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的内容很感人。信中写道:他在海外生活很艰辛,找工作也很困难……即使在这样拮据的情况下,他还是汇回6块银元给亲人。”福建省钱币学会理事林南中指着一封“侨批”说道。“家国情怀记忆遗产——侨批与金融历史文化展”1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举行,展览为期五天,分“下南洋与侨批业”“侨批与货币金融”“侨批中的家国情怀”“侨批与海上金融之路”等主题,精选展示侨批及相关实物近500件。
“家国情怀记忆遗产”侨批与金融历史文化展15日在福州举行,图为民众参观侨批与金融历史文化展。(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报道,林南中口中的这封“侨批”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有加盖水客章的携带封。一件件小小的侨批,虽有些已是破旧不堪,但都记载着侨胞在海外奋斗打拼的故事,传递着异乡游子的爱国思乡情怀。
林南中介绍,当时的水客是村里头脑比较灵活的一些人。他们从海外带这种信款回来,然后又从家乡带回回信,或者是把一些新的、要去下南洋的这些人带到海外去。水客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客头,有的创办了侨批信局,侨批业就是这样诞生出来的。
侨批作为银信合一的通信汇款方式,是海外华侨向家乡故里传递平安信物、寄托血汗钱物的跨国家书,是他们与中国眷属、亲人之间经济往来与情感沟通的精神纽带。
作为知名侨乡,福建侨批信局遍布八闽大地,其中以闽南侨批较为丰富。
侨批收藏与研究者、《闽南侨批大全》总主编黄海清指出,因为侨批毕竟是一种纸质的东西,易损易坏,很容易丢失。所以,希望通过普及、宣传,让更多人了解侨批及侨批背后的故事,从而影响更多人主动去保护、抢救侨批,传承侨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