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神兽们”来到上海西岸,故宫神兽展演绎中国传统自然观

2020-12-06 14:43  澎湃新闻   - 

12月4日,“故宫里的神兽世界——多媒体综合展”在上海西岸艺岛Art Tower开幕,展览以故宫博物院馆藏清代御制《兽谱》为蓝本,在进行文史考证后,选出数十种古代神兽,加以数字化的“再创作”。展览将持续至明年1月10月,并开启全国巡展。
 
公元1750年(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敕命他所信任的宫廷画师,以当时最权威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为本,绘制一本传奇动物绘本《兽谱》。历时11年完成的《兽谱》与现代科学意义下的动物研究虽“道不同”,但在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理解上,却有殊途同归之妙。其中对麒麟、白泽、龙马等大量想象动物的描绘使我们得以窥见古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在“故宫里的神兽世界——多媒体综合展”中,这些“神兽”跃出图谱,借助多媒体的演绎讲述新的故事。并封

并封

白泽

白泽

走进展览现场,澎湃新闻记者首先看到的是大屏幕上以神兽白泽为主人公的一段短片:它邀请观众一起寻找神兽归位《兽谱》。借由白泽的介绍,可以得知有关《兽谱》的背景和内容。这本动物图志共分6册,每册30幅图谱,总计绘制180幅不同的瑞兽、异兽、神兽以及普通动物画像。图谱由宫廷画师余省和张为邦执笔,绘画风格融合国画笔法与西洋画技法。在策展人吕维敏看来,乾隆下令编修《兽谱》或许出于多种目的,“其中,肯定免不了为了体现国力强盛,以及乾隆的文治武功。”她解释道,“历朝历代,盛世时都会兴建大型的园囿或者宫苑,它相当于古代意义上的动物园。那些动物可以被看作是外化的国力,或者说是王朝权势的象征。在古代传统里,动物和土地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此外,《兽谱》里也记载着诸多外来兽,这可能源于清朝的朝贡制度:当外国的动物被进贡到中国,就等于表明两国之间确立了朝贡关系。九尾狐

九尾狐

开明兽

开明兽

夔

展览试图在不动用文物本身的基础上,让观众能更深入地去接触文物内在的本质。而为了向不同年龄层的观众普及《兽谱》及其背后的文化知识,展览运用了新媒体虚拟技术,从“白泽寻找伙伴”展开叙事线索和观展路线。随之而来的是“神奇的画屏”,穿过这些与绘画相结合的屏风,可以进入“笔墨生灵”的展厅。早期绘画中,动物通常表现山林自然,随着人的介入,它们被赋予人格化的喻指,最终被抽象为象征符号。而在展厅中,触碰浮动在墙面上的文字或符号,也会展示出对应的画作。展厅现场,火之境

展厅现场,火之境

在接下来的展厅中,澎湃新闻记者看到了一系列风格不同的空间。以“自然之境”为题,展览以“天、地、风、雷、水、火、泽、山”八种意象构建八个空间,每个空间展示具备相应异能的神兽和故事。例如,在“水之境”板块,屏幕投影讲述了负责司法判决的神兽獬豸如何使天下归于“公平正义”的故事。吕维敏介绍道,通过展现獬豸的能力,这一板块实际上讲述了古人所谓的“法平如水”。而在“山之境”板块,记者看到了隐逸于山林之间的“九尾狐”,由此而引出归隐、野逸等概念。展厅现场,山之境

展厅现场,山之境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览的终章是环幕影院“昆仑丘墟”。通过一部取材于民间传说与经典文献的动画影片,演绎古代中国人的动物观念,以及由此而来的道德与审美意象、有关自然力量的传统认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智慧。
 
澎湃新闻了解到,展览邀请了博物馆策展人、文史专家、古代书画研究专家以及数字多媒体团队共同策划创作。策展团队对《兽谱》进行文史考证,并了大量古代绘画与器物纹饰中的动物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天文、地理、医药、志怪文学等知识。最终从一本图谱转译为一个展览。吕维敏表示,展览不仅想要介绍《兽谱》中的形象和故事,也希望由此而引出围绕动物的传统观念,“实际上我们对于神兽的所有敬畏,就是对于自然之力的敬畏,而这种敬畏是一直以来中国人对于自然的认知。我们意识到,人对于自然有许多未知,对自然的利用始终是有限的利用。”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在策展方看来,展览所呈现的“神兽世界”让人看到了中国传统观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神兽与人的关系更多的是和谐;相对来说,西方神兽或多或少都体现出一种跟人的冲突感。此外,中国人的自然观认为,人可以利用动物和自然,但不能对它有所要求。“这种观念根植在中国人的文化里,也是时刻能给我们启示的。这是我们今天去了解神兽文化和《兽谱》很重要的动因。”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翠西·艾敏/爱德华·蒙克:探索“灵魂孤独”的异同
下一篇:《为艺术?为公共?》这是艺术对公众最好的关怀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