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11月5日,世界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2019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在美国波士顿落下帷幕。由中国药科大学15名本科生组成的“CPU CHINA”团队与来自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375支队伍同场竞技角逐,并最终从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继2017年、2018年两度荣获金奖后,2019年再次斩获金奖。11月8日,团队成员向中国新闻社记者讲述了参与比赛时的情景,分享了此次设计的初衷。
【解说】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教师黄惠介绍,本届参赛参赛团队需要利用标准生物模块来构建基因回路、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实现对精致复杂人工生物系统的预测、操纵和测量,并通过社会调研、实践、现场答辩和墙报展示等最终完成比赛。
【同期】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教师 黄惠
今年我们这个团队由15名本科生,然后加上我有3名指导老师,我跟他们一起去参加2019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我感到特别高兴,他们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我也为他们感到高兴。
【解说】团队成员徐欢笛告诉记者,针对结核病开发的“类免疫细胞疗法”,最大亮点就是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手段将正常细胞“改造”为具有一定免疫功能的细胞。
【同期】中国药科大学学生 徐欢笛
我们这个项目对细胞进行了改造,这个改造过的细胞,它们在细胞膜上会表达Toll样受体,也可以分泌颗粒溶素,从而达到可以识别血液循环当中结核分枝杆菌,并且,分泌颗粒溶素可以对这个细菌产生杀伤的作用。
【解说】和徐欢笛一样,参加竞赛的小伙伴们也是把压力当成动力,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研究。
【同期】中国药科大学学生 王诗忆
这个比赛的考察形式非常多元,这也就意味着比赛的难度大大增加。
【同期】中国药科大学学生 孔邦彦
我们的“类免疫细胞疗法”相对于化学药物治疗结核病的传统治疗手段来说,它产生耐药性较慢,同时,它具有长循环的特点,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存性,并且减少患者的痛苦。
【同期】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教师 黄惠
“类免疫细胞疗法”的技术优势它主要表现在能够利用正常细胞的易获得、易改造的特点,能够大大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成本和难度,可以更好地在临床上去做普及和应用。
【解说】2015年,“CPU CHINA”团队在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组建,旨在通过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相关的国际性赛事,切实拓宽并加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渠道和内涵,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创新热情,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同期】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刘煜
(我们)也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一些学科竞赛,让尽量多的学生能够有机会进到实验室去玩,在玩的过程当中,可以玩出新想法和新境界。
【解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始于2005年,最初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是合成生物学界最高级别的国际性大学生科技竞赛,被誉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世锦赛。
记者 葛勇 江苏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