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有福之州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娱乐 > 正文

北美票房|已下档的《不要抬头》成舆论焦点

2022-01-05 15:25  澎湃新闻   - 

2022年的第一个周末,北美票房延续了去年年底的趋势,即《蜘蛛侠:英雄无归》一枝独秀的局面。另一方面,已经从院线下档的《不要抬头》因为电影人和影评人的口水战,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冲奥”作品未现大规模上映
 
《蜘蛛侠:英雄无归》在周末三天拿到5270万美元,其北美地区票房累计已至6.1亿美元,超越总票房6.08亿美元的《超人总动员2》,跻身北美影史票房十大行列。同时,该片的全球票房也已达13.7亿美元,排名史上第十二强。考虑到不仅是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没有新片上映,而且在1月底《暗夜博士:莫比亚斯》上映之前,整个北美影市都没有什么大片公映——仅有1月14日上映的《惊声尖叫5》或许尚可一战,因此“小蜘蛛”在历史票房榜单上继续往上爬升,肯定不是问题。《惊声尖叫5》海报

《惊声尖叫5》海报

在过往几年,每年这个时段一般都会看到多部志在冲击奥斯卡奖的文艺片开始大规模上映,以聚集人气和口碑。然而,到了这个颁奖季,由于此类作品的目标观众尚未重回影院的关系,各大片商也都暂时搁置或缩减了旗下新片的发行计划。《麦克白的悲剧》海报

《麦克白的悲剧》海报

比如,由乔尔·科恩执导、丹泽尔·华盛顿与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主演的《麦克白的悲剧》,目前仅在全美二百家影院上映。该片由苹果影业投资,A24公司负责院线发行,线上部分则由苹果自己操作,1月14日才会上线。但按照苹果、Netflix和亚马逊这几家流媒体公司的一贯做法,其影院票房并不对外公开,因此业界对于该片究竟受不受观众欢迎,本身也是一头雾水。
 
此外,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新作《平行母亲》由索尼影业负责北美发行,目前仅在全美三家影院能看到。还有代表日本参加今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竞逐的《驾驶我的车》,明明已拿到不少奖项,在北美市场积聚了不少人气和话题性,但发行方雅努斯影业(Janus Films)依然小心翼翼,只安排该片在全美16家影院上映。A24公司的《呼朋引伴》和探照灯影业的《法兰西特派》等作品,目前也都只有几十家美国影院在放映。
 
影评人批评《不要抬头》创作者自以为是
 
对比院线里的“冲奥”作品,过去这一周里,在美国社交网络上热度最高的电影却是已在影院下档的《不要抬头》。该片由Netflix负责发行,2021年12月10日开始在美国少数影院上映,随后在12月24日登陆网络平台,并且连续数日霸占Netflix电影点播榜头名的位置。《不要抬头》海报

《不要抬头》海报

《不要抬头》由亚当·麦凯自编自导,讲述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詹妮弗·劳伦斯饰演的两位科学家意外发现一颗彗星即将于半年后撞击地球,给人类家园带来灭顶之灾的故事。但是,面对他们的提醒,上至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美国总统,下至包括女科学家父母在内的普通民众,全都抱之以不以为意的麻木态度。更有甚者,还有由马克·里朗斯饰演的科技巨擘试图火中取栗,借人类危机中饱私囊。
 
整部影片走的是黑色喜剧路线,对美国社会上上下下均加以冷嘲热讽。而按照亚当·麦凯以及另一位联合编剧大卫·西洛塔的说法,片中的死亡彗星,隐喻的显然是“迫在眉睫的全球变暖危机”,他们有感于政府和媒体面对气候危机的麻木不仁,决心拍摄这么一部影片以警醒世人。《不要抬头》在“烂番茄”上仅有56%的影评人好评度

《不要抬头》在“烂番茄”上仅有56%的影评人好评度

目前,《不要抬头》已获得六项美国评论家选择奖提名和四项金球奖提名,同时还是美国电影学院(AFI)和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各自评选出的2021年年度十大佳片之一。然而,似乎与之相悖的是,该片在影评收集网站“烂番茄”上仅有56%的专业影评人好评度——229位职业影评人中有差不多一半给该片打了低分。而在另一家入会门槛更高一些的影评综合网站“元评论”(Metacritic)上,46位资深影评人里也有差不多一半并不怎么欣赏这部作品。反而倒是普通观众,相对来说普遍更喜欢《不要抬头》,该片目前无论在IMDb网站还是国内的“豆瓣网”上,观众打分都在七分以上。
 
显然,《不要抬头》在美国影评人中间引出了截然相反的两极分化看法。喜欢它的人,为其贴上了“属于我们时代的《奇爱博士》”这样的标签,甚至预测该片有望在颁奖季的下半程乃至最后的奥斯卡奖上大有作为。
 
另一边,反感它的人主要批评的则是影片高高在上的态度,《好莱坞记者》、《综艺》和《卫报》三家媒体的影评人都持这一态度,认为诸如气候变暖这样的科学问题,讨论起来其实非常复杂,牵涉方方面面,但影片却将其简化成了一个大诘问:科学家说的话,你信还是不信?因此显得过于武断专横,反而失去了科学研究应有的严谨态度。在他们看来,导演麦凯和编剧西洛塔显然自视甚高,自以为是地将观众当作不了解气候危机的白痴,所以才会想到要用这种荒诞性的寓言方式来传递上述信息。因此,影片才会呈现出除了几位科学家主人公外,几乎再无一人预见到彗星来袭的迫切危机,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普通人还是本应担负社会责任的政客和媒体,尽数被刻画成了一帮蠢人和白痴。《不要抬头》剧照

《不要抬头》剧照

眼看正反双方越辩越激烈,导演麦凯和编剧西洛塔也加入战局。记者出身的大卫·西洛塔是美国西北大学政治系毕业的高材生,几年前做过志在竞选美国总统的伯尼·桑德斯的首席文胆,思想相当左倾,他的妻子还是民主党在科罗拉多州的众议员。
 
针对批评这部电影的那些影评人的论调,西洛塔在去年12月26日回击说:“一部关于气候的电影在全球最大流媒体平台上成了关注度第一高的作品。如果你不觉得这是一次巨大的胜利,那我只能说,你和这部电影里的人物没什么区别。”
 
三天之后,导演麦凯也在其社交媒体上讥笑说,那些对于气候危机毫无焦虑感的人,其实压根就不该费时间来讨论这部电影,根本连看都不必看,因为“那就像是机器人在看爱情片,‘他们干嘛要脸贴脸啊?’机器人一定会提出这样的疑问。”
 
不出意外,两人的发言很快招来更多批评的声音。就连向来立场左倾的线上新闻媒体“每日野兽”(The Daily Beast)的影评人金达尔·库宁汉(Kyndall Cunningham)也反驳说,这么一部耗费7500万美元拍摄的Netflix作品,制作过程中肯定产生了大量碳排放,给全球变暖“做了贡献”,然后导演竟然还要按照你看完之后喜不喜欢他这部电影来评判你懂不懂什么叫做环保,这本身就荒谬透顶。而且明明就是电影本身拍得一般,导演却非要高举环保正义大旗,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批评所有批评他作品的影评人,更是显得毫无道理。
 
而身在纽约的影评人查尔斯·布拉梅斯克(Charles Bramesco)也在英国《卫报》撰文指出:“想要说服他人就重要议题改变想法的时候,说服的方式往往和说服的内容一样重要。如果只是用攻击对方,不尊重对方或者看不起对方的方式来说服人家,结果只会导致目标人群对你的说辞彻底充耳不闻,到了这个时候,哪怕你讲的内容再有道理,也都没用了。”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三天夺两冠! 谷爱凌迎来新年开门红
下一篇:疫苗豁免遭疑 网球名将德约科维奇入境澳大利亚被拒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