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逊资料图(图片来源:北京《新京报》
8月22日,中国大陆媒体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信息办公室获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钱逊教授于2019年8月22日凌晨去世,享年85岁。当天,钱逊之子钱忠对外发布了讣告。
据清华大学新闻网介绍,钱逊,1933年生于北平(今北京),籍贯江苏无锡。1953年,钱逊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历任清华大学文史教研组主任,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此后在诸多学术机构工作,担任过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等职。
国学大师钱穆之子
综合北京《新京报》、上海澎湃新闻报道,钱逊还有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身份——国学大师钱穆之子。
钱逊是家中老三。尽管自幼家风熏陶,对儒家典籍耳濡目染,但据钱逊生前访谈,他早年对父亲钱穆的印象非常淡薄。潜心学术的钱穆很少顾家,对子女亦少有闻问。抗战爆发,钱穆随校南迁,钱逊则与母亲兄妹滞留北平,而后避居苏州,与父亲南北相隔。直到抗战胜利,父亲北返担任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钱逊一家才得团聚。
平日的疏离已让父子之间渐生隔膜,年轻的钱逊在接触了马列主义,参加学生运动后,更与父亲渐行渐远。1949年,钱穆只身南下,至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之后又移居台湾。而钱逊则从苏州中学毕业后,考入清华。父子从此天各一方,直到31年后,钱逊才到香港与85岁的父亲钱穆短暂重聚。
时代塑造了父子二人截然不同的命运。钱穆在海外开办书院,传扬国学;钱逊则在讲台上教授马列主义。直到改革开放,传统文化被重新认识。1982年,清华大学成立文史教研组,钱逊被调去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直到此时,年且半百的钱逊才开始理解父亲不遗余力传扬国学的苦心。
清华退休后推广国学
钱逊1999年由清华退休后,同父亲一样孜孜于推广国学,于《论语》用力最勤。在钱逊眼中,《论语》是传统文化的根基,不但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还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情感。
钱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先秦儒学、中国古代人生哲学,著有《论语浅解》、《先秦儒学》、《推陈出新——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发展》、《〈论语〉读本》、《〈孟子〉读本》等。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彭林与钱逊曾是同事,也是同乡,私下也常有往来。他在听到钱逊去世的消息后深感突然,“前不久的一个会议还去接过他。”
“他(钱逊)反反复复提到《论语》里有很多观点很好。”彭林回忆称,虽然讲了很多次《论语》,但钱逊每一次都会用心讲,“每一章都反复思考怎么让大家听懂”。
在彭林看来,钱逊还是一个极为低调和谨慎的人,“虽然他的父亲是国学大师钱穆,但他从来不宣扬,不把父亲的光环往自己身上贴金。”
钱逊:世界本来就是“和”
2008年钱逊应邀做客名人名家讲堂时指出,构建和谐文化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要有一个“和”的理念,这是出发点。“和”并不是一种愿望,不只是我们不希望斗争的意思;不只是一种理想,而是中国人对世界的根本认识,这种认识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和为贵,并不是我们理想是这样,而是世界本来就是“和”。
第二,需要有制度、规范的保障。“和”,简单来说,就是要各得其所,就是整体中的各个局部处它该处的位置,尽它应尽的义务,遵守该遵守的规范,享它应享的权利,责权利统一,这是需要有制度来规定,有规范来约束的。依法治国是治国的一个根本方略。健全法制,也是构建和谐的根本要点。
第三,需要有解决复杂问题的大智慧。构建和谐文化,需要很高的智慧,也需要很高深的知识。香港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解决了问题。它本质是“和而不同”的理念,但要把“和而不同”的理念落实香港问题,如果没提出“一国两制”的办法也解决不了。因此,要有理念,还必须要有很高的智慧,才可以解决很复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