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百年华诞,一些话质朴而真切
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做了深入的观察与分析,一些观点颇为深刻,一些话语质朴而真切,让人掩卷长思。
俄罗斯舆论发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很长一段时间里,苏联曾一度是中国共产党人研究和效仿的楷模。正因为如此,俄罗斯舆论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感慨与分析最为广泛与深入,欣喜于“历史没有终结”,又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慨。
俄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认为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五大胜利:一是赢得维护国家统一、独立及自由的斗争;二是战胜贫困;三是大力推动科技与教育发展;四是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五是成为世界工厂、地缘政治火车头。
俄罗斯《劳动报》刊登题为《社会主义的历史似乎没有终结》的文章,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做了系统梳理总结。文章的点睛之笔是,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曾提出著名的“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在苏联解体后终结,但“他错了,历史还在继续”。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发表题为《透过苏联梦看中国百年经验》的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社会所有阶层团结在一起”,根据中国特色改进和创造性运用了苏联模式,发挥了国家的巨大潜力,并最终在苏联解体30年后证明,这种模式优于西方政治模式。
自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规模增长至原来的189倍。中国人均GDP略高于1万美元,而1990年中国人均GDP仅为317美元。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国家在30年内创造了如此多的财富。同为发展中世界,拉美、非洲等许多发展中国家舆论对中国的发展变化赞叹不已,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点赞多多,希望能多学习借鉴中国的有益经验。
阿根廷《每日报》网站刊文指出,中国在约1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以与之相比。今天,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约30%。
拉美社刊文指出,中国共产党坚实的领导使中国成为世界的参照物。中国的飞跃也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彻底消除绝对贫困,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已有超过7亿中国人脱贫。
墨西哥《经济学家报》刊文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创造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的效率和秩序典范。在应对大流行病等危机方面,它们战无不胜。所有这一切都与西方民主国家的“效率低下”和混乱形成鲜明对比。
乌干达媒体中心网站刊发该中心执行主任奥夫沃诺·奥蓬多的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对乌干达和非洲具有巨大启发意义。通过中非合作论坛,非洲各国间的协调、磋商、项目实施得到加强,繁荣与安全开始上升。如果非洲精英愿意学习,那么就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些欧美西方舆论也承认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它们更侧重于分析探究成功的奥秘所在。
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胡利奥·里奥斯发表题为《中国共产党的四次生命》的文章,认为它的发展轨迹显示出同一个“神经结构”,即对基于中国国情设计的现代化的痴迷。中国共产党借鉴了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但同时也强调了自身的独特性。这是基于试错并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的发展历程。
英国《经济学人》网站发表题为《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其长寿秘诀何在?》的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长寿的原因之一是其灵活性,总是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行政策调整。另一个原因是,它始终心向人民关注民生,并没有变成一个财富完全被社会关系优越的人吸走的腐败政权。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刊文分析认为,中国共产党最伟大的力量是自我实现和自我革新。从革命建国到改革开放,如今又从一心追求经济发展转向实现“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德国《经济周刊》前主编斯特凡·巴龙发表题为《像父亲一样的国家》的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欢迎原因是,对人民要尽心尽责。中国几乎没有受教条主义理论家的领导,而更多的是由在不同岗位上得到历练的训练有素的技术官员来领导。
一些媒体还注意到,很多年轻人成为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支持者。美国《爱德曼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民众对政府领导层的满意度高达90%。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中国政府的支持度在年轻受访者中增长幅度最大,近80%的大学生表示有兴趣入党。
海外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还真不是雾里看花,其中不少看法和见解值得我们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