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有福之州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要闻 > 中国 > 正文

仗“剑”走天涯——视障人士独立出行之路

2019-06-22 18:31 未知 uscntv 1588

来源:工人日报

过马路时,陈瑾抬手向来往车辆示意。 受访者供图

导师王志华带领营员们持“剑”上路。

一辆横在盲道上的单车挡住了营员的去路。

他们看不见世界,世界也“看不见”他们。

因为无法独立出行,许多视障者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只在家与工作的针灸推拿店之间往返,有的甚至极少迈出家门。

不过,总有人渴望突破黑暗。

他们拿起盲杖,把它当做手臂、眼睛,当做行走时随身携带的“剑”,见自己、见天下、见众生。

“拔剑。”杨青风站起身。

“拔剑!”罗文聪重复着。

“唰”,眨眼间,银白色的盲杖伸展开来,立在他们面前。

握紧杖柄,两人走出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综合楼五楼的一间教室。此时是2019年5月27日的傍晚,楼内很安静,盲杖点地后发出清脆的笃笃声,在走廊里一路回响。从这里出发,先天失明的杨青风要依靠他的“剑”,独自搭乘公交车回到远在30多公里外的家。

当天下午,“金盲杖视障奇葩成长营(北京站)”活动刚在这栋楼里结束。38岁的杨青风任导师,比他小15岁的“徒弟”罗文聪是见习导师。

4天时间里,参加成长营的12名视障大学生,在志愿者的远距离保护下,以盲杖为“剑”,独立前往公园、超市等公共场所,完成相应闯关任务。

在此之前,这群平均年龄20岁的年轻人几乎从不使用盲杖,更没有离开学校、家等熟悉空间单独出行的经历。

在我国1800多万名视障人士中,同样的现象非常普遍。

拿不起

5月24日下午1点多,开营时间快到了。楼林昊天匆匆走在去教室的路上,同行的同学陈瑾挽着他的胳膊。两人脚步轻快、自然,本应作为辅助工具的盲杖被折叠成短短一节,拿在手中。

很难看出,楼林昊天是一个眼睛没有一丝光感的全盲人。

在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有时为了赶时间,视障学生还会在校园里一阵小跑。

他们对这里实在太熟悉了。因为看不见,从入学开始,视障学生便在脑海中构建“记忆地图”,多生活一天,就多一分印象。开营第一天,有学生站在学校广场的中心,伸直手臂对杨青风说:“从这里直走到头是草丛,越过草丛是篮球场。从草丛向右转的路上有一个下水道井盖,经过井盖,左前方就是学生宿舍。”

在这里,使用盲杖才是稀罕事。成长营举办期间,一位视障学生敲着盲杖往返于宿舍和校门之间取外卖,被在教学楼前集合的营员们“听”个正着。有人小声说:“没想到还真有人在学校里用盲杖。”

同样的技能可以应用在任何他们熟悉的空间。到了周五,楼林昊天会按照脑中的地图从学校出发,走进附近的地铁站,搭乘地铁回家;周日下午再原路返回。两年来,他从没出过差错。

但楼林昊天和其他11位营员能做的,也就到此为止了。一旦走出校园或偏离常规路线,他们就失去了这种“奇特”的能力。

造成这一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楼林昊天们不能熟练使用盲杖这一辅助工具。成长营的第一课,就从这里开始。

相比于杨青风那根有不少划痕的盲杖,营员们手中的金属杆都是崭新的。“除了以前在盲校学习使用盲杖外,这将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拿盲杖出行。”音乐系大二学生李翔身高接近一米八,留着寸头,在队伍中很显眼。

第一项“实战”是探索校园。排好队后,李翔主动做了领头的人。寻找盲道、穿越教学楼大厅、上下台阶……在熟悉的地方,李翔走得很轻松。时不时地,他会悄悄拉高手柄,提着盲杖行走。

盲杖很轻,跟一本普通课本的重量差不多,但要拿起它,并不容易。“用上盲杖,就意味着别人知道我是盲人了。”探索结束后,李翔有些心虚地说,其他人重重地点头附和。

8岁前,李翔都能看到世界的样子。十多年来,他一直还在消化“自己失明了”这个事实。同样后天失明的肖菱给出的理由更直接,“盲杖会影响我的形象。”清瘦的女孩皮肤很白,有一张小巧的鹅蛋脸,说这句话时她下意识地拨弄了一下自己柔顺的长发。即使眼睛没有光泽,肖菱依然称得上美丽。在她面前,再纤细的盲杖也显得很突兀。

对盲杖抗拒的背后,是对视障身份的否定与逃避。这一点,杨青风很清楚。“你们为什么来参加成长营?”开营那天,他提问道。

李翔是山西人,来北京上学后,他很想能自己回一次家;肖菱学针灸推拿专业,按学校要求大五在校外实习时需与搭档同时上下班,但她想要更自由的时间;楼林昊天的同学突发疾病住院,这让他想到如果有一天自己生了病,都无法独自去医院……

“还为了自由地恋爱!”一位营员的答案引起哄堂大笑。这让杨青风想起了多年前自己的“相亲”,是被双方家长“关”在屋子里完成的。“他们说这样才安全。”说着说着他自己也笑了,“如果那间屋子有窗户,他们恐怕会全程观看我们约会了。”

盲杖能带来选择,还能带来尊严。正如杨青风所说,实际需求和对自由的渴望最终战胜了顾虑与恐惧,让这群年轻人决定尝试拿起盲杖。

不再藏

杨青风第一次独立出行,是偷着溜出去的。

他在盲校上学时,学校规定,学生出入学校,必须有家长接送。父亲还老早就帮他想好了未来的规划:在家生活,由家人照顾。

成长营里的人都有类似经历。“外面很危险!”这是他们从父母那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大一学生戴彤倩去年曾报名“金盲杖”项目天津站的活动,接到入营通知后却遭到全家人反对,她的姥姥说:“你这样等于要了我的命!”

按比例计算,在我国,每80个人中就有一名视障人士。但在实际生活中,除了偶尔出现在路边的针灸推拿店,人们很少能看到视障者的身影。或是出于家人的“好心”,或是出于自身的畏惧,大部分视障人士的一生,都是“藏”起来的。

在盲校念中专时,杨青风住校。一个周五下午,特别想家的他拿起盲杖,混在家长和学生中间出了校门,从西向东穿越北京城回到了家。同为导师的王志华更冒险。在外地求学期间,一次放假时他有意避开来接他的人,提前离校,随后独自连夜坐火车回到河北老家。

相比起来,罗文聪要谨慎得多。2016年,他的编程作品获了奖,为了从青岛出发到北京领奖,他做了一份极其周密的出行计划,具体到每一个空间和区域的转换,最终成功带回了奖杯。那一次后,他把盲杖昵称为自己的“宝贝”,“太好用了!”

导师的故事讲得精彩,营员们却首先要习惯盲杖的存在。杨青风教的“两点法”很简单:迈右脚,盲杖移到身体左前方点地;迈左脚,盲杖移到身体右前方点地,如此往复。可刚开始,李翔的盲杖总是会“拐”到身体两侧,胡乱点上四五下,才能回到正道。李翔觉得,手持盲杖,自己好像反而不会走路了。

开营第二天,营员们要从学校步行到接近3公里外的目的地。一走出校园,陈瑾就用左手紧紧抓住衣服的下摆,显得很紧张。一路上,她的膝盖微微弯曲,身体往前倾,屁股向后坐,完全没有了走在学校里的轻盈。“这是典型的不太会用盲杖的走路姿势。”随行的工作人员说。

可陈瑾不敢扔了盲杖,这是她手臂的延伸,是她的“眼睛”。后来去商场完成任务时,她本想坐上行手扶电梯上楼,但错误地走到了下行电梯口。如果她直接迈步上前,很容易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幸好拿在身前的盲杖帮了忙。杖尖试探到一级台阶后,立即被下行的力量推回。陈瑾随之倒退了一小步,她很快反应过来:自己找错了电梯。“好危险!”

那一天,直到坐上回学校的公交车,陈瑾才松开了盲杖。志愿者接过盲杖后发现,厚厚的海绵手柄早被陈瑾的汗水湿透了。

杨青风违规跑回家的事情把父母吓了一大跳,但自那以后,家中的“禁令”也逐渐松绑。因为能独立出行,2006年,大学主修针灸推拿专业的杨青风成为一加一残障人公益集团的记者;2008年北京残奥会,他是唯一的视障注册记者。那个夏天,靠着盲杖引路,杨青风进出于各个残奥会场,每天向后方发回现场采访报道。通过网络,他还向全国的视障听众直播游泳、足球等赛事情况。

“我们可以是按摩师,也可以是记者,我们还可能是程序员、律师……”走出门的杨青风,获得了和健全人同样的可能性。

“妈妈!他们拿的是什么呀?”

“那叫盲杖,是帮助走路用的。”

“真好!我们也买一支吧!”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罗文聪正和年轻的妈妈擦身而过,听到这儿,他们俩都忍不住笑了。

上红毯

5月27日下午,闭营仪式即将举行。屋子中央铺着一条简单的红毯,12位营员要手持盲杖,经过这段红毯,领取自己的结业证书。杨青风还为营员们准备了寄语:当你拿起盲杖,生活中到处都是为你铺就的红毯。

在成长营里,楼林昊天几乎总是最后一个完成任务。即使是最简单的排队走路,他也会掉在最后面,被前面的营员落下一大截。

楼林昊天在和自己的恐惧斗争着。一出门,他就急切地要寻找盲道。遇到盲道中断或突然直角转弯的时候,楼林昊天都会紧张地停住脚步。有时候他的脚悬在半空,经过盲杖反复试探确定安全后,才会慢慢落下。足底能感受到盲道上凸起的纹路,是他必须抓牢的安全感。

“4天的时间不可能解决你们所有的问题。”开营那天王志华就说,“金盲杖”可以帮助营员们迈出独立出行的第一步,“但未来的每一步,都要靠你们自己。”

闭营仪式的红毯上没有盲道,短短一段路,楼林昊天也会走偏。时不时,他的盲杖会撞上两侧的桌椅。他并不慌乱,顿一顿,调整路线继续前行,步伐缓慢但坚定。

此前的开营仪式上,楼林昊天是领誓人。

宣誓前,他反复用手搓着一张棕黄色的盲文纸,为的是能流利带领所有营员宣誓:“最大限度独立出行,最小限度请求志愿者帮助,为独立出行、为获得独立自主的生活、为实现人生理想而尽最大努力。”

当结业徽章终于戴在胸前,楼林昊天似乎对誓词有了新的理解,“真正的独立,不是拒绝帮助,而是要有一颗独立的心。”

盲杖笃笃,楼林昊天和其他人一起,从这个初夏起步,迈向属于自己人生的红毯之路。

(本版照片除注明外均为本报记者张千、杨兆敏摄。)

编后

杨青风、王志华们克服视力上的残障融入社会,在他们的影响下,或许会有更多的视障者愿意走出家门。他们的勇气让其他人感动,其他人的理解和帮助又让他们对独立出行更有信心。

只是,在成长营期间,营员们时不时与盲道上的障碍物撞个满怀的现象却提醒着:当视障群体奋力向世界奔跑时,世界是否应以更温柔的姿势迎接他们?

完善公共区域无障碍设施建设,让已有设施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大限度降低残疾人出行阻碍。这样做,既是本应为残疾人提供的便利,也是当代社会温度与文明程度的彰显。

张千 杨兆敏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深挖到底,绝不能放过这寒彻人骨的恶!
下一篇:5G资费高吗?专家来解答你最关心的五大问题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