一度风靡福州,有些作品历经百年至今活跃在舞台上。
图为“隆重纪念闽剧表演艺术家林芝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专场演出晚会节目单。 李南轩 摄
为闽剧培养好苗子的“好伯乐”
在叶武钦老人的家中,记者偶遇了叶武钦老人的学生——“福州方言八音”省级传承人施文铃。他对记者说,正因为叶邦煊先生的“痴”,才为闽剧培养出一批名角。
叶武钦老人是施文铃的小学老师,从小就听叶武钦老人讲过他父亲的故事。在第44届世遗大会在福州举办的当下,施文铃还曾在福州三坊七巷开设讲座,讲述“善传奇”戏班以及叶邦煊先生的故事。
施文铃表示,在那个时代,“善传奇”戏班堪称“明星工厂”。从那里走出来的郑奕奏、林芝芳、晋响亭等闽剧“大家”既能演戏又能写戏,既当导演又做演员,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够长期活跃在舞台上,名垂闽剧史。
“那时候的闽剧演员多不胜数,为什么只有郑奕奏、林芝芳等演员能够成名?那是因为,想要在一众演员中脱颖而出,除了要有天赋与专业技巧外,还要拥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施文铃强调,“作为福州唯一一位驻班的剧师,叶邦煊先生不仅教导艺徒读懂剧本,还教他们诗词歌赋,为他们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所以,‘善传奇’戏班成为‘明星工厂’并非偶然,而是因为有叶邦煊先生的启蒙教育,才为闽剧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演员。”
叶邦煊创作的闽剧《孟丽君》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资料图) 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 供图
听闻此言,叶武钦老人拿出了一份节目单递给记者。那是“隆重纪念闽剧表演艺术家林芝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专场演出晚会的节目单。在那个特别的日子里,叶武钦老人正是以林芝芳恩师叶邦煊之子的身份出席的。
“林芝芳先生是位感念师恩的人,他曾和我说过,他从一个目不识丁的艺徒到成为闽剧的导演,都离不开父亲的引荐与栽培。”叶武钦老人说,虽然父亲英年早逝,但他为闽剧留下了人才与希望。
与其他的地方戏曲剧种一样,闽剧能够传承至今实属不易。“我想把父亲的故事留下来,把父亲对闽剧的热情传达给大家。”叶武钦老人轻轻拂过那本记载着他父亲作品的杂志复印本,“父亲与闽剧的这些事不能忘,属于我们福州人的闽剧更不能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