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章明:为传统畲服注入新力量
几根衣针、几缕彩线、一把剪刀、一个老式熨斗,这些就是制作畲族服饰的工具。针线在粗糙却灵巧的双手上起舞,不一会儿,布料上就出现了色彩斑斓的精美图案。
近日,记者来到闽东畲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林章明的工作室时,他正在赶制一批工作装,这批工作装在传统畲服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并增添了相应的元素,反复修改后才达到最终的效果。
守艺26载 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林章明于1976年出生于宁德福安,从小他就对畲族文化十分感兴趣。18岁那年,为讨生计的林章明到霞浦拜师学习畲服制作。从最开始的学徒,到现在的畲服制作技艺传承人,林章明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26年。
“闽东畲族传统服饰有据可查的历史有200多年。”说起畲服,林章明如数家珍。闽东畲服源于畲族的凤凰传说,因此畲族妇女的服装款式按凤凰款分类有三种:凤凰头款、凤凰身款、凤凰尾款,三款整合在一起是一只展翅欲飞的美丽凤凰。
林章明说,一套畲服做下来,往往需要半个多月甚至更久。每个环节都非常讲究,不仅要有多年的制作经验,还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要点,才能制作出原汁原味的畲服。“学了两三年才能独立制作一件畲服。”林章明表示,刺绣是学做畲服最难的一个部分,一针一线对初学者都是挑战,没有耐心和勤奋是无法学成的。于是林章明每天加紧练习,他的刺绣功夫也突飞猛进,一点不输心灵手巧的女子。
一套纯手工畲服价格一般在两三千元,市场需求量极小。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畲服文化更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而林章明却依然坚守着这门手艺,并且不断地探索提高,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守艺人。“尽管传承是艰难的,但使命光荣。”林章明说,“相信畲族传统服饰会因独特的魅力而重新被重视。”正是因为这份热爱,林章明在畲服制作的路上越走越坚定。他每年都开办畲服普及活动、畲服展及畲族传统手工艺DIY活动,并积极与国内高等院校师生探讨交流。
巧运匠心 在传统与现代中绽放
如何让畲服“走出去,走更远”?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林章明另辟蹊径,通过尝试设计舞台装,在畲服中加入时尚元素,逐渐推向市场。
如今,越来越多的畲族元素被编成舞蹈带上舞台。在舞台上,除了演员精湛的舞技和精彩的畲族传说,一身色彩艳丽、原汁原味的畲服也让节目更加引人入胜。这些制作精美的畲衣,许多都出自林章明之手。
“不改变不行,保留原汁原味的技艺固然重要,但不创新就没出路。”林章明还尝试将畲服与旗袍相结合,将旗袍的收腰、开叉等元素融入畲服,改良了原有的凤凰装,让市场接受度更高,相比传统的样式,不仅观赏性大大提高,也更加贴身舒适。
探索改良畲服的过程中,林章明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使自己的作品更贴合现代人的审美。2012年,林章明的作品《飞龙在天》《火蓝畲鸣》《凤凰之歌》均入围首届中国畲族服饰设计大赛决赛,获得单套常规实用型服装优秀奖,他也成为我省唯一入围总决赛的设计师。去年,林章明的作品《鸾鸣》获得了第十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优秀奖;作品《畲山凤》更是获得第二届中国(浙江)民族服饰设计展演匠心奖。
多年的坚守终于得到了回应,畲服受到了大众的关注,林章明对此深感欣慰。
“跨界”文创 畲服能否引来更多青睐
“做畲服需要静心,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这份坚守是寂寞的。”林章明说,畲服制作是一门艰苦的纯手工活儿,集绘画、设计、刺绣等多种技能于一身,从布料到成品,需经过量体、备料、裁剪、烫衬、绣制、缝扣、整烫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
尽管畲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但这门老手艺目前仍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局。“现在,肯静下心、坐下来学习老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谈及手艺传承现状,林章明显出一丝无奈。
采访中,林章明告诉记者,从目前行业的市场前景来看,传统畲服的商业化之路还很长,只有让技艺产品有市场生存发展空间,才能继续活在民间。
“古老的服饰元素不仅仅只是存在古籍里、教科书里和零散的民间艺人手里,它经过加工提炼,同样也能焕发生机。”对于闽东畲族传统服饰面临的困境,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高永安认为,非遗传承人要在民族服饰上有创新和发展,就要多深入民间,在过去的资料中多发掘文化遗产,要把民族服饰推广在地域文化生活上,让本地人喜欢穿、喜欢用。同时,传承人要在文创方面多下功夫,制作纪念品、旅游用品、与民俗相关的服饰用品,采用商业运作模式,把民族服饰推出去。
眼下,林章明正与设计师忙着设计一款穿着集现代流行元素与畲族传统元素为一体畲服的卡通人物形象。谈及初衷,林章明希望,借助卡通人物形象这个载体,把畲服文化传播到年轻群体中。这或许是让非遗活起来,走出去的另一条路子。
“希望畲族文化元素能够通过更多形式被大家看到,希望年轻人能爱上畲服,为传承老手艺注入新力量。”林章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