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截自2022年3月23日,CGTN发布的《现场直播:来自中国空间站的第二堂课特别报道》视频。
图片中的标题“2013年,为中国学生开设的第一节来自太空的课堂”最早出现在原视频的1小时26分10秒处——主持人介绍,2013年6月20日,中国首次从太空向地面授课。王亚平当时已担任老师,神舟十号让地面上的6000多万中国学生惊叹不已。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是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据《科技日报》援引太空授课科普专家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教授陈征的解释,乒乓球没有上浮,是因为“天宫一号”处于微重力环境中,液体内部压强处处相等,因而也就不再有上下表面压强差而产生的浮力。换言之,浮力是和重力相伴而生的,乒乓球能够浮于水面正是由于地球上有重力的作用。
2008年,美国宇航员唐纳德·佩蒂特(Donald Pettit)通过在国际空间站里的观察和实验,发明出了一种可以帮助航天员们用正常方式喝咖啡的“低重力杯”。这种杯子外形怪异,形同水滴。佩蒂特将一张软塑料片两端折叠,将侧边和底部用胶带封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尖锐的内角,能够利用“毛细现象”将水向上牵引。从资料图片可以观察到,在“低重力杯”中注入液体后,杯中的液体会紧紧吸附在杯壁上。在太空失重情况下,水能够沿着杯壁爬升到管子顶端。
尽管目前缺乏公开资料表明王亚萍演示“浮力消失”实验中所使用的水杯道具有何种性状、飞行乘组又是如何准备实验道具的,但已知在太空中,水被注入容器后与容器表面产生反应,从而呈现出容器的形状,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并不能用来说明视频的环境造假。此外,在王亚平的实验操作过程中,还能观察到诸多只有在“微重力环境”下才能出现的现象,如水杯翻转不盖杯盖而杯中水不会洒出或漂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