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语课》海报
不过,《波斯语课》与文学毫无关系。被纳粹虏获的犹太人吉尔斯,在集中营里教授德国军官克劳斯·科赫“波斯语”,因此得以幸存。乍一看剧情介绍,倒是令人感慨“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也与经典二战电影《钢琴家》的剧情有些相似——片中的那位钢琴家同样依靠自己的音乐在残酷的浩劫里存活下来。片子唯一真实的波斯语单词
只知道一个波斯语单词的吉尔斯(冒名为“雷扎”)如何赢得科赫的信任呢?波斯语(也叫法尔西语)当时在欧洲是一种极为冷僻的语言,德国人根本看不懂用阿拉伯字母写成的那本波斯神话——当然吉尔斯也看不懂,但他冷静地用合情合理的借口掩饰了过去,自己是比利时与波斯的混血儿,只在家里说波斯语,因此看不懂书面语。当然,光凭那个“paapaa”也不会有人买账,幸好吉尔斯胡编了一段“波斯语”,才让科赫初步相信他是波斯人,留他在厨房工作,同时规定每天要“雷扎”教自己40个波斯语单词。吉尔斯险些被识破
假设剧情仅限于此的话,《波斯语课》或许可以作为一部出色的“黑色幽默”轻喜剧留在观众的印象里。但导演瓦迪姆·佩尔曼显然有着更高的追求。影片里一个关键情节是:科赫让吉尔斯抄写集中营犯人的名册,意外让后者获得了编造单词的灵感——那一个个人名,稍加变化,就成了“波斯语”。比如“Hillel”里的“il”就成了“我”(实际波斯语的“我”读作“man”)!正是这个情节,不但彻底合理化了吉尔斯教授“波斯语课”的可能性,还令影片蒙上了一层异样沉重的色彩。假波斯语的来历
作为二战影片,《波斯语课》对战争背景只用了只言片语描述。的确,熟谙历史的观众能明白,影片开始的1942年夏天正是纳粹德国如日中天之际,后来党卫军开会所说的铁路遭到轰炸则是因为英美盟军从1943年开始的大规模空袭,而最后美军兵临集中营的冬日,正与1944年冬天盟军在西欧的大反攻相合。吉尔斯向盟军讲述集中营受害者姓名
即便如此,《波斯语课》仍旧有着一个黑色幽默的结尾。那位科赫,能放走吉尔斯本身也说明其本性并不坏。如他自己所言,自己只是个厨子,没有杀过人。但也像吉尔斯所说,科赫做出的美食,喂饱了那些刽子手们!这是他难逃的罪责。当科赫带着假证件自信满满逃到伊朗时,令他露馅的正是无人能听懂的“波斯语”……伊朗人听不懂科赫说的“波斯语”
看起来,在近来的二战题材影片里,《波斯语课》绝对是一部难得佳作。该片也的确被白俄罗斯选送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影片奖。然而,鉴于制作影片的大部分人并非来自白俄罗斯,该片的参选资格被撤销——而这又是一个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