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咸同斯福:天龙山佛首度尽劫波归来 在鲁迅博物馆展出

2021-02-20 17:15  艺术中国   - 

2021年央视春晚截图

在202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件文物超越舞台群星,占据C位,吸引了亿万观众的目光,它就是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在除夕之夜,作为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它与全国人民共迎新春、欢庆团圆。

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 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

历经曲折,回归祖国

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首回归祖国,经历了曲折又振奋的过程。2020年9月14日,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日本东瀛国际拍卖株式会社(以下称拍卖行)拟于东京拍卖一尊“唐天龙山石雕佛头”,疑似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在历史上流失的文物。经组织鉴定研究,判断应属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佛龛主尊佛像的被盗佛首(隋代),于1924年前后被盗凿并非法盗运出境。

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  国家文物局供图  罗征/摄

国家文物局启动追索机制,确定“叫停拍卖、争取回归”的工作目标,10月15日致函拍卖行,要求终止与该佛首相关的拍卖和宣传展示活动,予以撤拍。10月16日,拍卖行积极配合,作出撤拍决定,终止有关宣传。国家文物局与拍卖行董事长张荣(旅日华侨,浙江杭州人)取得联系,鼓励促成文物回归。

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  国家文物局供图  罗征/摄

10月31日,张荣与日籍文物持有人谈判完成洽购,经国家文物局充分沟通,决定将佛首捐献中国政府。11月17日,我驻日使馆举行文物移交仪式,张荣将持有的天龙山石窟佛首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文物局,移交使馆保管。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鲁迅博物馆等相关单位,在我驻日使馆、北京海关全力支持下,取得日本文化厅文物出境许可,于12月12日12时,将佛首安全运抵北京,当日点交入库,佛首重回祖国怀抱。

11月17日,我驻日使馆举行文物移交仪式,张荣先生(左)将持有的天龙山石窟佛首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文物局,移交使馆保管。图为驻日使馆公使杨宇(中)见证,公使衔参赞石永菁(右)与张荣签署捐赠文件。   国家文物局供图

佛首回运。  国家文物局供图  王卓然 马孝辰/摄

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组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专家开展实物鉴定,安排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文物测试分析与健康状况评估。经研究,与1922年3月拍摄的《天龙山石窟》图版35和1923年10月拍摄的《天龙山石窟》图版41所示第8窟北壁佛龛内佛像的原状图片相比较,佛首脸型、五官、形神高度吻合,特别是右脸颊的斑驳痕迹,从右眼睑下向右耳延伸扩展的形状,与实物完全一致。佛首面部的一些细微特征,如右腮小的斑点和颈部风化形成的边缘,两者亦一致。依目前石窟保留痕迹历史图片推测,佛首被盗凿后,其背面、鼻翼均经过修整。

岩田《天龙山石窟》图版41截图(左图),佛首回运后拍摄的高清图片(右图 罗征/摄)   国家文物局供图

外村太治郎《天龙山石窟》相册集图版35(第8窟北壁龛内佛像)(左图),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佛龛主尊佛像现状(右图)  国家文物局供图

佛首长33.7厘米,宽30.4厘米,高44.5厘米,重55.5公斤。科技检测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佛首石材主要由石英和方解石构成,符合天龙山岩体特征,内部一致性较好,无显著裂隙发育。顶部和耳部发现彩绘痕迹,推断佛像原始状态应有彩绘。鼻翼及鼻梁部位存有有机材料,推断有修复经历,与鼻翼修整情况相契合。

文物测试分析中发现佛首鼻翼及鼻梁处荧光现象,推断存在修复痕迹。  国家文物局供图

经实物鉴定、科技检测并与历史照片比对,专家一致认为,该佛首源自天龙山第8窟北壁佛龛内佛像,应为1924年前后被盗。第8窟为天龙山石窟唯一有明确开凿纪年(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且规模最大的石窟,该尊佛首肉髻低平,脸庞圆润,露出笑容,雕刻技术娴熟、表现手法细腻、时代特征鲜明,具备北朝晚期至隋初的显著特征,是研究天龙山石窟乃至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珍贵实物标本,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暂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天龙山第8窟外景   天龙山石窟博物馆提供

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凿于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是中原地区代表性佛教石窟,在中国石窟雕塑发展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世纪20年代,在日本古董商“山中商会”驱动下,天龙山石窟遭到大规模盗凿,超过240尊雕像被盗,几乎所有造像头部,甚至造像全身被盗运境外,现收藏于日本、欧美博物馆以及私人手中,破坏程度在中国石窟寺中最为惨烈。此次回归佛首,是近百年来第一件从日本回到祖国的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雕,具有重要意义。

天龙山外景   天龙山石窟博物馆提供

唏嘘!天龙山石窟

说到天龙山石窟,不禁让人唏嘘感叹。

去散千峰晓,神龙应念来。

补陀岩上士,心识几时灰。

这是宋代释智遇写得《天龙恭敬赞》,似在印证天龙山石窟的劫难和遭遇。

东峰全景 1922年《天龙山石窟》 外村太治郎著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太原西南方向40公里处的天龙山腰,海拔高1700米。石窟始建于北朝东魏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经过北齐、隋代、唐代开凿,现存石窟25座,分别位于东西两峰山崖之间,绵延1公里余。

西峰全景 1922年《天龙山石窟》 外村太治郎著

天龙山石窟创建于东魏(公元534—550年),高欢在天龙山开凿石窟,高欢之子高洋北齐后以晋阳为别都,继续在天龙山开凿石窟。隋代杨广为晋王,继续开凿,唐代李渊父子起家于晋阳,建造石窟达到高峰。

当时的天龙山石窟造像头部基本完好无缺 出自外村太治郎著、1922年出版的《天龙山石窟》

这些石窟中,有东魏、北齐、隋、唐各代开凿的石窑二十七窟。东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三窟,寺西南三窟,窟之间山径相通。据不完全统计,石窟内外有石窟造像1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1144幅。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以唐代最多。

 

图片出自外村太治郎著、1922年出版的《天龙山石窟》

天龙山石窟造像被称之为“天龙山式样”。以造型娴熟、比例适当、线条柔和、雕刻精细,为后人研究佛教、美术、雕刻、建筑各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典范,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天龙山石窟被盗劫走的佛头

天龙劫:斩首之痛

1918年,日本人关野贞重新发现天龙山石窟,并将调查报告发表于日本《国华》杂志。此报告一出,引起世界轰动的同时,也招来了大规模的盗凿活动,数百件天龙山石窟精品造像被运往海外。

1948年,天龙寺再遭大火毁于一旦,无人管理的天龙山石窟遭受自然灾害的损坏更加迅速。直到1982年,才开始对天龙山石窟进行保护、恢复和维修工作。

天龙山石窟被盗劫走的佛头

1924年~1925年间,中外盗贼对石窟进行了掠夺和破坏,耗时四百年开凿的天龙山石窟,从此竟成为无头的石窟,是中国境内摧残破坏最为严重的石窟,再也找不出一尊完整造像。

开盗卖之风的始作俑者,是日本人山中定次郎。

天龙山石窟被盗劫走的佛头

山中定次郎是日本山中商会创始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和他的山中商会进入中国,开始了收集并倒卖中国文物的经营活动,成为当时在中国最大的日本古董商。山中定次郎除在北京琉璃厂收购中国文物外,还与各王府建立了以收购为目的的紧密业务关系。

天龙山石窟被盗劫走的佛头

1912年,山中定次郎抓住小恭亲王溥伟没有生活来源又企图复辟满清政权急需大量资金的机会,从溥伟手中收购了恭王府除书画外的大批收藏品。这批文物被迅速运回日本分类整理,并被分为三批,一批运往美国拍卖,一批运往英国拍卖,一批留在山中商会设在日本和美国的古董店中零售。

山中定次郎经营主持的山中商会,据称是继卢芹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海外规模最大的中国古董文物店。随着山中定次郎过手的珍宝越来越多,他对中国文化与文物的渴望与垂涎也日益加深。

天龙山石窟被盗劫走的佛头

1924年6月和1926年10月,山中定次郎本人两次亲临考察天龙山石窟。1927年前后所有散失海外的天龙山石窟造像名品,几乎全部都是山中定次郎指导山中商会盗凿贩售的。

山中定次郎日记详细记载了其中一次的盗运,40多个天龙山石窟造像的佛头被砍下来,装成箱,运到北京,然后由北京运到日本。

山中定次郎带人在天龙山石窟

他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一次性砍下这么多佛头并盗运成功呢?因为有内应!

天龙山脚下寺庙的住持净亮和尚,是个贪财之人,山中定次郎以利诱之,大规模的“割头”事件就开始了。

山中定次郎与净亮和尚(居中者)合影

400年,历经四个朝代开凿的天龙山石窟就这样在锯齿中、在铁锤下失去了应有的面貌。从寺庙的和尚到山中的村民,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佛头被敲下来被运走,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盗割现场的照片定格了山中定次郎的罪证

1932年11月,山中商会在日本东京美术协会举办了“世界古美术展”,并将这批天龙山石佛公开拍卖。寰宇知名的天龙山石窟,惨遭万劫不复的毁灭性破坏,再也找不出一尊完整造像,自上世纪20年代起竟成为无头的石窟。

山中定次郎带人在天龙山石窟

初步统计,总数约150件的天龙山石雕造像,散佚海外各处,仅部分雕像可辨认确系出自天龙山哪个窟室。如捐出藏品的哈佛大学辖下福格美术学院集藏24件天龙山雕像(包括飞天浮雕),其中的19件为第二窟和第三窟作品;日本东京根津的嘉一郎藏有8件天龙山早期头像。

而天龙山的唐窟精品,亦不乏人收藏。威斯罗波捐给福格美术学院两件第十七窟天王头像,费城的宾州大学博物馆藏有两件唐代早期天王全身塑像,日本东京的根津美术馆,为全世界集藏唐代天龙山石窟名品最多的收藏单位,计28件唐代头像和浮雕残件。

1928年,山中商会将盗运来的45尊造像编辑成书,名为《天龙山石佛》。该书涵盖佛像16尊、佛手与佛足3尊、菩萨像22尊、罗汉像1尊及天王力士像3尊。这些佛造像,在美学上丝毫不输给任何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

据说山中定次郎保持着早起的习惯,几十年来,他作为一名佛教信仰者,无论是在家还是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每日清晨穿戴整齐后,朝着东方,合掌朝拜。

但为一己私利而大肆盗掘石窟造像,这样的罪业,不知他在合掌的一刻,是否有一丝忏悔?

“咸同斯福——天龙山石窟国宝回国暨数字复原特展”在鲁迅博物馆展出

咸同斯福:佛首在鲁迅博物馆展出

2月12日(大年初一),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北京鲁迅博物馆和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主办的“咸同斯福——天龙山石窟国宝回归暨数字复原特展”,于北京鲁迅博物馆开幕。

 

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 图片来源:新华社

展览特别展出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后回归祖国的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与此同时,从鲁迅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精心挑选的20余件北朝时期造像拓片等文献也一同展出,其中一组更是与此次展出的佛首同出自天龙山石窟。希望借此契机,向大众讲述石刻艺术之美,并引发公众对于追索流失海外文物工作的关注。

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 图片来源:新华社

“愿一切众生咸同斯福”,乃造像记中常用的愿语,鲁迅博物馆此次的展览题名“咸同斯福”便是取自于此,可谓别有寓意。该展览将持续至3月14日,此后,本着“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国际共识,这尊佛首也终将回归天龙山石窟,于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中收藏展出。

(本文综合编辑自国家文物局、文博山西、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新华社等)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泰特美术馆的档案员:记忆如何创造于档案
下一篇:从工艺美术运动到分离派,探寻新形式的欧洲建筑师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