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人物)姚璇秋之后,古老潮剧的火种如何延续?
中新社广州7月3日电 题:姚璇秋之后,古老潮剧的火种如何延续?
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
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7月2日7时05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8虚岁。
几天前,老人家还在为潮剧事业奔波。就在6月26日,姚璇秋在海南省海口市向广大海内外乡亲发出到汕头参与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2024之约”。“姚老师邀请乡亲们2024年回汕头看潮剧。”潮籍作家、《姚璇秋传》作者、姚璇秋助理黄剑丰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透露了这一细节。
“以往任何一次有关潮剧的邀约,姚老师从来都是必到的,但这次她要失约了。”黄剑丰几乎泣不成声。姚璇秋的突然离世,让身边人十分悲痛。
新中国废除童伶制下的第一代潮剧演员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潮剧是中国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成为了潮汕文化主要代表之一。随着潮汕人的足迹漂洋过海,享誉海内外。2006年,潮剧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提及潮剧及其在当下的传播,自然离不开姚璇秋,她是名副其实的潮剧符号、当代潮剧界的扛鼎人物,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时针回拨至1951年,那一年,潮剧界正式宣布废除童伶制。两年后,18岁的姚璇秋凭借一把好嗓音,加入正顺潮剧团,开旦行戏路,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潮剧演员。
从开蒙戏《扫窗会》,到《苏六娘》《荔镜记》,再到《续荔镜记》《江姐》《春草闯堂》等,姚璇秋出演的这些剧目,都成为潮剧经典。
1957年,姚璇秋随团到北京。这是潮剧长达数百年历史中第一次站上首都的舞台。由于表演出色,观众赞誉如潮,潮剧被推荐到中南海的怀仁堂演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均出席观看。那天晚上演出结束后,姚璇秋和演员们一晚上都激动得睡不着觉。
1959年、1961年,潮剧《苏六娘》《荔镜记》(即《陈三五娘》)相继被拍摄成影片。影片里,姚璇秋成功塑造了苏六娘和黄五娘两个古代少女的形象。影片制作细腻,唱段缠绵,文辞雅致,讴歌了古人追求婚姻自主的勇气。
“当时要把《荔镜记》拍成电影,各方面都非常重视,香港大鹏影片公司摄制出品,用的拷贝是从好莱坞买来的。”姚璇秋生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回忆,电影播出后,潮剧的受众就更多了。
后来,姚璇秋走出国门,辗转至东南亚等地交流演出,为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带去乡音的问候。她的声音成了连通海内外潮人情感的纽带,每到一处,都勾起四海潮人绵绵的回忆,进一步扩大了潮剧的海外影响力。
潮剧是热爱到骨子里头的事业
在黄剑丰看来,潮剧是姚璇秋热爱到骨子里头的一份事业,“她是非常敬业的人,从艺长达70多年,即使是2000年退休以后,至今22年也从来没有停过对潮剧传承发展的关心。”
姚璇秋生前也曾反复提到:“我这一生都属于潮剧。像我这样的年龄,很多人都是在家安度晚年。但是为了剧种,我愿意。只要潮剧有需要,我随时都会站出来。”面对很多媒体记者拍摄录制潮剧身段、唱腔的要求,姚璇秋也是来者不拒,精益求精地配合。只见她神采飞扬,手握团扇,莲步轻移,举手投足间仿佛窥见当年舞台神韵。
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冲击,潮剧一度陷入了发展低谷。姚璇秋对此坦然面对,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她也相信潮剧能够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黄剑丰告诉记者,对于艺术的传承,姚璇秋坚持要守住剧种的本色、特色,在此基础上,再去寻求剧种的创新发展。“这几年姚老师不遗余力地把潮剧传统剧目传承给下一代,甚至把她自己演过的潮剧经典作品手把手教给学生,她希望以此来延续潮剧的火种。”
事实上,姚璇秋坚守潮剧传统唱腔的同时,并不排斥潮剧的创新尝试。“潮剧从来就不是故步自封的,否则早就被淘汰了。每个时代的潮剧都在吸纳新的元素,上世纪八十年代潮剧还录制了一批电声版的卡拉ok。”姚璇秋此前受访时称,潮剧的剧本、舞美、灯光、唱腔、服装等,也都在进行创新探索。
“她说潮剧就一直在创新。”黄剑丰说,姚璇秋也尝试通过抖音直播潮剧表演。
新冠疫情期间,在黄剑丰协助下,姚璇秋采用视频连线方式,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地区的弟子授课,“对于潮剧新的教学和传播手段,她接纳得很自然。”
古老潮剧的火种如何延续?
姚璇秋用一生践行自己的诺言,为潮剧事业奉献了一辈子。在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之后,谁来扛起潮剧的大旗?
黄剑丰认为,潮剧未来需要树立新的标杆人物,推动培养更多优秀潮剧人才,引领这一古老剧种继续发扬光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事实上,潮剧近年来有很多创新动作。其中,广东潮剧院与中国戏曲学院合作设立潮剧本科班,首批培养28名本科学子,采取“协同合作,协同培养”新思路,探索“学校+基地”新模式,搭建戏曲人才培养、传承创新、创作实践平台。
由姚璇秋弟子张怡凰领衔主演的潮剧数字电影《东吴郡主》已经立项,也即将开机拍摄。届时上映时,有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观看,提升潮剧在年轻群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外方面,潮剧也不乏创新之举。日前,广东潮剧院充分发挥省级专业院团的编创优势,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分别设立四个潮剧传承中心,推动解决海外剧团在潮剧传承传播方面编剧、作曲等人才缺乏的瓶颈。
作为传承中心落地新加坡的第一部戏,广东潮剧院与新加坡南华潮剧社合作创排的潮剧《状元林大钦》,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在新加坡“出花园”成人节上公演。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底,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同时审查批准了汕头、潮州、揭阳三地的潮剧保护传承条例。三地的条例2022年元旦起同步施行。三市开展区域协同立法,这在中国地方立法史上尚属首次,也开创了在文化领域协同立法的先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