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财经 > 科技 > 正文

宇航员登月、备战太空?日本“宇宙十年计划”现在撑得起来吗

2020-07-05 12:16  中国新闻网微信公号   - 

从2020年到2030年,日本的太空探索“十年大计”近日正式出炉。在这份由内阁敲定的《宇宙基本计划》修正案中,日本为未来10年的航天发展,定下基调。
 
安全保障、情报收集、导弹监视、宇航员登月、宇宙作战队……其中诸多内容似可窥见,这个国家在太空探索以及航空技术军事化方面的战略和野心。不过,近年来以日本的实力,足以支撑这样的野心吗?资料图:当地时间2015年8月24日,日本无人货运飞船“鹳”5号机抵达国际空间站,并通过机械臂顺利连接上空间站。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5年8月24日,日本无人货运飞船“鹳”5号机抵达国际空间站,并通过机械臂顺利连接上空间站。

十年计划出炉,意在“备战”太空?
 
在此次敲定的“宇宙十年计划”中,开篇就提到宇宙空间安保的重要性。全篇,更是46次提及“安全保障”一词。计划中特别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强化情报收集卫星的功能,确立宇宙空间监视体制,“非常有必要”。
 
具体来看,监视其他国家卫星和太空垃圾、提升“天地”情报通信能力,以及间谍卫星组网,将是日本中长期卫星发展的重点目标。
 
舆论指出,日本在航空技术军事化方面的野心,可见一斑。
 
事实上,日本的航天野心此前就有所展露。2020年5月,日本宣布成立首支太空部队“宇宙作战队”,主要任务为“监视宇宙垃圾和可疑卫星”。
 
日本的一系列举动,目的何在?对此,中新网特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战略规划部总师研究员陈杰,详解日本的宇宙战略。资料图:日本防卫省的首颗“防卫通讯卫星”,2017年1月24日下午从位于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航中心发射升空。

资料图:日本防卫省的首颗“防卫通讯卫星”,2017年1月24日下午从位于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航中心发射升空。

陈杰表示,“日本紧随美国的角度,组建了日本的‘天军’,规模虽小,但功能明确,意图明显,而且不断强化与美国天军和美国航天司令部的合作,日本备战太空是不言而喻的”。
 
“最近,安倍政府又提出要修订空间政策,希望研制并部署更多的情报收集卫星,以监视导弹威胁。总体看,日本军事航天发展的力度更大,军事航天系统发展速度更快。”
 
此外,《计划》中提及了备受关注的登月问题,指出“力争让日本宇航员能发挥更大作用”。日媒称,政府实际上希望本国宇航员有望登上月球。
 
不过,日本并不打算自己送宇航员登月,《计划》所指,实为美国的“阿尔忒弥斯”探月计划。就在2019年底,日本正式宣布,将参与美国的这项探月计划。不过,日本的期望能否实现,暂未有明确消息,这一构想似乎仍在“摇篮中”。
 
发展航天下大力气,多位首相亲自“出马”
 
“日本非常重视其航天发展,这一点毫无置疑”,谈及日本对航天事业的态度时,陈杰回答道。
 
在早期,日本航天事业主要由两方面机构负责,分别为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成立于1969年),以及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
 
进入21世纪,为适应新时代航空事业发展的需要,日本在2003年将上述两个机构及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合并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它成为了日本航空事业的核心。
 
而JAXA的“顶头上司”——于2008年成立的宇宙开发战略本部,是日本航空事业的中枢。也是自那时起,内阁对航空事业的关心程度显著提高,历任首相均担任该部门的本部长。资料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资料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特别是现任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对航天计划更是极度关心。他不仅多次亲自出席宇宙开发战略本部会议,还在日本决定参加“阿尔忒弥斯”计划后,迫不及待地在社交媒体发文“捧场”。
 
“日本航天产业目前的总体规模是1.2万亿日元,约合110亿美元。日本的目标是到2030年,航天产业总体规模翻倍,达220亿美元。十年时间,规模翻倍,说明日本在产业发展方面要下大力气”,陈杰指出。
 
日本航天实力,能否支撑其野心?
 
在航天界,常会说这样一句话:“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因此,日本航天实力如何,从具体领域衡量,要从运载火箭说起。
 
作为航天领域的先发国家,日本早早地就开始研制运载火箭。1970年2月,日本冲刺“抢跑”,用“Lambda-4S-5”多级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后,第4个拥有航天发射能力的国家。
 
不过,日本专家也承认,该火箭的技术水平并不高。
 
此后,日本开始邀请“外挂”救场。其引进了美国技术,研制出了系列运载火箭。目前,日本的主力H型运载火箭已更迭了三次代,随着2020年5月H-2B最后一次执行日本发射任务,“接力棒”将传至新一代H3火箭手中。按计划,它将于2020年首飞。日本新一代H3火箭全长63米,计划于2020年进行试验性发射。通过对整流罩种类、1级发动机和固体火箭推进器个数的切换组装,H3火箭能发射多种不同尺寸和轨道的卫星。图为H3火箭的多种组合形式。(图片来源:JAXA官网)

日本新一代H3火箭全长63米,计划于2020年进行试验性发射。通过对整流罩种类、1级发动机和固体火箭推进器个数的切换组装,H3火箭能发射多种不同尺寸和轨道的卫星。图为H3火箭的多种组合形式。(图片来源:JAXA官网)

陈杰介绍称,日本通过寓军于民,发展液体和固体火箭技术。目前,日本已成熟掌握大型液体运载火箭技术,具备大型载荷发射能力和小型固体火箭快速发射能力。
 
与此同时,日本在深空探测领域,也未停止探索。最为外界所知的,莫过于“隼鸟”家族的小行星之旅。“隼鸟2号”2014年前往小行星“龙宫”。2019年,它制造了人造陨石坑,成功采集地下岩石碎片。眼下,它已日夜兼程踏上归途,预计2020年11月至12月到达地球附近。
 
另外,在卫星技术和产业领域,日本2020年2月刚刚发射了第8颗光学侦察卫星。这颗“光学7号”分辨率优于0.3米。若分辨率低于1米,就可用于军事中的详查用途。虽然其分辨率未达美国水准,但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2020年,日本110亿美元的航天产业规模,约占全球航天产业的2.5%,与美国和欧洲国家相比占比较低。比如,美国占比在40%左右。”陈杰指出。
 
与美国和欧洲相比,日本总体上航天发射次数也少。这与其卫星部署数量少,有直接关系。此外,日本航天发射的成本比较高,与诸如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低成本发射,有比较大的差距。资料图:当地时间2018年6月30日,日本北海道大树町,由日本民间企业开发制造的“MOMO2”号小型火箭发射仅几秒后,火箭便坠毁燃烧。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8年6月30日,日本北海道大树町,由日本民间企业开发制造的“MOMO2”号小型火箭发射仅几秒后,火箭便坠毁燃烧。

陈杰还指出,从运载能力看,即使是新一代H3火箭,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也不高,美国能达20至30吨,日本仅6.5吨,这与日本目前没有太“重量级”的卫星,有直接关系。
 
在民用和商业通信卫星技术方面,日本也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但整体上还是在欧美之后。陈杰解释道,日本的导航卫星是区域导航卫星系统,还没有实现全球覆盖,比美国的GPS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还有不足。
 
在侦察卫星方面,日本着力建设本国的光学和雷达情报搜集卫星系统,能力不断提高,但其实与美国和欧洲相比在卫星性能、处理能力等方面,还有不足。
 
总体而言,日本一直想发展航天产业、扩大市场规模,获得更多的收益,也是为本国航天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资料图:2019年3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公布隼鸟2号探测器着陆小行星“龙宫”和采集样品的画面。图为隼鸟2号探测器向“龙宫”表面发射子弹,以搜集小行星岩石和沙尘。

资料图:2019年3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公布隼鸟2号探测器着陆小行星“龙宫”和采集样品的画面。图为隼鸟2号探测器向“龙宫”表面发射子弹,以搜集小行星岩石和沙尘。

日本“太空探索”近十年极简史
 
2010年
 
5月,日本内首个金星探测器“拂晓”号发射升空;
 
9月,准天顶卫星“引路”号发射。
 
2013年
 
9月,发射首枚“艾普斯龙”号新型火箭。
 
2014年
 
2月,实施“全球降水量测量计划”的主卫星发射;
 
12月,日本第二架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发射升空。
 
2016年
 
2月,日本搭载观测巨型黑洞和星系团的X射线天文卫星“ASTRO-H”升空。
 
2017年
 
1月,日本防卫省首颗通信卫星“煌2号”发射,可供陆海空多支自卫队部队同时共享情报;
 
11月,日本H3新型火箭新型引擎“LE9”亮相。
 
2018年
 
1月,日本发射用于在“超低轨道”运行的卫星;
 
2月,日本发射全球最小型火箭“SS-520”5号机。
 
2019年
 
5月,日本民企首次成功发射小型火箭,“MOMO”3号小型火箭达到约110千米的高度。
 
(原题为《宇航员登月、备战太空?日本“宇宙十年计划”野心勃勃!》)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毅力”号火星车三度推迟发射,最早7月30日发
下一篇:10亿美元!英国政府和印度移动网络运营商接盘OneWeb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