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申在南京探望夏令营营员时接受电台采访。(图片均刘申提供)
刘申是一位IT工程师,自从她把女儿送去中文学校读书,便与中文教育结下不解之缘。2011年,她当上圣路易现代中文学校校长,带领团队募款买下一幢楼当校舍,当时拥有自己校舍的中文学校在全美寥寥无几。2016年,她当选为全美中文学校协会会长,继续推广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她说,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就像没有根的浮萍,有了根才会有家的感觉,什么时候都不觉得孤单。
搬家密州 让孩子学中文
我与中文学校有不解之缘,2004年,我们家从明尼苏达州搬到密苏里州的圣路易,第一件事就是找中文学校。我女儿7岁,我曾经想让她多与美国孩子交流,融入美国社会,但当时觉得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会问为什么我的头发是黑色之类的问题,我觉得,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应该让孩子学中文。
于是,我把女儿送到圣路易现代中文学校,自己也加入了学校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大部分是义工),负责学校的安全部门。两年多后,我当了副校长,负责开教学研讨会,到全美中文学学校校协会听专业讲座,把我们的教师带出去拓宽教学视野。2011年我当了校长,工作内容和更广泛,需要展开对外联系,把中华文化推广到外界。
当副校长时,我去芝加哥参加了第八届全美中文协会的年会,当时有300个学校的代表参加。我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人在做中文教学,同时也很高兴有这样一个平台,因为中文学校都是业余创办,我觉得我们可以互相学习,资源共享。
当时我们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校舍问题,我们的校舍都是租借的场地。圣路易现代中文学校租用当地一所中学的课室,经常接到投诉,诸如动了他们的粉笔,桌子擦得不干净。同时,那所学校自己不愿意出租,因为租金不归学校,而是让学区给拿走了。
集资买楼 家长动手装修
当了校长后,我首先面临一个问题,希望学校有个自己的家,可以容纳孩子学中文,让家长在这里交流,同时爷爷奶奶也有交流平台。当时正好有一个契机,我们决定买楼。
买一所校舍,财力等方面有困难。虽然我们有些积蓄,但都是义工辛辛苦苦攒下来的,我们觉得,为了世世代代可以学中国文化,也可以提供社区聚会之地,因此买楼的意义更深远。最后,我们获得了董事会的同意,最初创建学校的5个家庭也大力赞同。于是我们开始在社区募捐,最后齐心协力买了一栋楼,3层高共5万多平方英尺。
因为我们财力有限,装修尽量省钱,于是动员家长来粉刷校舍,自己出力装修学校。在大学工作的家长告诉我们,每年大学都会扔掉一批桌椅,我们听闻消息就去收集桌椅。我们的教室就是这样一点点完善起来的,每当回忆起那个时候,感觉可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们2012年初买了楼,当时有400多个学生。学校里的复印机、钢琴都是家长捐赠的,有家长捐赠几幅画,有家长到公司拉赞助,一切从零开始。
我们用了整个暑假把学校装修好,保证8月份开学时该有的都有。开学前一个晚上,我与几个同事在打扫楼梯,当时我们坐在楼梯上聊天,说不知道明天家长和学生会不会喜欢新学校,虽然感到很辛苦,但很开心,又有一点不安。
第二天发现大多数家长都回来了,我感到很庆幸。接下来新校舍还要维修,我们便团结起来抱成一团,努力去克服困难。因为我们知道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团结的团队才能成功。我很幸运,碰到那么友好,又有能力的团队。
当选会长 两年增60学校
2012年,在辛辛那提我当选为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理事,我从我们学校走向了全美中文学校协会,有机会接触更多学校、更多交流。
两年后,在凤凰城我再次当选理事。2016年年底,我在华府当选为协会会长,带领我们的团队一起努力,在最近的两年时间里让协会增加了60所成员学校,现在学校总数达到500多所。
2018年年底全美中文协会年会在圣路易举行,因为我是在这座城市进入中文教育,所以对我来讲特别有意义。当时有500多成员代表和中美官员来参加,圣路易更把那天定为“中文教育日”(Chinese Education Day)。
学习中文 传承中华文化
我觉得中文教学功德无量,因为我们不仅仅为了这一代孩子,因为没有根的人,一生会像浮萍一样漂流,有了根,你才会有家的感觉,什么时候都不会觉得孤单。
我大女儿上了大学,她自己去学中文,她回来说,我觉得虽然在美国长大,但我与美国朋友还是有差异的,因为家庭文化对我的影响,让我觉得我是中国人,如果我对中国文化和文字不了解,我就不了解中国,学了中文,我更想了解中国。
我女儿大一的时候回中国去,她说我喜欢中国,我爷爷奶奶都在中国,我也喜欢中国食物。现在她在Facebook工作,因为她会中文,对她的工作很有帮助,她的团队中有很多中国人,我女儿英文好,她的同事碰到问题,都说叫安妮(我女儿名字)过来,就这样我女儿在团队中起着桥梁作用,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女儿在中国出生,两岁来美国,我们在家里有个规矩,只讲中文,孩子至少要听得懂中文,也能用中文与爸妈交流。
我女儿也很自豪,她在西方长大,价值观是美国的,但中国种子早已在她心里生根发芽了,她经常回中国,说明她眷恋中国。
有些孩子到了成长阶段,就彷徨了,不想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但你还是一个东方的脸孔,这是不能抹杀的事实,你应该为中文感到自豪,你有两种文化背景,当你看到不同国家的文化时,你会感到幸运。
文化认同 消除情感隔离
对于文化的认同感,我觉得不是灌输的,文化是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文,了解文化,你会产生共鸣,不是强加给你要有中国心。为什么要了解中国,因为你的父母是中国人,我们这代人觉得,我们为美国生了一个美国人,我们的孩子不一定要像我们一样地生活,他们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你要理解父母的文化,才能理解你的父母。
当时办中文学校没想那么多,但这些年来我有更多体会,希望让孩子了解我们的文化,也就是了解自己的父母,你的孩子不理解你,你会感觉痛苦。因此我对家长们说,你现在孩子小,如果你的孩子不讲中文,对中国文化不感兴趣,你与孩子有什么共同话题?
我看到很多孩子与家长没什么话说,孩子如果懂中文,就能进入家长的世界,当然家长也要学习美国文化,了解美国的价值观,这样就不会说我们给美国生了一个孩子。
中文教学 正规化是趋势
中文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在美国出生的孩子,同时还有双语班。双语班孩子的家长大多是美国人或美国出生的华人,家长不会讲中文,我们700个学生里有大约100个双语学生。现在双语学生逐渐增加,很多有远见的美国人认识到下一代要讲中文。有个白人妈妈带了3个孩子来学中文,因为孩子的爸爸被美国公司派到中国工作,很喜欢中国,两个大的孩子在中国上过学,家长想让孩子保持中文水平。孩子们只要愿意学,我都尽力帮助他们,因为想学中文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我一直是兼职在中文学校工作,因为我自己有一份全职工作,在Scottrade当IT工程师。我常说,办中文学校太辛苦了,但每次踏进学校大门,看到孩子们笑嘻嘻,家长和老人在聊天,就会感到你所做的事情,能为这么多人提供交流的环境,再苦也是值得的。办中文学校,相当于有两份工作,每天晚饭后,我坐下来,开始做中文学校的工作,回邮件、打电话,与其他校长交流、安排工作,直到最近我卸任会长,才终于有时间跟朋友吃吃饭了。
2013年我来到康州,在康州华夏中文学校当校长。办中文学校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全职工作是谋生的技能,是职业追求,但中文学校实现了我人生的追求,给我带来了快乐,让自己觉得有价值感。
2000年左右学习中文的人迅速增加,现在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平稳阶段。我个人觉得,慢慢地中文教学要朝正规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教师要正规培训,管理要正规化。 中文教育前二十年都是义工,是不是以后市场化,这是可以探讨的问题,有些事情只能一步一步走。
我是上海人,1996年来美国,我出国那天,在机场听到“我爱你中国”这首歌,眼泪突然哗哗流下。在美国传播你自己的文化,是因为你爱自己的文化。这个爱扎根在心里,这就是为什么中文教育有这么多义工,如果没有爱在心里,你就不会这么做。在全美,我们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中文学校把我们带到一起,我们是:忙,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