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封
白泽
走进展览现场,澎湃新闻记者首先看到的是大屏幕上以神兽白泽为主人公的一段短片:它邀请观众一起寻找神兽归位《兽谱》。借由白泽的介绍,可以得知有关《兽谱》的背景和内容。这本动物图志共分6册,每册30幅图谱,总计绘制180幅不同的瑞兽、异兽、神兽以及普通动物画像。图谱由宫廷画师余省和张为邦执笔,绘画风格融合国画笔法与西洋画技法。在策展人吕维敏看来,乾隆下令编修《兽谱》或许出于多种目的,“其中,肯定免不了为了体现国力强盛,以及乾隆的文治武功。”她解释道,“历朝历代,盛世时都会兴建大型的园囿或者宫苑,它相当于古代意义上的动物园。那些动物可以被看作是外化的国力,或者说是王朝权势的象征。在古代传统里,动物和土地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此外,《兽谱》里也记载着诸多外来兽,这可能源于清朝的朝贡制度:当外国的动物被进贡到中国,就等于表明两国之间确立了朝贡关系。九尾狐
开明兽
夔
展览试图在不动用文物本身的基础上,让观众能更深入地去接触文物内在的本质。而为了向不同年龄层的观众普及《兽谱》及其背后的文化知识,展览运用了新媒体虚拟技术,从“白泽寻找伙伴”展开叙事线索和观展路线。随之而来的是“神奇的画屏”,穿过这些与绘画相结合的屏风,可以进入“笔墨生灵”的展厅。早期绘画中,动物通常表现山林自然,随着人的介入,它们被赋予人格化的喻指,最终被抽象为象征符号。而在展厅中,触碰浮动在墙面上的文字或符号,也会展示出对应的画作。展厅现场,火之境
在接下来的展厅中,澎湃新闻记者看到了一系列风格不同的空间。以“自然之境”为题,展览以“天、地、风、雷、水、火、泽、山”八种意象构建八个空间,每个空间展示具备相应异能的神兽和故事。例如,在“水之境”板块,屏幕投影讲述了负责司法判决的神兽獬豸如何使天下归于“公平正义”的故事。吕维敏介绍道,通过展现獬豸的能力,这一板块实际上讲述了古人所谓的“法平如水”。而在“山之境”板块,记者看到了隐逸于山林之间的“九尾狐”,由此而引出归隐、野逸等概念。展厅现场,山之境
展厅现场
展览的终章是环幕影院“昆仑丘墟”。通过一部取材于民间传说与经典文献的动画影片,演绎古代中国人的动物观念,以及由此而来的道德与审美意象、有关自然力量的传统认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智慧。展厅现场
展览现场
在策展方看来,展览所呈现的“神兽世界”让人看到了中国传统观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神兽与人的关系更多的是和谐;相对来说,西方神兽或多或少都体现出一种跟人的冲突感。此外,中国人的自然观认为,人可以利用动物和自然,但不能对它有所要求。“这种观念根植在中国人的文化里,也是时刻能给我们启示的。这是我们今天去了解神兽文化和《兽谱》很重要的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