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美针灸执业会、全美中医药学会、纽约中医学院校友会联合主办的“Microsurgeons do Acupoint Anatomy”学术讲座,23日在纽约中医学院及线上平台同步举行。著名显微外科专家、山东省立医院首席专家王增涛教授受邀主讲,带来题为《五腧穴的实体解剖结构:现代解剖学赋能精准针灸》的重磅内容,吸引来自全美数百位中医、针灸从业者与学术研究者参与交流。
讲座由纽约中医学院教授,全美针灸执业会质控总监蔡斌博士与全美中医药学会欧阳晖博士共同主持。王增涛教授以其数十年显微外科经验为基础,展示了古典穴位的骨门和肌门定位法建立的古典针灸学五输穴(井、荥、输、经、合)在人体中的实体解剖结构,骨门和肌门定位法建立了古典针灸学的现代解剖基础,结合高清解剖图像和现代影像技术,从神经分布、筋膜层次、血管走行等多个维度,对传统腧穴进行了系统化、精准化阐释。其研究成果填补了中医针灸“看不见的科学基础”空白,为针灸治疗提供了更可靠的临床依据。
王教授指出,腧穴作为针灸治疗的核心,其“结构基础”长期缺乏明确解释。他通过大量解剖实验与现代影像验证,首次提出“结构决定功能”的针灸定位理念,强调准确定位穴位不仅提升疗效,更能有效降低神经损伤等操作风险。他在现场特别演示了合谷、劳宫等常用腧穴的多层结构,指出劳宫穴覆盖多个分支,针感差异源于不同解剖层次,这一发现引发与会者热烈讨论。
讲座期间与会学者就“得气””“针感”等传统针灸概念与现代解剖间的关系展开深入交流,真实体会针灸穴位的定位。大家一致认为,王教授的研究为针灸操作建立了更客观的技术标准,有助于中西医在诊疗层面实现更高水平融合。
纽约中医学院院长陈业孟致辞时表示,当天的讲座非常成功,大家受益匪浅。王教授作为显微外科的专家,精细入微,为经典穴位提供了现代解剖学依据,也厘清了历代关于穴位定位的争议,为针灸学的继承与创新贡献了强大力量。
据悉,此次讲座的所有收入将全额捐赠给纽约中医学院,用于支持学校解剖教学及科研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