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有福之州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娱乐 > 正文

《金牌喜剧班》:跟陈佩斯一起学喜剧

2021-03-09 08:03   美国新闻网   - 

近几年,喜剧类综艺出现了一个爆发-衰竭的迅速过程。在井喷式发展后,喜剧类综艺面临内容同质化、人才匮乏、优秀喜剧作品生产乏力等困境。这让《金牌喜剧班》的推出带有一些挑战性:如何在扎堆的喜剧类综艺里脱颖而出?如何将观众从审美疲劳中唤醒?
《金牌喜剧班》定位为喜剧传承类节目,聚集了陈佩斯、郭德纲、英达这三位中国几十年喜剧发展的代表性人物,现场对50组喜剧演员进行甄别、教学。三个导师

三个导师

尤其是,这是时隔20余年,陈佩斯再次登上央视舞台。1984年央视春晚,陈佩斯与朱时茂合作表演的《吃面条》,给全国观众带去了笑声。无心插柳柳成荫,小品自此成为春晚上最受欢迎的固定节目类型。从1984年到1998年,陈佩斯共11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留下多个经典作品。陈佩斯重回央视,除了让人感慨“爷青回”外,也是“有生之年”系列。陈佩斯

陈佩斯

《金牌喜剧班》的赛制本身,倒是中规中矩。三个导师各自带队指导,至于学员们能够进入哪个导师的班级,得先进行第一阶段考核。学员表演后,导师有三个选项:录取、推荐、落榜。第一阶段赛制

第一阶段赛制

只要有一个导师亮出“录取”,那么学员可直接进入该导师班级;如果有两人以上亮出“录取”,学员就有反选的权利。导师亮出两个以上的“推荐”,学员或有机会被导师选走,没有的话,也不淘汰,而是成为旁听生。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导师亮出“落榜”,那么很遗憾,学员就此止步。进入导师班级后,学员再经历班内小考——班内大考——毕业大戏等考核,不断淘汰后角逐出金牌喜剧人。
 
这一赛制,大抵还是在以往喜剧类综艺的框架里。不过,《金牌喜剧班》突出了“传承”的理念——“真正的喜剧精神需要传承”。的确,有陈佩斯、郭德纲、英达坐镇,且亲自指导学员,是可以让学员学到东西,并把一些好的喜剧精神、喜剧理念、喜剧技法传承下去。
 
《金牌喜剧班》还有一个优点,它比其他喜剧类综艺涵盖的喜剧种类多得多。除了传统的小品、相声外,还有一些观众比较少接触的戏曲小品、木偶戏、魔术戏剧、吉剧、谐剧等。经由央视的大舞台,让更多人了解到。京剧里的丑行,表演者矮子步功夫了得

京剧里的丑行,表演者矮子步功夫了得

但坦诚地说,几期节目看下来,学员们的整体表现,并没有给人太多惊喜。倒不是他们表演技巧不到位,而是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表演里,大部分人的作品都太“春晚”了。
 
在春晚舞台上,喜剧作品面向几亿观众,自然多了一些客观上的限制;但这也无形中影响了不少喜剧人对喜剧的理解。很多作品的起承转合,很制式化;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喜头悲尾”的模式很常见……这让他们的作品更像是为春晚舞台准备的。喜头悲尾的创作很普遍

喜头悲尾的创作很普遍

《金牌喜剧班》由此倒真的是一个“班级”——学员们都存在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问题,所以更需要老师。它之于观众的最大看点,不是学员有多优秀,而是导师怎么教。
 
而作为喜剧理论与创作的大师,陈佩斯则给学员、给电视机前的喜剧人和观众,也好好地上了一课。在对一些作品点评里,他留下很多令人醍醐灌顶的真知灼见。
 
“很多喜剧的点,都和前面互相不连接,就显得有些随意,并不是很结结实实地从性格里去生成、从事件里去生成,想强调包袱的东西多了一些。”
 
“喜剧它是一个剧,是故事,所以呢,最好能看到剧。剧是什么?冲突,人物的冲突、情节的冲突。现在没有放在冲突上,而是放在才艺上。”
 
“喜剧的表演不够扎实,你们真正交流起来的东西很少。因为从剧本的整个行为的过程,都没有富余,我们把注意力放在组一个又一个包袱,这个东西和这个故事情节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么这些行为过程,它就会影响我们一个艺人在装扮一个角色的时候他的感受。”
 
在这些点评里,陈佩斯探讨的是:“喜”(包袱)与“剧”(故事)的关系。如今我们看到不少喜剧作品,非常注重于包袱的堆叠,观众一路笑个不停,但故事上却非常欠缺。这是《金牌喜剧班》不少作品的通病,在一些年轻喜剧人身上尤为明显。音乐剧小品《五指山》

音乐剧小品《五指山》

陈佩斯的意思是,包袱当然很重要了,但包袱最好在人物的个性和行为中去生成,而不是为了制造包袱而制造包袱。这不仅影响演员对角色的沉浸和理解,也无法让观众真正感受到喜剧的真谛,即陈佩斯说的:“一切喜剧,包括笑声,它的起源都跟痛苦有关。”
 
“当你攒这个活的时候,要注意多从行动去出发。他是一个有性格的人,而且这个性格已经带有一定残次的成分,就是这种残次,恰恰是我们要掌握的最根本的东西……要从这儿去出发去寻找行为,就有这么个残次的人,他应该怎么想这件事,怎么处理这件事。那么由此再组织其他人对你这个行为产生矛盾和冲突,就OK了。”
 
这里谈到的是喜剧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喜剧人物的行为要显得合理,无他,要让他的行为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者说,我们在编排每一个情节的时候都必须想到:这是他会做出的行为?还是创作者为了包袱、反转或拔高硬塞给他的?陈佩斯点评中

陈佩斯点评中

“你们的表演,一直在结果当中,一点过程都不给。它是靠人与人相互地猜,一点点猜进去的过程,我们一点都没有这个过程。”
 
“喜剧缺了那个突然性,那个突然性是什么呢?那个突然性是所有观众都知道,只有一个人不知道,那么你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什么对比差,我把它叫作‘差势’。所有的喜剧的行为过程,都是在创造‘差势’的过程,创造剧场中的‘他们知道,你不知道’。”
 
“当小品这种环境里头,就把所有的过程都斩掉了,那种表演……会养成很多不好的习惯。”
 
陈佩斯指向的是一些迎合大型晚会小品的问题。这些小品的常见特征是“喜头悲尾”,一开始本质上善良但有点蔫坏的小人物制造笑点,几经误会后,结尾来一个正能量的煽情拔高。它没有让观众一点点猜进去的过程,没有那个渐进的喜剧“差势”,观众基本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是什么样的。
 
当不少喜剧人的创作慢慢被“晚会风”主导,一系列不好的习惯养成了,也连带影响了喜剧的创作风气。陈佩斯谈“差势”

陈佩斯谈“差势”

“你们现在创作里头,就有很多自己新生的东西、创意的东西在里头。这里头就必须要遵循一些喜剧的制造笑声的方法……就得有结构这些方法的能力。这对于你们来说,可能是至关重要的进步。”
 
喜剧的样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陈佩斯给一些小众化的喜剧形态给出建议:如何让小众艺术走向大众?关键在于,必须符合喜剧的规律,必须善于借鉴并融合喜剧的种种结构。
 
换言之,小众的喜剧样式,它小众——或者说特别的地方,只是样式的不同,它本质上仍必须是喜剧。这为小众喜剧样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一个人表演的“谐剧”

一个人表演的“谐剧”

有陈佩斯专业又精彩的点评,《金牌喜剧班》是一堂“教”胜于“乐”的节目。它之于观众而言,更像是一堂喜剧课。学员们提供作业,陈佩斯等导师现场批改,既有助于提升观众的喜剧素养,也能让喜剧从业人员举一反三、有则改之。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江疏影首尊蜡像在武汉揭幕取名为“小江”
下一篇:全明星:詹皇队大胜杜兰特队 西蒙斯扣篮大赛夺冠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