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二月气象新,华府梅花花照春。疫情肆虐了两年多,给民众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太多变化,它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也悄然发生着改变,不变的是心中的思念故乡的情怀。
3月6日中午,由美侨福台文化商贸联委会(简称美侨福台青联会)组织的“乡情乡味迎新春”户外活动在马州银泉镇一后院举行,来自华盛顿特区、维州和马里兰州的华人华侨和美国友人“寻味”而来,热闹非凡。他们当中有白发苍苍的旅美五十多年来自宝岛的老华侨还有青年企业家;有来自香港、澳门和祖国多个地区的旅美青年才俊和华裔留学生;有拄着拐杖的老夫老妻,有活蹦乱跳的华裔小孩,后院里处处洋溢着来宾们的欢声笑语,亭榭间充满了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
煦煦春风吹拂,充满江南风情的后院,梅花盛开,古灶锅台,假山亭台相映成趣。一道道富有特色的家乡美食相继出炉,福建特色的“小吃锅边”和“海蛎饼”是闽台华人华侨难以忘怀的家乡味道。
每一道美食都有着浓浓的眷恋和传奇。民间有一段关于海蛎饼的有趣的传说,相传清初一后生,继承父业在闹市设摊卖早点,他早起晚归,勤劳刻苦,但生意清淡,只能糊口度日。一天晚上,偶遇白发老人,长者对他说:“你的后运会好!”他急问:“好运向何处求?”老人不答,飘然远去,欲追赶老人,但不果。他抬头仰望,只见白云悠悠,繁星闪闪,出神之际,月亮西下,星移斗转,橘黄色的太阳缓缓升起,方从万道霞光中醒来,原是一场梦。
家乡的传说都是鼓励后人上进的。后来,年青人从梦中悟出了奥妙,就用米豆为原料磨成浆,把明月般的海蛎饼放在油中炸。饼在油中翻滚,犹如在彩云之间遨游,熊熊火焰好比霞光万丈,蛎饼熟时呈金黄,好比金黄色太阳,这就是由“月亮”转变到“太阳”的蛎饼制作过程。第二天蛎饼上市,顾客赞不绝口,争相购买,生意日渐红火,后人争相仿效,海蛎饼成了闽台地区最富有特色的味美小吃。
海蛎饼动人的传说,勾画起了来宾们跃跃欲试、一尝为快的渴望,由美侨福台青联会两位副会长郑燕云和陈莺悉心准备、精心制作的蛎饼果然名不虚传,鲜香扑鼻、外酥内嫩、油而不腻,来宾们纷纷点赞。
美食何其多,为了让来宾们品尝更多的家乡美食,程会长夫人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反复商讨、制定菜单,采购食材,提前泡发、腌制,一番忙碌后,传承了中餐烹制技法的煎、炒、烹、熬、烧、炸、焖、炖等一道道佳肴陆续出炉,计有七月糍、福州鱼丸太平燕、蟹炒粉干、柯豆腐、醉排骨、春饼、百宝饭、还有当地时令美食姜葱龙虾、避风塘螃蟹、炸鳗鱼、海鲜炒年糕、五味啤酒鸭……近三十道美食琳琅满目,香味四溢,来宾们说着家乡话,品尝家乡味道,大快朵颐。
家乡美食离不开茶,美侨福台青联会副会长郑旺旺先生来自台湾,其家族在东南亚和大陆经营水产养殖设备产业,是旅美优秀企业家。他说,“今天吃到超级美味的福州美食,感觉真的好幸福,有回家的感觉。”他带来了台湾高山名茶与来宾们分享,感叹大家能够在美国相遇、相聚、相知、相惜,这是难得的缘份。
餐聚主持人、美侨福台青联会会长程云楷在现场迎来送往,忙得不亦乐乎,他说。“今天非常开心,开心的是好久没有聚在一起了,一声招呼大家就热烈响应和支持。更让我感动的是远在异国他乡的华人华侨依然心系家乡,热爱家乡,大家在品尝家乡美食的同时,情深意切地由衷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渴望中美永久和平友好的愿望反映了华人华侨的心声。”
由于当天刚好遇上美国“人民车队”在华盛顿特区游行,环绕DC环城高速公路慢开示威,给交通造成严重拥堵,前来参加餐聚活动的来宾被堵在途中,比预估时间晚到了两三个小时,餐聚活动也相应延长,到晚上8点多才结束,历时近九个小时的活动给大家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
参加餐聚的还有美国退休的前官员,美侨青联会财务长陈建戈、首席顾问王建纯、执行副会长王建辉以及一众美中友好朋友。
(美侨福台青联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