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雅克·贝奈克斯
让-雅克·贝奈克斯1946年10月8日出生在法国巴黎的一个中产家庭。中学毕业后,他原本的志愿是要学医,但1968年爆发的“五月风暴”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眼看社会运动风起云涌,自小便喜欢电影的他决心大胆拥抱心中所爱。然而,他在报考法国电影高等学校时名落孙山,未能遂愿。年轻时的贝奈克斯
1980年,34岁的贝奈克斯,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歌剧红伶》(Diva),并且一举拿到包括最佳导演处女作、最佳摄影、最佳配乐在内的四项法国电影恺撒奖。该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的虽是小人物平白无故卷入江湖纷争的套路冒险故事,却胜在具有强烈冲击力的美学风格。《歌剧红伶》剧照
《歌剧红伶》在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在影评人中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法国影评人塞尔吉·达内(Serge Daney)在他主编的《电影手册》杂志上批评该片所传递的美学风格,纯粹只是“广告片的美学”;但大洋彼岸的美国影评人宝琳·凯尔(Pauline Kael)却相当欣赏《歌剧红伶》,她在当年的《纽约客》杂志上大赞该片是“一件闪闪发光的电影玩具”。《明月照沟渠》由娜塔莎·金斯基和热拉尔·德帕迪约主演。
更糟糕的是,《明月照沟渠》之后在法国上映时,也没能赢得观众的青睐,票房相当惨淡。而这次失败也让贝奈克斯猛然反思,意识到只有将创作自由完全抓在自己手中,才有可能拍出真正属于的作品。为此,他在1984年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而其导演生涯的代表作《巴黎野玫瑰》(37°2 le matin)便是其自行制作的首部作品。碧翠斯·黛尔在《巴黎野玫瑰》中,饰演女主人公贝蒂。
《巴黎野玫瑰》是1986年法国票房第五的国产影片,还获得了多达九项恺撒奖提名,但最终只拿下最佳电影海报奖这一项,其余奖项大多输给了阿兰·卡瓦利埃执导的《圣女泰蕾丝》。而在海外,该片也拿到了英国电影奖、美国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三重提名,结果依然难逃空手而归的命运。如今回头再看,如果说英国电影学院的评委将当年最佳外语片授予日本影片《乱》算得上是实至名归的话,那么美国金球奖和奥斯卡奖都选择了荷兰反战片《战火葬童年》(De Aanslag)就多少让人替《巴黎野玫瑰》抱屈了。贝奈克斯(中)在《巴黎野玫瑰》拍摄现场。
在此之后,贝奈克斯又先后执导过《美女与狮子》《IP5迷幻公路》和《死亡转账》三部作品,可惜都没能获得成功。而他也就此扔下导筒,直至去世前的整整二十年未再推出新作,转而将注意力投向了舞台和电视科教片领域。《IP5迷幻公路》是贝奈克斯个人心中的最佳作品。
1989年,法国影评人拉法埃尔·巴桑(Raphael Bassan)在《电影杂志》发表了《法国新巴洛克三人组:贝奈克斯、贝松、卡拉克斯,从〈歌剧红伶〉到〈碧海蓝天〉》一文,严厉批评这三位1980年代横空出世的法国新人导演的作品华而不实,已沦为纯粹的“视觉系电影”(Cinéma du look)。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好莱坞对于这种新派法国电影的欢迎,但和乐于接受好莱坞橄榄枝的吕克·贝松不同,贝奈克斯先后拒绝了《贝隆夫人》《异形3》等多部美国影片的邀约,背后的原因无疑还是他对百分百创作自由的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