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要闻 > 评论 > 正文

世界顶尖科学家成“回头客”:我们为何再度造访中国?

2019-11-01 11:33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社上海10月31日电 题:世界顶尖科学家成“回头客”:我们为何再度造访中国?

  中新社记者 李姝徵

  在刚刚揭牌两个月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一场汇聚全球“智慧大脑”的顶尖盛会正在举行。包括4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近70位顶尖科学家,在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就科学国际合作、人类未来进行脑力激荡。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进行演讲。张亨伟 摄

  “第一次论坛后,我们没有结束,相反,它的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重要。”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相较上届论坛,本届参会的顶尖科学家人数几乎翻了一番,而首届论坛中80%的科学家再度到访,成了“回头客”。

  世界顶尖科学家何以成为“回头客”?科恩伯格的回答中,“支持”是个高频词:“首先是对世界范围内新兴科学家的支持,以及在世界范围内对基础科学的支持。”

  实际上,中国对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学的支持收获了“大咖”们频频“点赞”。“中国对于以‘好奇心’为驱动的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是在增长的。”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大卫·格罗斯对此表示“非常欣赏”。

  在科学家们看来,基础科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推动科技进步、改善人类生存现状的“原动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官方高度重视对基础科学研究重要领域和重大前沿方向的部署,特别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对基础科研的支持力度更是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铃木章自称是中国的“常客”,却总感到惊讶:“因为中国的进步是如此之快。”而在论坛开幕式上,科恩伯格更对中国科技发展予以肯定:“中国作为世界科技方阵的一支重要力量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开放”与“合作”亦是科学家们多次造访的理由,并愿意在中国建立更大的“朋友圈”。他们认为,国际合作是科学和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要把自己的科学成果紧握手中,而不分享给别人。”大卫·格罗斯认为,透明、移动与协作是科学繁荣的必要条件。

  而在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能源部前部长朱棣文看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垄断科学,认为可以通过建围墙保持领先,“这是完全错误的。”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具有国际属性,科学家彼此分享研究进展和想法,有利于每一位科学家。他认为,只要科学共同体以互相尊重的方式展开合作,就能形成良性竞争。

  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在主旨演讲中透露,其团队已通过3D建模得到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可以帮助疫苗设计,蔓延全球的非洲猪瘟疫情或有望控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团队也在今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获奖成果的基础上研制新药,为广大肾性贫血患者带来福音。

  开放和共享,并让科学服务于全体人类的福祉,是令世界顶尖科学家成为“回头客”的原因。而中国正在成为更多先进科学造福人类的“新秀场”。(完)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新华时评:进博会“一展难求”,折射了什么?
下一篇:莫比乌斯论坛:用跨维度方式解决难题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