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0月31日电 (周卓傲)在31日上午的第二届顶尖科学家论坛莫比乌斯论坛上,60多位科学家沿着莫比乌斯带排列入座,共同探讨对科学的观点和对未来的畅想。虽然每一位科学家只有三分钟的发言时间,但是每一分每一秒都浓缩了全球最顶尖科学家的思考。
据了解,“莫比乌斯带”是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一些在平面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却能在莫比乌斯带上得到解决。
用跨维度的方式解决问题,也许就是本次莫比乌斯论坛的期望。“莫比乌斯论坛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不同国家、不同研究方向、不同观点的人汇集在一起,不同思维的碰撞也许就能创造更多的灵感”,2015年图灵奖获得者马丁·赫尔曼向记者表示。
论坛一开始,诺奖得主兰迪·谢克曼就指出了目前学术领域存在的能力衡量问题,“那些所谓的商业化学术期刊,用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价我们的工作。这是一种扭曲的现象”,兰迪·谢克曼说道,“我希望中国以及全球各地有权威的人去仔细的思考,学术人员在评价学术文章的过程当中所起到的作用,而不是利用这些所谓的专业编辑提出的学术期刊文章影响因子。”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库尔特·维特里希对兰迪·谢克曼的观点表示赞同,他表示自己论文的影响因子只有1.6,远远没有达到一个合格的数值。
此外,在会上科学家们还讨论了政府和社会对基础研究投入上的问题、跨国学术交流问题、技术分享问题等一系列困扰学术界的难题。
同时,在现场的讨论过程中很多科学家都提及了中国对于基础研发的支持力度,他们纷纷表示在基础领域的投入一定会在未来科学领域获得巨大的成功。
“我非常欣赏,中国对于好奇心驱动技术科学支持是在增长的,也希望这样的趋势可以持续下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戴维·格罗斯在大会上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