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新冠肺炎在全球已流行一年多,但其威力仍未减退,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德尔塔毒株如今已至少扩散至98个国家,不但传染性更强,还具有免疫逃逸现象。
近日,据美媒报道,美国50个州都出现感染德尔塔毒株的病例。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预测,在未来两周,感染德尔塔毒株患者所占比例将达到美国新增病例总数的26.1%。
而在我国与德尔塔变异毒株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广东疫情中,这种变异株也表现出惊人的传播能力:仅用14秒就可完成传播!
德尔塔变异毒株到底是怎么来的?它的传播具有哪些特点?如何防范德尔塔变异毒株?新冠疫苗还能起到保护作用吗?
印度疫情的“推手”之一
最近肆虐全球的德尔塔(Delta)变异毒株,实际上正是之前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617.2。
今年4月份开始,印度第二波疫情如脱缰之马一般失控,连续多天单日新增确诊达30万+,除了印度多地举行聚集活动、部分地区医疗卫生水平差、当地人们对新冠病毒认识不足,印度变异病毒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印度疫情使医疗资源紧张/图源:印度时报)
早前,据印度卫生部披露,由10个国家实验室组成的“印度新冠病毒基因组学联盟”在马哈拉施特拉邦采集的样本中发现一种新的变异病毒,携带E484Q和L452R突变,可能导致免疫逃逸和传染性增强。
这种起初被媒体称为“双突变”病毒的变异病毒即为B.1.617,而德尔塔毒株(B.1.617.2)是其变种中“最有出息”的后代(其他后代谱系还有B.1.617.1和B.1.617.3)。
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lobal Initiative on Sharing All Influenza Data ,GISAID)数据显示,该数据库最早于2020年10月在印度收到B.1.617.2样本测序结果,据世卫组织表示,德尔塔变异株如今已在至少9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
(B.1.617.2的动力学传播/图源:GISAID)
除了德尔塔变异株,世卫组织还记录了其他三种值得关注的变异毒株:最早于英国发现的阿尔法、最早于南非发现的贝塔、最早于巴西发现的伽马。
(世卫组织记录的“值得关注”的变异株/图源:WHO)
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
虽然B.1.617最初被媒体称为是“双突变”病毒,但这种称呼其实并不准确,与野生型新冠病毒相比,B.1.617共有15个突变,其中关键突变有3个,分别为L452R、E484Q和P681R,其效果如下:
所谓免疫逃逸,简单来说是指在新冠病毒发生变异以后,通过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有所减弱。
因此,德尔塔变异株的传播能力更强,并且接种疫苗的人也可能感染德尔塔毒株。或者不妨大胆点说,德尔塔变异株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传染性最强的新冠病毒。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中广东省5月、6月新冠变异毒株德尔塔(B.1.617.2)传播动力学的研究文章显示,德尔塔变异株的平均潜伏期为4.4天,传播率增加了97%,且64.7%的传播事件发生在症状前阶段(即新冠肺炎出现症状之前)。
而且,从广州疫情来看,患者的CT值非常低,而CT值是一个半定量的数据值,越低就表示体内病毒载量越高,患者核酸转阴所需要的时间延长。
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是德尔塔变异株的传播特点,这也使得它正在成为目前全球新冠大流行的主要病毒株。
新冠疫苗还有用吗?
既然德尔塔变异株传播特别快,还有免疫逃逸现象,那么,新冠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还有用吗?
有!
(图源:图虫创意)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传染病专家Monica Gandhi表示,“所有的疫苗似乎都对德尔塔变种有效,即使极少数接种疫苗的人又感染了德尔塔病毒,症状通常也非常轻微。”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同样表示,“从这次广东的疫情来看,确诊病例里面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转为重症或者发生重症的比例显著高于接种疫苗的人,这表明,接种以后对变异毒株仍然有免疫作用。”
如果大家都接种新冠疫苗,建立起群体免疫,就可以降低新冠的流行强度或者阻断它的流行,而接种率越低,进化出更危险的毒株的风险就越高(印度已经出现德尔塔+毒株了,目前来看传播能力更强,印度卫生部正在严密监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