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归侨教师胡云豹倾情倾力开展爱心助学工作,23年为6190位寒门学子筹集1798万元(人民币,下同)助学款,其爱心感动泉州、感动福建。最近,胡云豹荣获“2018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
《福建侨报》22日报道,胡云豹今年83岁,福建泉州安溪县蓬莱镇上智村人。他出生在菲律宾,抗战时随父母回到老家,1959年南安师范毕业后先后在中小学任教32年,1991年从安溪县凤城学区退休后到安溪县关工委任副秘书长,1995开始爱心助学工作,20多年如一日长期奋斗在爱心助学一线,为广大贫困学子搭建起了一座座爱心“助学桥”,一干就是23年,骑坏了4辆自行车,为6190位寒门学子筹来1798万元助学款,成了当地贫困助学的代名词。
2017年胡云豹获评全省十名“最美资助人”之一,入选泉州市“年度十佳阳光老人”,并被提名泉州市参评中国第六届和福建省第五届道德模范候选人。2018年胡云豹家庭荣获“第十一届福建省五好家庭标兵”称号,2019年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骑坏4辆自行车
1936年11月,胡云豹出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其父胡国华早年毕业于厦大,曾在菲律宾中华中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年幼的胡云豹随父,辗转回到祖籍地安溪县蓬莱上智村,1959年从南安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安溪6所学校任教长达32年。1991年,他退休后到安溪县关工委发挥余热。
1995年开始,他受泉州、厦门3家爱心机构的委托,对接联系助学工作。两三年后,他义无反顾,独自踏上助学路。不管炎夏寒冬,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带着装满贫困生材料的文件夹,东奔西跑,走家串户,联系、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龙门镇有一位女孩小许,其父不幸车祸身亡,母亲改嫁他乡,她成为一名孤儿。老胡为此奔走联络,找到了一位热心人资助她,让她重返校园;西坪的小王,父母都是残疾人,2005年她考上南京中医药大学,交不起学费,老胡找到残联支持,并联系一位热心的企业家资助她读完研究生……
23年来,他爬山涉水,风尘仆仆,跑遍安溪县24个乡镇、数百个村庄,走进各中小学校,四处奔走帮助贫困学生,为此他骑坏了4辆自行车,却成功架起一座座助学桥梁,将爱心洒满茶乡。
建立10多个助学微信群
“上敦下睦,诗礼传家”是胡云豹家族的家训,在其父影响下,一家四代人共有19位教师,被泉州市政府授予“教育世家”称号。在战乱时代父母仍坚持让他读书,从小教育他知识改变命运。胡云豹小时候要走10多里的山路上小学,放学后他就帮家里干农活。童年的艰苦经历,使他对贫困生求学不易感同身受,成为他不辞辛劳、帮助贫困生上学的动力。
这几年,耄耋之年的老胡体力不支,外出不再骑车了,但助学工作依然不离不弃。他活到老学到老,玩微信,发朋友圈,创立“爱心助学 济困育才”等10多个微信群,最多一个群有300多人,源源不断,接力助学,产生的聚集效应越来越大。很多“一帮一”结对助学,通过微信,有跟踪反馈,有联络互动,加深资助者和受助者之间的感情,巩固和扩大助学成果。
2016年,凤城中学初二年级女贫困生黄某和安溪实小三年级贫困生黄某因父母病故,姐弟成为孤儿,无法完成学业,老胡立即联系久久爱公益促进会给予资助,使得姐弟俩圆读书梦。李双连从小丧父,家庭贫困,积劳致残,在泉州创业有成,为老胡坚持筹资助学义举所感动,从2000年起资助562名贫困生,金额达128.46万元。
20多本助学名录 书写帮助5600多名学生的传奇
20多年来,老胡持之以恒,将助学进行到底。他每年都留下一本厚重的助学名录,记载着贫困生的姓名、地址、就读学校、家庭情况等详细信息;所有爱心人士、企业的信息,他都详细做了记录。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档案表,有的是他们写来的申请书,有的是他走访的记录。通过存档,及时跟踪反馈,给资助者一个交代,取得资助者的信任和支持。对此感到满意的资助者,还持续资助贫困生,因此有的贫困学子从初中、高中直到上大学,都得到资助,甚至资助到研究生毕业。不止安溪,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厦门等外地热心人士也加入助学行列。
泉州国税局的白春建通过与老胡联系,获悉蓬莱镇联盟村有一位单亲学子刘某,就与这位单亲学子结对帮扶,从小学起开始资助,直至考上大学,连续资助10多年。他还发动企业家魏腾雄,资助安溪贫困学子,从2010年起每年9万元,资助30名大学生。曾在安溪任职的福州、莆田市长,也通过老胡资助贫困生。
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以来,经老胡牵线搭桥,社会各界共捐助学金1639.6万元,资助大、中、小学贫困生5638人,其中大学生2941人。受资助的贫困生上大学后,给老胡送来一封封感谢信。让老胡感到欣慰的是,受到资助的贫困生,毕业后也开始资助别人。
胡云豹有二男二女,儿孙满堂,家在厦门,为了贫困学子能及时得到热心人士帮助,他只好一个人在安溪,与老伴分居,自己做饭、洗衣,有时还用快餐将就,助学工作全靠他一人来做,工作量大,全凭耐心、恒心、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