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一个伟大的政党在世界东方诞生。100年来,她从筚路蓝缕到奠基立业、从风雨兼程到薪火相传,矢志不渝、砥砺前行,始终践行着她的初心使命。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联合浙江省委网信办特别策划《百年青春》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报道从青年党员这一视角切入,诠释着百年大党的风华正茂和青春活力,今天推出第七篇:《张开荣:助力西部乡村振兴的东部“羊倌”》。
央广网湖州8月3日消息(记者王海鹏 俞安懿 实习记者陈楠 陈钧恒)“900多年前,北方居民南迁为我们浙江送来了‘湖羊’,并成为带动百姓致富的特色产业。现在我们又把‘湖羊’送入四川,我也希望这只羊能成为当地老百姓的致富羊、当地产业的领头羊。”虽然离开四川广安已近半年,身份也由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农业农村局龙安柚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恢复为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公共事业服务中心主任,但提起已在广安成功“扎根”的湖羊、遍及全区的幸福农场,以及广安新“羊倌”们那种致富的渴望与信心,张开荣还是颇为动情。
张开荣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央广网发 陈均恒 摄)
2019年初,张开荣跟随首批110只湖羊入川,在广安开始了湖羊本土化养殖繁育的技术探索。“刚被派过去的时候,我最初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展示出我们浙江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另外就是一定要给当地的老百姓留下一些东西。”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信念,原本只被安排挂职3个月的他,却三次主动提出延长挂职期限申请,在广安一待就是两年。
为确保“湖羊入川”成功 他申请延期3个月
湖羊养殖是南浔的特色优势产业,与山羊相比,它多胎多羔、发育快,可实现集约化养殖,且对自然环境破坏小,经济效益高,带动百姓致富的作用比较明显。2018年,南浔区和广安区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后,便将“湖羊入川工程”作为重点产业扶贫项目进行谋划,希望将南浔的经验与活力注入广安。
两地相距甚远,自然条件差异明显。虽然在开展“湖羊入川工程”之前,他们就请了湖州的专家和广安当地的农技人员做了系统调研,初步证明了项目的可行性,但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当时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到湖羊基地去指导湖羊的养殖,论证湖羊入川到底可行不可行。”
张开荣与广安当地养殖户交流(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2019年2月的广安雨水连绵,天气阴沉,喜干燥厌潮湿的湖羊有些不适应。张开荣也有些不适应,再加上饮食上的明显差异,他一下子瘦了十几斤。广安的湿度比南浔大,这意味着基地建设和湖羊养殖都不能照搬南浔经验,张开荣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因地制宜,让湖羊在这片新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使老百姓尽快看到成效、增加信心。张开荣下基层、请专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羊舍及时作出调整,湖羊每日的状态、食量,甚至饲料的用量、粗细大小、不同时期用料比例的调整等细节,他也处处留心,小心调试。在这位“羊保姆”的精心呵护下,湖羊们慢慢地适应了广安的环境。
然而,为期3个月的挂职时间眼看就到期了。但在张开荣看来,工作才刚刚步入正轨,“湖羊入川工程”的实践论证还没有最终完成,此时自己怎么能回去呢!于是,他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延长挂职期限。
经过5个月左右的精心饲养,2019年6月28日,第一只小羊羔在广安顺利出生,湖羊在广安的第一代“原住民”诞生了。“陆陆续续到8月份,140多只‘羊二代’出生,这也让我们心里的石头落了下来。‘湖羊入川工程’在这个基地上已经成功了。”
建幸福农场、教养殖技术 他再次延期半年
实践论证成功,第一次延长挂职的时间也已到期,按理说,张开荣可以放心回家了。但是,总想“给当地百姓留下点什么”的他,又不舍得离开了。“我们开展‘湖羊入川工程’的目的是让湖羊成为广安区巩固脱贫攻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的重要产业项目。因此,在‘湖羊入川工程’论证成功后,我们就开始筹划在各个乡镇建养殖场,进行小规模试养。同时,把已经摸索出的这套广安版湖羊养殖经验传授给当地老百姓。”在经过认真思考后,这次,张开荣决定再次提交延长挂职申请,并把期限延长为半年。
延长挂职的申请被批准后,张开荣放开手脚干了起来。“充分表明‘湖羊入川’的可行性之后,我们大规模地开展了两块工作,一个是‘湖羊致富工程’,在各个乡镇建立湖羊幸福农场;一个是湖羊的全产业链建设,也就是我们的万头湖羊种羊基地以及湖羊屠宰场。”
随着一个个幸福农场的建立,一批又一批的优质湖羊也相继从南浔来到广安。农场建立之后,需要养殖员来养殖管理,他们决定送养殖员到南浔技术比较好、比较成熟的湖羊家庭农场去学习。针对他们参观学习之后积累的问题,张开荣又组织在广安召开了湖羊养殖集中培训班。“当时整个广安有200多名湖羊养殖员来参加培训”,为了方便指导、及时回复养殖员们的技术问题,他还建了湖羊养殖的微信群,每天养殖员们把生产状况发到群里来,如果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张开荣会第一时间下到基地,手把手地进行指导。
张开荣在广安区农业农村局湖羊养殖技术培训班上讲课(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的12月份,第一批商品羊在广安区大安镇司马村湖羊幸福农场顺利出栏销售,短短6个月就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28万元的经济效益,其中,52户贫困户从中获利。这时,老百姓的心里越来越踏实,饲养湖羊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涨。截至目前,广安区已有92个村庄参与“湖羊致富工程”,先后利用村里的产业扶贫基金建立了75个幸福农场,带动15000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得到当地老百姓的认可,张开荣说,这是最让他感到欣慰与自豪的事情。
打造湖羊全产业链 他又申请延期1年
随着幸福农场的遍地开花,当地对湖羊幼崽的需求量也大幅上升。2019年9月,总投资6000多万元的万头湖羊种羊基地项目通过评审,并加速启动。
按照原计划,万头湖羊种羊基地要在2020年6月份建成并正式启用,从2021年1月份开始向75个幸福农场提供小羊。然而,2020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项目被迫暂时中断。本已结束挂职回家过年的张开荣心急如焚:“这种形势下,没有那么多时间给到另外一个人再去适应,整个项目的情况、当地的老百姓,应该说我是最熟悉的,我内心不允许自己就这样回来。”打定主意的张开荣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向组织递交了第三次延长挂职期限的申请,这次他申请了一年。
张开荣给羊打针(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项目再次开工已经到了2020年3月份,“我们倒排工期之后发现要白天、晚上两班倒,我作为项目负责人,就要在现场跟他们一起去谋划。一天的任务下来,往往已经到晚上12点,再把第二天任务排出来,就是凌晨一两点钟了。”为了方便工作,张开荣干脆住进了工地的集装箱板房里。集装箱板房的密闭性不是很好,漏水、停电也是常有的事。虽然任务繁重,条件艰苦,但当时的张开荣却浑然不觉,“那段时间,整个人也比较亢奋,好像不休息也可以。”在张开荣口中,这是一段艰苦却充实的日子。
张开荣这种“克服一切困难也要把事情做成”的信念感染了当地居民,白马乡湖羊幸福农场养殖员游汉忠就是其中一位。从首批湖羊入住幸福农场起,他就一直跟着张开荣卸羊、挑羊、治羊,后来又主动提出养殖种羊,开始更加积极地跟着张开荣学习养殖技术。现在,游汉忠已经是75个幸福农场里技术最好的养殖员。
张开荣给羊喂食(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万头湖羊种羊基地如期投产,广安乡村湖羊成群,到2020年年底全区湖羊存栏量已接近26000只,一座现代化的湖羊屠宰加工厂也基本建成;参与基地或幸福农场的贫困户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资收入,再加上年终集体分红、土地流转收入,每年增收近2万元,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参与的贫困户每年也可增收2000多元。广安湖羊产业发展步入正轨,当地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这次,张开荣终于放心地回到了家乡南浔。
在广安的这段经历,让张开荣收获了一些成就和荣誉,但更多的是让他对“为人民服务”的党员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今年,党中央、国务院支持鼓励浙江先行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我们南浔区也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提出打造‘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示范样本’,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理应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张开荣干劲十足地说。
张开荣在广安巴上草原项目门前留影(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