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娱乐 > 正文

《北京人在纽约》:为什么陈道明夫妇双双辞演,王姬留下一生遗憾

2020-07-31 11:01  大幕娱   -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可是你却并不在意/ 你不像是在我梦里 /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

刘欢一首《千万次的问》,想必很多观众看到歌词都能唱出曲来。

1994年,由姜文、王姬、严晓频主演,在纽约实景拍摄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在央视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当时“出国潮”风靡全国的大背景下,很多人都一心向往国外生活。

但,国外的生活到底是不是都如传说中的那般美好?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在开篇就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缘起

为什么看中了《北京人在纽约》这部小说?

导演郑晓龙说:因为它真实。

在众多鼓吹“外国好”的作品中,它真实的展现了在纽约的中国人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刻画出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冲击与彼此接纳。

郑晓龙决定投拍这部戏之后就找人做了这部戏的预算,结果是150万美金,合计1200万人民币。

在那个年代,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一年的制作费用差不多是180万人民币,郑晓龙这个预算出来,双方都很难受。

最后中心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可以拍,资金自己解决。

郑晓龙没有放弃,四处奔走,绞尽脑汁,最后一方面通过抵押贷款拿到部分资金,一方面中央电视台拿出电视剧的3分钟广告时间算作投资,总算凑够了拍摄费用。

但这仍然是一笔巨款,郑晓龙不敢轻视,害怕电视剧扑街,投资失败,他早早的留出了给银行的利息钱,并且给剧组打招呼,这笔钱坚决不能动。

这算是“破釜沉舟”的一次尝试。

阵容

《北京人在纽约》在今天看来阵容依然强大:

导演是郑晓龙和冯小刚,主演是姜文、王姬、严晓频。

《北京人在纽约》算是冯小刚个人执导的首部作品,那时的他还不知道,三年后他将执导中国内地首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成功开启自己的喜剧电影导演生涯,从此霸占贺岁档多年。

不过这一切,都多得郑晓龙的提携,让冯小刚从美工开始,能有幸成长为知名的大导演。

那郑晓龙是怎样请到这几位如此合适的主演呢?

男主姜文:看完剧本就定了

本来对于请姜文演这事儿,郑晓龙心里没底,因为姜文一直是“电影咔”,从来没演过电视剧。

但是姜文身上那种“轴”和“北京爷们儿”的劲儿,又让郑晓龙觉得这个角色非他莫属。

没想到请姜文是最容易的,姜文看完剧本很喜欢这个角色,当下就拍板了。

女主王姬:骂出一个机会

最开始郑晓龙对于“阿春”这个角色更属意的是港台女演员:

洋气又风情,沉稳又精明,诸如钟楚红,梅艳芳等等。

但是当有国外生活经验的王姬去试镜之后,很快就得到了录用通知。

为此王姬推掉了其他工作就等着这部戏开拍,没想到等了几个月,快到开机的时间了,却被剧组通知这个角色已经换人了。

王姬气不打一处来,拿起电话就打给郑晓龙,噼里啪啦的发泄了一通。

没想到,郑晓龙立马定下了她,说“阿春”就该是这个样。

女二严晓频:探班捡到一个角色

对于剧组来说,“郭燕”这个角色很糟心。

因为曾经相中的几个女演员都先后辞演,从丛珊到杜宪。

杜宪就是陈道明的妻子,定下杜宪后,甚至连服装都为杜宪订做好了,结果因为陈道明辞演,杜宪也不来了。

于是“郭燕”成了大家的一块心病,已经花重金把队伍拉到国外了,结果主演还没凑齐。

但就是这么巧,当时在美国已经担任记者的严晓频听说好友姜文来纽约拍戏,专程来探班叙旧。

没想到,从她亮相开始,剧组的人都盯着她看,大家齐呼:这不是“郭燕”吗?

严晓频本来就是表演专业毕业,还拍摄过多部影视作品,后来为了成全爱人弃影出国。

如今为见老友姜文而来,却意外拿下让她爆红全国的角色“郭燕”。

最神奇的是,当时为杜宪订做的服装,严晓频全都能穿,这又为剧组节约了一笔经费。

一切就是这么刚刚好。

男二的波折:从陈道明到戴博

对于男二“大卫”的角色,最开始的人设是海外华人,本来定的是陈道明,甚至他都已经进组拍摄了一段时间了。

关于陈道明退出,其实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说姜文提出,这是《北京人在纽约》,展现的就是中西方文化冲突,那为什么不直接让郭燕二婚嫁给外国人呢?

最后剧组接受了这个想法,陈道明退出。

第二种说法是陈道明到剧组后多次提出加戏,与剧组合作不愉快,一气之下就退出了。

同时退出的还有他妻子,原定演“郭燕”的杜宪。

总之不管哪一种原因,最后“大卫”这个角色落到了美国人戴博头上。

他是姜文好友,当时是驻华外交官,中文不错。

电视剧一经播出,戴博就火了,帅气俊朗的外形和精湛的演技令人印象深刻。

如今看来,这个角色换成外国人,确实令戏剧冲突更有张力和说服力。

四大主演就这么阴差阳错的集齐,共同演绎出这样一部经典的剧作。

艰难的拍摄和钱

对于去国外实景拍摄,在当年还是一种非常前卫的尝试。

曾经有人劝郑晓龙,就在国内搭景拍摄算了。

但是郑晓龙拒绝了,因为当时国内外的发展差距太大了:

国内当时到处还是小商品店,国外早就是大超市了。

同时室内外的装修装潢差别巨大,无法通过搭景重现。

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带剧组出去拍。

首先住宿方面,得到一家国内企业的赞助,免费给他们提供了一套别墅。

但是剧组这么多人,除了导演是两人间,其他人都是四五个人一间屋。

同时拍摄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分AB组同时拍。

一般在饭店商店的景都是等别人打烊后,赶快彻夜拍摄,对于剧组人员来说强度巨大。

费用方面:

道具靠捡,为了省钱,很多道具是剧组人员在大件垃圾处理场地捡回来的:

有沙发,有厨具,有一次还捡了一台电视。

为了拍出空中俯瞰的大场景,郑晓龙和摄影半悬在租用的直升飞机上,扛着摄影机俯拍。

结果回来一看,画面太抖没法用,又上去拍了第二次。

为了让驾驶员更加配合,光是小费就给了800美金。

全剧组交通违章7000美金左右,因为违章问题还要请律师上法庭打官司。

总之剧组是既勤俭又奢侈,平日里的花销是能省就省,但是涉及到更好的拍摄效果又是不计成本。

成功与遗憾

《北京人在纽约》无疑是成功的,几位主演都爆红全国,同时它给当时盲目火热的“出国潮”浇了一盆现实的冷水。

出国,会有更多机遇和发展,但也要面对很多现实的冰冷和狼狈。

这部电视剧较为客观的展现了当时国内外生活和文化的巨大差距,剧中人物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形形色色的选择,得到和失去间造成的巨大的心理反差,令人感同身受。

同时,男主王起明从一贫如洗的艺术家到成为成功的纺织商人,他的成长和经历也带有爽剧的性质,看得人热血沸腾。

但这部电视剧的成功背后,也让许多参与人员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比如中途退出的陈道明夫妇,实际上也是错过了一部经典的好剧。

比如女主王姬,在片场拍摄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已有身孕,但是仍然坚持完成了高强度的拍摄工作,每天都只睡三、四个小时,最后孩子生下来,却被发现有严重的癫痫病,如今这个孩子已经成年,但是智力只相当于几岁的儿童。

《北京人在纽约》是王姬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作,但也是她一生最大的伤痛。

尾声

《北京人在纽约》只有21集,但是内容非常丰富,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看起来非常过瘾,给当年相对狭隘的电视剧创作方向打开了更加广阔的视野。

它当年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盈利70万,是该机构成立以来第一部盈利的作品。

但是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北京人在纽约》成功的背后,是导演郑晓龙的孤注一掷,是全剧组人员的尽心竭力。

较之现在很多电视剧动则四五十集的注水长度,很多经典老剧告诉我们:

一二十集就足够讲诉一些好故事。

为什么我们喜欢回顾经典,除了情怀和追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确实精彩。

经典好剧《北京人在纽约》,当年你追了吗?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这些误以为是特效的电影镜头,有谁看出来了?
下一篇:露天放映:中外荧屏佳作辉映申城夏夜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