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华人 > 侨领 > 正文

服气!那些美国历史上的华裔校长真不容易!

2019-07-16 13:11  北美留学生日报   - 

华裔教育家田长霖

 

63年前的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大学

迎来了一位靠着借来的200美元赴美的中国留学生

 

1年后,

这位华人小伙子获得了该校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更令人不敢想的是

不到两年后,

他拿下了机械工程博士学位

和一个文学硕士学位

 

对于一位留学生来讲,他已提前圆满结束学习任务。

 

然而他却用自己的硬核实力

在种族隔离严重,华人地位远低于现在的年代

改写了华裔在美国高校的地位

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22年历史上

也是美国有史以来的首位华裔及亚裔大学校长

 

 

美联社称他是“一个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的小个子”

前总统克林顿称他“是一名当之无愧的领袖与导师”

 

他就是田长霖

改写美国华人历史新页的翘楚

田长霖并非生于显贵世家,也不是书香门第之子。刚来美国时,他一贫如洗,连从西雅图转机飞往肯塔基州的机票钱都付不起。

 

但就是这样一位寒门之子,一步一步的从学校最底层,被导师歧视的“中国佬”走向了热物理学界的领军人物再到美国名校的校长。

 

完成这一切,他用了34年。

 

与此同时,他也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1956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田长霖,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英语,踏上了前往美国求学的道路。

 

当他抵达西雅图时,贫穷的田长霖再也负担不起下一程前往肯塔基的机票了。于是他只能搭乘美国的“灰狗巴士”前往目的地。

 

西雅图到肯塔基州,路途需要70多个小时。

 

田长霖在陌生的国度,整整耗费了3天,才抵达位于肯塔基州的学校。

 

而当他下车,踏上美国的土地时,“种族歧视”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田长霖在当地寻找厕所的时候,却发现一个看起来豪华的厕所上面写着:“White Only”。

 

 

在当时的美国,这很常见。

 

“厕所事件”深深打击了田长霖,但他不知道,只是一个开始。。。

 

在校期间,田长霖刻苦学习,拿着第一年只有55美元的奖学金。

 

钱不多,但却成了他在美国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

 

 

 

除了物质上的贫穷,在精神上,田长霖也遭受着来自美国教授的歧视。

 

他的导师,虽然待他不错。但总用“Chinaman”这个带有侮辱性的词称呼他。

 

 

田长霖忍辱负重,每天发了疯似的学习,保持着优异的成绩。他顺利取得硕士学位,毕业之后,他前往普林斯顿大学读机械工程博士学位,“顺便”还拿下了一个文学硕士学位。

 

是金子总会发光。

 

1959年,他到美国名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职。

 

27岁时,也是在他在校任职仅仅3年后,田长霖获得了杰出教授奖。这是他辛勤工作的回报,也是他超群能力的见证。

 

浏览田长霖的履历,可以看到,这位优秀的青年才俊在热辐射和传热学领域里已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成为行业翘楚。

 

41岁时,美国工程科学院向田长霖抛去橄榄枝。

 

 

在科研上已然取得巨大成果的他,并不拘泥于眼前的成就。田长霖做出了一个改变他终身的决定!

 

参与1989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一轮的校长选拔。

 

尽管田长霖的履历在258位候选人中已经足够优秀,但校董会仍然迟迟不能做出决定。作为华裔的他,在美国社会能否承担得起名校校长这一职责?

 

图源:知乎

 

最终,在饱受争议下,田长霖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22年历史上、也是美国有史以来的首位华裔及亚裔大学校长。

 

这是美国教育历史上里程碑的一幕。田长霖打破了美国社会白人精英垄断教育的局面,同时为华人在教育界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然而争议和质疑从结果宣布的那一刻起,便伴随在田长霖的身边。

 

在学校宣布田长霖当选后的几小时内,他就收到许多恐吓信件和电话。白人至上主义者威胁、恐吓他,甚至扬言要杀了他。这一切都源于,种族偏激者认为:“华裔根本不配做大学校长!”

 

 

这些威胁恐吓似乎并不是嘴上说说,在田长霖任职校长的两年后,真正的暗杀发生了。

 

一名女性民族激进分子手持一把长刀和一把镰刀潜入了田长霖的家。但幸运的是,这名凶手触发了警报,被闻讯赶来的警察击毙在浴室。

 

据悉,这名激进分子来自于伯克利分校附近的“人民公园”。那里治安极差,田长霖曾经向当地提出为了学生的安全,要整治和扫荡该区域。激起了这些极端分子的民族情绪。

 

准备暗杀田长霖的凶手

 

事件发生后,惊魂未定的田长霖拒绝学校提出的在家修养建议。他第一时间赶往学校,试图安抚同样惊慌失措的学生们的情绪。

 

田长霖用他的实际行动关爱学生,他在该校任职7年,成为了最受学生欢迎的校长。

 

他心怀学生,常常与学生促膝谈心。每年的开学典礼,他也会和每一个新生依次握手......

 

 

 

在他的兢兢业业下,伯克利吸引着更多的国际学生入读,学校校风开放多元,学校科研,学术成果蒸蒸日上。

 

田长霖身居美国名校校长的高位,尽管在一片争议声中任职,但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校、学生付出。他突破了早前美国社会对少数族裔的偏见和限制,成为了美国社会备受尊敬的校长和科学家。

 

作为第一位美国名校的华裔校长,他也用自己坎坷的经历为后来的华裔们在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田长霖凭一己之力,单枪匹马的闯进美国主流教育界,为华裔进入美国上层高等教育社会打开了一个口子,那杨祖佑便是具有慧眼的伯乐,将许多“千里马”收入麾下。

杨祖佑,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校长。

 

1994年,他从150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第五任校长。他也是继田长霖之后,在美国大学任职的第二位华裔校长

 

图源:知乎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风景优美,学校甚至还拥有自己的海滩。美丽的风景,舒适的气候,使得该校一直是全美闻名的“Party School”,并且曾经被评选为“美国最好玩的学校之一”。

 

图源:搜狐

 

这样一所“好玩又爱开party”的学校,在杨祖佑担任校长的短短几年时间里,排名迅速上升,成为了全美Top30的顶尖大学。

 

图源:知乎

 

自1998年到2015年,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出现了6位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神奇景象。

 

这全得益于杨祖佑千方百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原则。

 

杨祖佑对学校人才的任用从不吝啬,有时候为了请到特定的学术翘楚到学校任职,不惜“三顾茅庐”。

 

1997年,在邀请戴维·格罗斯(Davied Gross)到学校任职时,杨祖佑特意去拜访了格罗斯,并答应了格罗斯的各种条件。而2004年,格罗斯成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这并不是巧合,杨祖佑的对人才具有独特的眼光。

 

2000年,他邀请日本科学家中村修二到学校任职,而中村修二于201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无独有偶,2004年杨祖佑向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发出邀请。半年后,基德兰德就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杨祖佑的领导下,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关注科学家的科研环境,切身实地的为教授们提供科研便利和环境。

 

杨祖佑在邀请某教授任职时,教授曾提出过自己需要一个“深度至少五米,车辆经过没有震动”的实验室。这个要求非常严苛,但杨祖佑花了五年的时间为他建造这个实验室,最后成功邀请到这位教授来学校任职。

 

正是因为杨祖佑对于吸引人才进入学校的执着,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在他的任职的过程中排名逐渐上升。如今该校在全美排名稳定在30名左右,成为了公认的美国一流大学。

王斐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首位华裔女校长。

 

2010年到2011年,她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密歇根大学的首位华裔校长。2011年,她被伊利诺伊大学校董会任命为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校长,也是UIUC建校以来的第一位华裔女校长

 

作为首位华裔女性面孔进入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层,王斐丽受到了许多高等教育家的认可和肯定。

 

图源:美联社

 

在她任职期间,积极推动学校与国际接轨,并积极接受国际留学生。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也因此成为全美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公立大学之一。

 

她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任职期间,推动并促成了香槟市第一所医学院的设立。该医学院预计自2017年起招收第一批新生。

 

 

据伊利诺伊州New Gazette报道,时任伊州大学董事会董事柯瑞兹(Tim Koritz)特意向王斐丽表达感谢,并称,没有王斐丽的积极推进,有没有这个项目的诞生。

 

尽管王斐丽为学校做出了许多贡献,但她却因为雪天没停课,遭受了关于种族和性别歧视的谩骂。

 

图源:美联社

 

在2014年的冬天,伊利诺伊州出现暴雪天,但王斐丽决定让学生、教职工继续上课、上班。这引发了全校7000多人发动请愿,并在推特上开始人身攻击王斐丽。

 

图源:推特

 

部分学生谩骂的尺度之大。这些不堪入目的不雅字眼围绕着王斐丽的种族和性别开始攻击。

 

讽刺的是,而网络攻击沸沸扬扬之时,王斐丽正忙碌地处理学校事宜。

 

然而这位华裔女校长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任职过程并不顺利,在2015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她提出辞去校长职位,将专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

 

 

从田长霖到杨祖佑再到王斐丽,华裔校长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艰难险阻的情况下开拓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让全美见识到了华裔的新思路、新力量。

 

华裔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我们应该打破固有偏见,多数族裔在教育上并非拥有绝对掌控权。

 

高等教育这件事本身也与种族无关。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好教育的权利。

 

前人的不断开疆拓土,总是给后人带来不断的机会。相信在未来的美国甚至是国际教育界,会有更多的华裔面孔出现。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潘永聪个人艺术展珠江百货开幕
下一篇:刘申:致力中文教育 忙并快乐着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