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边不是海棠红》剧照。
光明日报4月22日消息,一直以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都是各大影视作品的创作宝库和灵感。近日,一部聚焦京剧艺术、讲述梨园传奇的剧集《鬓边不是海棠红》热播,成为当下影视作品传承京剧文化的有益探索。有网友评论道,“只以为流行歌曲好听,殊不知京剧戏曲原来这么让人上头。这样的剧能让年轻人发现京剧之美,使京剧有传下去的机会。”被誉为“国粹”的京剧,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年轻人只热衷于欣赏歌剧等舶来艺术,殊不知京剧才是几百年来中华民族凝结而成的文化结晶。几经岁月流转,几多故事吟唱。如今,仍在各大剧院登台上演的京剧,大部分只辐射到了老一辈观众群体。大多数年轻人听不懂有板有眼、字正腔圆的京剧,更不了解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曲高和寡的京剧乃至戏曲艺术的生存空间正在收缩,其与年轻受众的距离渐行渐远,甚至还被赋予“老年人才喜欢京剧”的刻板印象。
如何让年轻人也领略到二十世纪的梨园盛况和京剧艺术的美感之源?以年轻人为核心受众群体的电影、剧作等文艺作品,其叙事语言和视听手法都符合年轻观众的审美趣味。因此,让京剧文化内核搭配影视表现形式,不但能够实现“1+1>2”的传播效果,促成古老艺术向影视艺术的升级转变,而且也是影视作品助力京剧文化传承的职责和功能体现。从《穆桂英挂帅》《赵氏孤儿》《谢瑶环》三部将经典剧目搬上银幕的京剧电影,到《霸王别姬》《梅兰芳》《青衣》等堪称时代绝唱的影视佳作,京剧文化搭载影视作品之翼吸引了一批年轻人的关注和热议。除却对戏曲知识和文化细节的大量展现,程蝶衣和段小楼半个世纪的离合悲欢引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京剧大师梅兰芳现身讲述艺术传承路上“真正的好戏是人打破规矩”,“人戏不分”的筱燕秋执着诠释对京剧的由衷热爱……这些依托现代影视艺术的文艺作品对扮相眼神与动作步法的惊艳呈现、人物故事经历与京剧文化隐喻的叙事融合,让京剧文化深入年轻观众内心,也引领着京剧主题影视作品的创作。
近年来,为了打破京剧艺术的受众隔阂,不少综艺节目、动漫作品等谋求给予京剧文化年轻化、大众化的艺术表达。例如,节目《角儿来了》邀请戏曲名家诉说自己和戏曲的情缘,让“故事”成为戏曲文化的有力载体;节目《传承中国》在老艺术家真教真演、演员明星真学真练的过程中,道出京剧与众不同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动漫《戏隐江湖》承袭国粹京剧角色设定,以跨次元形式打造中华传统文化新符号等。如今,适逢京剧诞生230周年,近期播出的《鬓边不是海棠红》,加之与其同步上线的综艺节目《瑜你台上见》,弘扬传承京剧文化的影视作品库又多了一点分量。紧贴剧集剧情,余派第四代传人王珮瑜以“脱口秀+表演”的形式,在故事讲述中娓娓道来茶余饭后的梨园掌故、台上台下的规矩讲究、戏里戏外的人情冷暖。这种电视剧集搭配衍生综艺同步推出的创新实践,硬核输出剧中经典剧目、社会背景、人物角色以及京剧常识,让京剧文化进一步走向年轻人。
如何实现原汁原味呈现戏曲艺术精髓与年轻观众能够看懂且乐于观看的双赢,是很多以国粹文化为底色的影视剧面临的创作难题。这其中涉及的京剧艺术呈现、戏曲知识普及等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些影视作品中找到经验。例如,在《鬓边不是海棠红》中,涉及的京剧剧目多达二十余部,包含旦角的八九个流派。主角商细蕊的戏曲造型从包头勒头、化妆贴片到梳头戴头面精致完整,抛水袖、跷功、扇子功等表演形象专业。这些令人惊叹的艺术细节,在潜移默化中助推年轻观众了解并爱上京剧。由此观之,从流派纷呈的经典唱腔,到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从千人千面的生旦净末丑,到一招一式的手眼身法步,唯有将环境情境、戏曲知识、艺术精华等做到全面、落到实处,京剧主题影视剧才具备传承文化的底气和能力。
回归到传承京剧艺术的影视作品创作,未来可以在文化普及、人物塑造、情节叙事等方向上继续探索,在知识性与故事性、文化美感与年轻表达等层面的融合创新上持续深耕。京剧看似是高台教化的阳春白雪,追本溯源则产生于紧接地气的大众生活。让戏曲文化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观众产生共鸣共情虽属不易,但是从当下文艺作品产生的积极影响来看,借助影视艺术毫无疑问是一种有力实践。因此,影视作品应发挥保护国粹的独特作用,积极寻找与传统文化的审美嫁接点。当京剧主题影视作品兼具百科全书式的厚重感和现代潮流化的亲近感时,它才能让年轻受众在特定的对话空间中耳濡目染学会“听京剧”,才能让戏曲这一民族艺术瑰宝在现代社会迸发出新活力。
(原题为《影视传承京剧文化圈粉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