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文物中的宇宙星辰是中国人浪漫的好奇心

2021-03-12 12:52  艺术中国   - 

国博展出月球探测器 摄影:余冠辰

中国人向来是浪漫的。

我们向往着星辰与大海,对未知的宇宙充满着好奇心。

月壤在国博展出中 摄影:余冠辰

因为我们浪漫的好奇心,嫦娥五号带回了近2公斤的月球样品,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让所有人都能在国博看到其它星球上的土壤,全民讨论月壤能不能种田。

天问一号高分辨率相机拍摄火星图像 来源:国家航天局

天问一号高分辨率相机拍摄火星图像 来源:国家航天局

天问一号中分辨率相机拍摄火星彩色图像 来源:国家航天局

因为我们浪漫的好奇心,天问一号传回了三张火星的照片,除了火星表面小型环形坑、山脊、沙丘等地貌外,连极冠和晨昏线都清晰可见。

FAST天眼

因为我们浪漫的好奇心,巨大的“地球之眼”——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以“中国天眼”遥望着宇宙的边界,目前已经发现了300多颗脉冲星,也在接收着来自宇宙的信息。

中国人对于宇宙的探索 摄影:余冠辰

中国人对于宇宙的浪漫好奇心很久就有了,并且从未停止过探索。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有历法的国家之一。 5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阴阳历》,商代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天文历法,西周时天文学家用圭、表测量日影,确定二十四节气。

甲骨文 来源:国家博物馆

甲骨文 来源:国家博物馆

在中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已经有丰富的天文象现记载如日食、月食、彗星等。 殷墟YH127坑出土的龟甲刻辞上写着“商暦八月十七日乙巳,彗星现。”也就是在公元前1034年8月26日,宋侯国的北境,即河北省磁县出现了彗星。我国最早的彗星记录是1843I大彗星的—8次回归,出现于帝尧42载,即公元前2250年,也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彗星记录。

《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无比神秘,其中蕴含了古人对于宇宙星象的记录与思考。关于“河图”一词最早可见于《周书·顾命》,其曰:“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洛书”一词的出现,则要比“河图”晚得多,存世先秦文献凡三见:《周易·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可能是先民按照星象排布出时间、方向和季节的辨别系统,和二十八星宿、黄道十二宫相对照。

《玉龟与玉板》凌家滩遗址出土4500年前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龟在4500年前,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用具。 玉龟的腹部夹玉板,玉板中心雕刻出一个小圆,小圆内含八角星纹样。小圆外还雕刻有大圆圈,并以直线准确地分割为八等份。有学者推测雕刻的图样能根据测量指示出特定方位,而四周的孔洞很可能是依据星象的运动规律而设置。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 汉代 出土于新疆和田民丰县尼雅遗址 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

在新疆尼雅遗址古墓中,《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原本佩戴在墓主人的右臂上。这一色彩鲜艳的织锦上以“青赤黄白绿”五色织出了云气纹、鸟兽、辟邪和红白圆形纹,并织就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八个篆体字。这八个字出自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中,“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 。“五星出东方”指 “五星连珠”的天象,即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的同一方。据说科学家们推测最近一次的“五星连珠”将于北京时间2040年9月9日中午十二点出现。

敦煌莫高窟285窟壁画  西魏 来源:数字敦煌

我们的祖先不仅观察和记录星辰,还将他们对于宇宙的想象描摹了下来。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85窟属于北朝洞窟属于第三期。在正壁开三龛,中间大龛雕佛像,穿褒衣薄带装保守继承北魏的秀骨清像,两个小龛雕弟子像。旁边有僧房窟来自于印度的影响。重点是在覆斗顶的四面坡上画着非常繁杂且丰富的天象图,被描绘成诸天外道的形象,有日天、月天、诸星辰等等。

《伏羲女娲图》 唐 绢本设色 吐鲁番市阿斯塔那76号墓出土

《伏羲女娲图》在新疆经常出现在古代的夫妻合葬墓中,一般画面朝下用木钉钉在墓顶上。人首蛇身的伏羲与女娲一左一右,手拿规矩,蛇尾相缠。二人上方有以象征太阳的圆轮,下方为象征月亮的半月,身体四周则画着圆圈代表星辰,为墓室营造了一个小型的宇宙。

《观星台》 1276—1280年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河南元宵晚奇妙夜视频截图

我国历史上不仅留下了关于描绘星辰的图像,还有观看宇宙的建筑。《观星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建造。相信通过今年的河南台元宵晚会大家已经对这一观星台非常熟悉了。长相看起来有点萌的观星台,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部分组成。观星台见证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的测量演算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观测天象的建筑之一,见证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高度发达。

毅力号着陆后在火星表面拍摄的全景图 来源:NASA

毅力号从火星拍摄的地球与月亮 来源:NASA

前一阵美国的毅力号终于登录火星,还有人在说中国的天问只不过是在停泊轨道,不能着陆探测。而预计今年的五、六月份的时候,天问一号将进行火星着陆,继续深入进行探测。要知道,美国的火星计划用了20多年才达到“环绕、登陆和巡航”,目前是第五次探索,而我们的天问一号一次就要承担这三个任务。我们承认别人的进步,也在努力去追赶和超越。

浪漫的好奇心,必将带着中国人的宇宙之梦,前往星辰大海。(文/孟孟)

国家博物馆展览 摄影:余冠辰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天道幽明:泰祥洲的水墨画展”将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展出
下一篇:广外外校与巴西累西腓村上高中线上交流促友谊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