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尼·马斯
11月6日,MVRDV创始人合伙人,建筑设计师威尼·马斯(Winy Maas)所设计的博伊曼斯· 范· 伯宁恩博物馆公共艺术仓库(Depot Boijmans Van Beuningen)正式对外开放。
博伊曼斯· 范· 伯宁恩博物馆公共艺术仓库
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对公众开放的公共艺术仓库。业主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希望能够打造一座引人注目的、友好的建筑。该艺术仓库位于鹿特丹的博物馆公园,为博物馆的游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巨大的仓库内将存放馆藏的15万件艺术品,并全部对公众开放。充足的储藏空间容纳了博物馆的杰出艺术和设计品收藏,还包括若干展览厅、一间餐厅和已经获奖的屋顶花园。公共艺术仓库高39.5米,呈碗状,占地面积较小。向下收缩的形体可确保地面层穿过博物馆公园的视野和通行流畅无阻,也能够有效地减少对地下水缓冲区的影响。同时,反射使得建筑本身能够完全“消融”在周围的环境中,在激活周边区域的同时,也和相邻的建筑建立了紧密的关系。
阮纯诗
日前,越南实验电影人、纪录片导演和影像艺术家阮纯诗被选为首届哈恩·内夫肯斯基金会、森美术馆、M+和新加坡美术馆的联合影像委任项目的得主。阮纯诗将获得10万美元的奖金以及18个月的时间来创作影像作品,并在三间博物馆中展出。
阮纯诗作品
现居河内的阮纯诗将拾得影像、不同来源的图像以及她自己制作的音频和影像记录整合在一起,创作出关于记忆、再现、景观、本土性和生态等主题的作品。她将参加明年在德国卡塞尔举行的第15届文献展。
肖谷《朱樱径》 油画 160X190 CM 2005-2015

展览现场
除了作品本身,展览地点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的展厅中庭还设有“镜园”装置。这一装置利用玻璃的折射、反光让展厅变得通透,自带“滤镜”效果,形成水中镜月、疏影婆娑的景观,为观众提供了独特的观展体验。在步入展厅的那一瞬间,观众就能被江南园林意象包裹,进而沉浸其中,感受江南吴地文人包容的气度以及特有的艺术趣旨。
王鸿定篆刻作品
与之呼应展出的是何曦近期的小尺幅作品,何曦是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题材有鱼鸟、梅竹、松柏、巨浪、陨石等。展览中还有以王鸿定大小印花为主体、点缀小插画的作品。
何曦《听松》
除了静态的作品,展厅内还有何曦为王鸿定拍摄的篆刻小视频。黑白的画面伴随着刻刀划过印石的声音,安静有力。展览持续至12月6日。(文/黄松)
列思作品
以“光”为主题,三位艺术家用绘画、雕塑和装置等不同艺术载体重新构建了一个关于光的空间叙事,主办方介绍,“列思用他难以置信而充满诗意的机器唤起了科学装置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彭勇则通过多彩的网版,使我们的目光折服于颜色的魅力;而欧阳苏龙以其磷光闪烁的结构,带观众走进了雕塑的全息幻境。”
欧阳苏龙《影 大卫》
此次展出的欧阳苏龙的《消失的物》《碎影系列》等,艺术家用光影讲述雕塑对空间的影响,用空间缝隙讲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用空间的正负虚实关系讲述对物质存在的理解。
彭勇《一念三千》
大都市的机理和人类建造的立面,是彭勇的版画作品中最普遍的形象。一个个窗洞形成了画面中的韵律,也是其主要的构成元素。观看时,我们的视线会沿着光明的方向冲向这些废墟,然后从这些工业化的方孔中侵入,并继续着阳光衍射的方向搜寻记忆。彭勇的光谱绘画近乎祈祷和冥想,从重复一个克制而圆润、循环往复并自然的动作,而涌现某些颜色(红和绿,蓝和橙,黄和紫,纯和灰),这些颜色传达了他的心境与光,也显现出平和慰藉的效果。(文/高丹)
正在画角楼的王玉平
11月6日,艺术家王玉平的最新个展“我在马路边”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开展。
王玉平《西华门的雪》
“一队人影,一闪而过的窃窃私语的表情,一个路牌一个标志,几点走进光里的身影,都是我料想不及的。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透明的人,事世从我的身前身后穿过,这个世界、雾霾和阳光并不打扰我,也不提防的为我展开一切。”王玉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