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德宏8月25日电 题:户撒刀王和他的儿子们:非遗传承贵在创新
中新社记者 姚文晖
二战后期,在缅甸丛林中与中国远征军并肩作战的缅北克钦族101突击队屡建奇功,他们随身携带的一种造型奇特的长刀令日军闻风丧胆。然而鲜有人知道,这种长刀来自中国云南的边陲乡镇——户撒。
8月下旬,中新社记者探访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德宏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新寨村,见到了久负盛名的“户撒刀王”项老赛和他的成名绝技。
“我们阿昌族,一辈子都离不开刀。小孩满月要送辟邪刀,男孩长到十三四岁要佩小铜刀,小伙子送给姑娘的定情信物是小银刀,迎娶新娘时要佩戴长刀,进山砍柴、下地劳作更是刀不离手……”说起阿昌族的刀,59岁的项老赛如数家珍。
项老赛出身于户撒乡锻刀世家,8岁起拉风箱,14岁抡得动大锤时就跟着父亲学打刀。2006年,在阿昌族传统节日阿露窝罗节压轴戏刀王大赛中,项老赛一举夺魁,赢得“户撒刀王”桂冠。当年,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老赛也成为首个户撒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锻制一把户撒刀,从选料、制坯、打样,到淬火、抛光、雕刻,共有二三十道工序。最关键的是淬火,火候一定要掌握得分秒不差,稍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年轻时,项老赛除习得家传绝学外,还遍访阿昌族锻刀名师,改进了户撒刀淬火技艺。他锻造的户撒刀刚能断铁,柔可绕指,其坚韧和锋利程度世所罕见。
在户撒项老赛民族工艺刀具厂,记者亲眼见其挥舞长刀一截截斩断14毫米钢筋,而刀刃丝毫无损,可谓削铁如泥。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项老赛悉心钻研刀身雕花工艺,刀柄和刀鞘的用料、样式也更加考究,这使得户撒刀从阿昌族的生产生活用刀向工艺刀方向转变,从而将销售市场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拓展到世界工艺品收藏领域。
2006年后,得益于“户撒刀王”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块金字招牌的加持,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打刀作坊的户撒乡新寨村,仅项老赛一家,销路最好时卖刀年收入高达200万元(人民币,下同)左右,日本、挪威、法国、泰国等国家的刀具收藏家慕名而来,最贵的一把刀卖了28万元。
“1970年代,辛辛苦苦打一把刀上交生产队,才挣5个工分,不如种一天地。拿到市场上只能卖两块钱。”抚今追昔,项老赛有恍若隔世之感。
靠着打刀卖刀,项老赛分别给四个儿子娶了媳妇,盖起新房,全家19口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四个儿子无一外出打工,全部子承父业。
“我喜欢打刀。户撒刀是我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是我们阿昌族传承了600多年的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失传。”项老赛最小的儿子项红安告诉记者。
史载,明洪武年间,明将沐英平定云南后征讨麓川(滇西缅北地方政权),在户撒驻屯并锻造兵器。阿昌族冶炼之术古已有之,此后与中原锻造技艺相融合,遂成名震天下的户撒刀。其锻制技艺经阿昌族匠人不断改良,一代代传承至今。
相比父亲在锻造技艺上的精进,项红安和他的三个哥哥更在意传播方式上的创新。5年前,项老赛的儿子们为自家户撒刀建立了官方网站。项红安用来展示户撒刀绝技的快手账号“粉丝”已超6万。
“户撒刀的实用功能正在消退,卖刀也受到地域限制。这项技艺要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关注,必须找到新的传播方式。我的愿望是建造一个户撒刀博物馆,为游客提供现场体验,发展民俗旅游。”项红安说。
入夜,项家锻刀作坊炉火通红,铁锤声有节奏地响起。据介绍,一把户撒刀要经过20000余锤方可锻造成形,何止千锤百炼。这就是阿昌族锻刀人千百年来日复一日的真实生活场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