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鄂尔多斯8月31日电 题:“乌金”变“绿金” 内蒙古采煤沉陷区探发展新径
作者 马知远
曾经的采煤沉陷区,竖立起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曾经位于沉陷区的村落,搬迁至风景优美、生态宜居的新址;曾经的矿区村民,变身为生态产业工人,有了稳定收入;曾经的传统煤炭产业,转变为“绿色矿山+新能源+现代农牧业”融合发展的绿色产业……
近日,记者前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进行探访,看到昔日的废弃矿山变身为“绿水青山”,采煤沉陷区治理初见成效。
位于伊金霍洛旗东南部的乌兰木伦镇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达百亿吨。但多年开采留下的废弃矿山和采煤沉陷区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记者在乌兰木伦镇巴图塔采煤沉陷区探访时看到,昔日的采煤沉陷区之上,50万千瓦生态光伏发电项目即将建成,4.2万亩土地经过生态修复,重新披上了绿色。
该项目负责人薛峰向记者介绍,该项目除年均发电量9亿千瓦时的光伏电站外,还与当地村集体和农牧民合作发展养殖、种植一体的“板下经济”,同时也向周边农牧民提供固定就业岗位,促进农牧民增收。
“我们这的老乡,每天什么都不用干,就有两块收入在等着他们,第一是我们这4.2万亩土地的租金收入,第二就是村集体经济每年的分红。”乌兰木伦镇人大主席杨军这样告诉记者。“如果老百姓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情况下,在这个光伏基地项目打工每天的收入是不低于200元(人民币,下同)的。”
生态环境好了,人居环境也不例外。从巴图塔采煤沉陷区驱车前行约7公里,就到了乌兰木伦村。记者在这里看到,绿树掩映中,设计美观的小楼和别墅整齐排列,学校、医院、超市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更是享受免费供暖、供水等各项福利。村民廉征兵告诉记者,在村集体补贴下,一家人仅用每平米1000多元的价格就住进了3层楼的别墅。
“现在无忧无虑了,吃穿不愁。”说起现在的生活,廉征兵一脸满足。
作为资源性村庄,乌兰木伦村集体经济曾随着煤炭市场起起落落。生态搬迁后,当地政府转变发展思路,一方面建设绿色矿山,复垦治理3万余亩土地;另一方面则是推动产业绿色化。
记者在乌兰木伦村的煤矸石烧结砖厂了解到,这里利用煤矿排放的煤矸石为原材料生产烧结砖,可实现年回收利用100万吨煤矸石,产出1.2亿标砖,截至2020年底,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收入5900万元,同时还为村民提供了60个就业岗位。
如今的乌兰木伦村,村集体固定资产达5.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3200元。乌兰木伦村党支部副书记奇少杰对记者说:“下一步的规划就是朝着绿色发展的方向,无论是绿色人居环境也好,绿色产业发展也好,我们都是向一个绿色的发展目标靠拢的。”
当地政府表示,乌兰木伦村的成功转型是当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缩影,接下来将依托绿色矿山打造工业旅游项目,把“地下乌金”向“地上绿金”转变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在‘十四五’期间,乌兰木伦镇将努力推动产业布局从地下转为地上,推动产业结构由黑色变为绿色,推动采煤区域由包袱变为财富,推动地貌形态与沉陷区变为风景区,走好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之路。”乌兰木伦镇镇长赵海录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