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以六个单元展开,分为“内在的现代”、“普遍的 世界”、“流动的形象”、“时间的涡流”、“范式与时势”、“自性与共情”。展厅入口处,蔡国强作品《没有我们的外滩》

颜文樑《南湖旭日》
之后走入的是“普遍的世界”单元。这是一个被设计成欧式的广场形象的展厅,观众既可以以全景画视角观看整个展厅的作品,也可以点对点链接式观看。该展厅展现的无疑是一种当代的观看方式,作品展现的是全球化的辩证形象。其中,草间弥生的《无限网 OPQA》隐喻“生”,而对面的达明·赫斯特的作品《血漪蛱蝶》隐喻“死亡”,两者相互对立。此外,这一展厅中,也有帕特·斯蒂尔、 维森特·曼纳萨拉、乔尔·梅斯勒、巴里·麦吉、 平子雄一、KAWS、安塞姆·基弗、尹朝阳等艺术家的作品。而在“流动的形象”单元,则呈现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人的形象”,用以提示全球化时代的流动性特征。在这一展区中,观众随着特殊的观展路线“转动”,看到的是亚历克斯·卡茨、乔治·康多、 村上隆、安东尼·葛姆雷、松山智一等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对于人物的表达。展厅现场

达明·赫斯特《血漪蛱蝶》

亚历克斯·卡茨,《无题 海滩景象》

KAWS《峰回路转》
“时间的涡流”单元是以宝龙美术馆“书藏楼”艺术珍藏作为展示主体,通过绘画作品展现不同的时代风气与公共记忆。这里是展览的枢纽,慢慢从“圆形展厅”的地下一层螺旋而上,观众可以慢慢欣赏悬挂墙上的草间弥生、藤田嗣治、常玉、林风眠、丰子恺、谢稚柳、陆俨少等人的作品,从观念绘画到油画、中国画。宝龙美术馆的“圆形展厅”

常玉《紫裙女士》

藤田嗣治《睡猫》

丰子恺《从小爱劳动》

谢稚柳《红梅》
“圆形展厅”延伸到的是展厅尾端的中国画展厅。“范式与时势”与“自性与共情”是两个以中国画为主体的展览单元,彼此之间相辅相成,。前者主要呈现作为中国画的“山水画”题材。“山水画”既与“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相通,又和“经世与隐逸”的士人阶层的世界观相连,尤其是在明代董其昌之后,山水画实践转向为一种文人画的笔墨形式的内部构建。当中国美术的现代化成为时代命题之后,山水画的实践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展厅中,呈现了包含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吴湖帆、李可染等画家的作品。其中,齐白石的12幅册页作品——《咫尺天涯-山水册》则并排挂在墙上,同时向观众展现了其纯朴、富有诗意的笔墨。而吴湖帆的《萱堂春永》卷和启功的《书画秘册》则是小而精的代表,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展厅现场,齐白石《咫尺天涯-山水册》

黄宾虹《拟张恂山水》

傅抱石《蝶恋花》

石鲁《铁打江山》

关良《李太白醉写蛮书图》
“自性与共情”以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为线索,将史诗与抒情、现实与浪漫的辩证意象,从生命意志的角度体认自身内部的“中国性”。该单元呈现了关良、吴冠中、黄胄、刘旦宅等艺术家的作品。
大卫·霍克尼《红色、紫色与绿色的蔬菜》

伟恩·第伯《擦面》
展厅现场
除此之外,这一展厅还呈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艺术家的对话,包括大卫·霍克尼,伟恩·第伯与中国画家陈佩秋的作品对比。
吴冠中《荷塘》

薛松《与蒙德里安对话 No.6 》

乔治·康多《荣誉军团》
2017年,随着宝龙美术馆的开馆,推出了常设展览“书藏楼珍藏展”,而这一次“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则是美术馆参与当代视觉文化史建设的起点。未来,宝龙美术馆将基于收藏进行学术梳理和研究型展览策划,这也是美术馆从个人收藏到美术馆收藏的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