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全球同步发布2018“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国际调研项目的第一批成果,主题是:作为终身学习者的教师和校长。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初中教师多项指标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据悉,TALIS2018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万名教师参加,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教师研究项目。
上海教师专业满意度世界最高
从调查数据看,上海教师、校长的优势和特色颇多,许多项目位于世界前列:教师的职业首选比例86%,教师的专业准备87.1%,教师师徒带教100%,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丰富程度显示为6.4种,远高于经合组织平均值3.9种。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上海教师对“从教动机”的高度认同和对职业满意度达到世界最高水平。而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教师日常的工作效率和成效。
上海教师对职业的高度认同是怎么形成的?
首先,上海初任教师的入职培训优势十分显著。2012年,上海市正式建立了“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首次任教人员在职业生涯第一年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接受规定内容的培训,为教师专业成长扣好“第一粒扣子”提供了制度保障。
上海在职教师的在职进修学习比例、时间和种类也都远超国际均值。TALIS2018的数据显示,对上海教师来说,在职进修、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生涯的组成部分,在2018年参加在职进修活动的教师达到99.3%,这让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不仅如此,TALIS2018数据还表明,上海教师用于维持课堂纪律的时间少、行为少;而用于实际教学的时间长、方法多;而上海的校长们在工作时间和结构上特点显著,用在课程教学领导管理相关工作上的事件超过27%,远高于经合组织的平均值16%,为全球最高;上海教师的创新发展理念也非常突出,在创新思路、接受变革、创新方法以及学校对教师的支持等四个方面认同度均属最高梯队。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表示,TALIS的调查结果体现了上海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的累积效应。
政策杠杆撬动改革激发活力
上海教师队伍建设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注重用政策杠杆撬动改革、激发活力、释放红利。
2018年,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简称《实施意见》),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专业素质能力、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等方面综合施策,旨在培养更多“四有”好老师。上海教师在TALIS调查中的优异表现,侧面反映出《实施意见》已初见成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认为,政策红利让教师职业具有稳定性和幸福感,有力地提升了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和职业认同度,也让职业更具专业性和成长性。
自2014年以来,上海市政府连续五年增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实现了绩效工资翻番。
在这一过程中,上海市各级政府坚持创新,努力把好事办好,办出成效。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坚持优质优酬并向支教支援、民族教育、柔性流动、扎根农村等重点人群倾斜,坚持改变“人均均摊”“简单叠加,使勇于担当蔚然成风,有力促进了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提高经济待遇的同时,上海还出台了一系列专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促进所有教师终身专业发展。中小幼校长、教师也可进行正高级职称评审,让教育理念新、教学效果好,教育方法推广性强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得与大学教授相当的专业地位。目前,上海已有174位中小幼教师获评正高级职称。
长达十余年的教育高端领军人才科学化、规模化、制度化培养的实践探索,成为未来上海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引擎。“双名工程”前三期共培养了近3000名学员,从中产生了158名上海市特级教师、105名特级校长,共培养主持人212人……迄今为止,“双名工程”主持人与学员公开出版学术著作约350部,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0多篇,整体上提升了上海基础教育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上海教师的目标是国际一流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TALIS研究中心主任张民选介绍:这已经是上海第二次参加TALIS测评了,这也是继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后,上海参加的又一个大型国际教育测评比较研究项目。2016年首次参加TALIS时,上海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表现出的巨大优势和鲜明特点就引来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普利策奖的获得者弗里德曼专门来上海考察,在《纽约时报》以专栏讲述“上海的秘密”。英国从2014年开始,每年派出超过60位数学教师来沪学习,并出资邀请等量上海数学教师赴英示范教学……这些都与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中的优异成绩以及上海教师在TALIS中的出色表现关系密切。
面对世界关注,上海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上海参加教师教学国际调查是为了对标国际一流,发现短板并补足,借鉴先进经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表示:“下一步,上海将继续坚持师德为先,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营造更加优越的从教环境,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尽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