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不想学商朝人爱喝酒 周朝人想了这样一个怪招

2019-11-10 09:46  钱江晚报   - 

  不想学商朝人爱喝酒 周朝人想了这样一个怪招

  两个月前,一支来自陕西的国宝大军进了京。

  300多组件文物,囊括了陕西省40余家文博收藏单位的周、秦、汉、唐历朝文物。其中,一级文物达到189组件,有5件是国家首批64件永久禁止出国(境)的文物。

  这会儿,它们都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做客——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清华大学与陕西省文物局合作举办了“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

  你在陕西玩半个月,天天逛文博馆,也不一定能一天里打卡这么多的国宝。现在,机会来了!

  何尊

  曾被卖了30元的国宝

  打开了周朝历史的无数细节

  何尊,如果你现在来到展览现场,肯定看不到它了,因为你来晚了。

  10月8日,何尊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回到了自己在陕西的“家”——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何尊走后,展厅一侧的墙上还挂着它的画像,你一样可以细细地端详它。

  何尊的故事,要从1963年8月的一天说起——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有一个叫陈堆的人,因为家里的老屋不够住,他租了隔壁邻居的两间房子住,房子后面是个土崖。

  一个雨后的上午,陈堆发现屋后的土崖有些坍塌,坍塌之后的土崖上,某处似乎有亮光。好奇的陈堆,就跑过去用手和小镢头刨,最后刨出个青铜器。

  对于陕西一带的人来说,刨出个把青铜器也并不稀罕。陈堆没有太放在心上。

  第二年,陈堆从宝鸡到固原。走之前,他把青铜器交给邻居陈湖保管。又过了一年,陈湖将这件青铜器卖到了宝鸡市玉泉废品收购站。价格:30元。

  佟太是一名宝鸡市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前身)的干部。他在废品收购站第一次看到这件青铜器的时候,就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青铜器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而富有变化。这是佟太的第一印象。他立即向馆长吴增汇报。最终,宝鸡市博物馆断定这是一件珍贵文物,并以收购站当初购入的30元价格,将这尊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的铜器买回了博物馆。

  这尊铜器成了宝鸡市博物馆1958年成立后收藏的第一件青铜器。

  何尊文物生涯的第二个转折点,在12年后。

  1975年,这尊铜尊因为造型图案精美,被选送至国家文物局,并作为全国新出土的文物精品出国展出。

  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在对它进行清理后,发现这尊青铜器的底部,还有一些铭文,从来未曾被大家发现过。

  因为制造它的人姓何,这尊青铜器得名何尊。而这篇铭文的内在玄机,正是何尊的珍贵之处。

  这篇铭文中出现了“中国”二字。这也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当然,这篇铭文中的“中国”跟如今的意义远非一致,它当时的意思是指四方之中。

  当考古人员细致清理这尊铜器,并在铜器底部发现这些文字时,那似乎早有预示的默契伴随着岁月尘封的锈气扑面而来。

  何尊之前的器物,无论青铜器还是甲骨文,“德”字都无心;何尊之后的铭文,表示道德的有“心”,表示其他如人名的无“心”。

  这也证明了周王朝以德治国的理念。

  《何尊》铭文还告诉我们,洛邑始建于周公摄政五年,历时七年建成。七年后是成王五年,成王在这一年下令迁都成周洛邑。

  文献也曾记载,西周成王时,曾有迁宅洛邑一事。但司马迁在《周本纪赞》中则认为当时成王未迁洛邑。而何尊铭文开篇便有“唯王初迁宅于成周”的记载,证实成王确实迁居到洛邑。

  到了1981年,岐山出土了新邑戈,2008年周公庙又出土了新邑卜甲,都是成王迁都的佐证。

  何尊所言,真实不虚。

  酒器

  商朝人太爱喝酒了

  周朝人给前朝的酒器加了个盖

  何尊的展期已经结束,接班的是跟它长得很像,块头却要小一号的折尊——它俩像一对孪生兄弟,拥有商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

  看商朝的文物,可以发现一个特点:酒器特别多。除了大大小小的尊,还有爵、觚(gū)、觯(zhì)、斝(jiǎ)、卣(yǒu)、壶、尊、盉(hé)。

  先说一件凤纹斝。斝,是温酒器,也被用作礼器,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

  凤纹斝不但外观非常讲究,它的最上方有两只鸟,用它温酒时,酒加热后香气会往上飘。对故人来说,自己的祖先是在天上的,香气会飘上天,祖先便也能闻到、喝到。因此,这个酒器,是用来祭祀的礼器。

  伯各卣与单五父方壶也是酒器。卣,圆形或椭园形,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而商代的壶多扁圆,周代壶多圆形。

  所以周朝人认为,商人嗜酒误国,是他们丢失国家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们喝酒喝得太多了,整天流连在酒肆里面,这跟考古的结果其实是吻合的,因为在商代的墓葬里真的发现了许多酒器,而一到了周朝,酒器的数量立马变少。”这是展览现场一位讲解员的讲述。

  更有意思的是,周朝人也舍不得扔掉商人铸的青铜酒器,但又要告诫大家不要多喝酒,所以就给尊加了个盖。

  于是,盖尊就产生了。盖和尊,明显不是一个“厂家”生产的,尊是商末,盖是春秋早期。盖尊也是文物中的孤品,十分珍贵。

  跪射俑

  普通的“他”

  为什么在两千年后如此珍贵

  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绾一发髻,左腿曲蹲,右膝着地,双手置于身体右侧作握弓弩待发状。

  站在兵马俑中著名的跪射俑也来了。

  秦人的兵马俑非常写实。从表情、衣着到头饰,每个细节都精心拿捏,各不相同。不同官阶,头饰都不相同。

  跪射俑的头饰告诉观者,他只是一个普通兵士。如此普通平凡的“他”,可能从未想到,自己会变得这样珍贵。

  因为在目前已经出土清理的1000多尊兵马俑中,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惟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

  这主要得益于它跪着的姿态。因为是跪立状态,重心向下,稳定性更强,不容易倾倒、破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霜岁月,它依旧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制作兵马俑的秦朝匠人有多认真呢?

  先来看跪射俑身上的盔甲——胸前的甲是上片压下片,而肩臂部位的甲是下片压上片。试想一下,专伺射箭的这位兵士需要不断站起跪下、抬臂放下,盔甲这样设计明显更符合人体工学,而这一点也被制作兵马俑的秦朝匠人敏锐地捕捉到了。

  转到跪射俑身后,看看他踮起来的那只脚的鞋底。我们平时走路时,鞋后跟总是磨损得最厉害,所以鞋后跟会比中间薄。这尊跪射俑的鞋底就能明显看出,脚前掌和脚后跟的部位,明显比脚掌心要纳得疏薄一些。

  而很多讲解员会告诉你,在中国的政区图上,陕西的轮廓就像一个跪射俑。历史与地理,竟有这样的天作之合。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青海发现一处13世纪前后藏传佛教壁画
下一篇: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多剧种办学10年硕果累累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