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旧貌新颜的彝族村寨
而第二届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如约而至。古城墙上的戏剧节海报
在西昌市中心的火把广场上,一到晚上就会灯火通明。几十张戏剧节海报一路排开,帐篷里的马戏表演和街边集市吸引着当地人,而一旁的大剧场里,上演的是来自北京人艺和国家话剧院的经典大戏。邛海边的露天戏台,山脚下的听涛小镇里,各种户外室内的空间,都成为表演舞台,年轻人在这里可以演出、看戏,结束后来一顿撒欢的烧烤啤酒。北京人艺演出的《洋麻将》
“戏剧为媒,创新文旅营销;文旅融合,助力脱贫攻坚”,广场上这条醒目的横幅,似乎正解释着大凉山戏剧节在疫情之下依然如期举办的“初心”。戏剧节期间的包机
因为戏剧节,今年的大凉山在旅游推介时有了更多的“卖点”。以往外地人听来“无感”的阳光湿地之城,如今因戏剧节有了更具象的影响和知名度。开幕当天,广场上,各路越野车队集结在一起,开启了“戏游大凉山”的序幕。而凉山文旅与四川航空合作的戏剧包机也正式开启。7条“戏游大凉山”主题旅游线路也在戏剧节期间推出。更让主办方欣慰的是,今年的戏票比去年卖得好,票房收入增加了20%,更多当地人开始融入戏剧节。邛海边的戏剧路演
作为戏剧节的发起运营方,凉山文旅集团是整个凉山州文旅产业的国资平台和践行者,旗下有演艺、影视、艺术教育、酒店、餐饮、交通、景区等十个实业支点。在戏剧节之外,他们同时还经营着“阿斯牛牛”和“熊猫优途”两大凉山农、旅品牌。在今年带货直播异常火爆的背景下,戏剧节在互联网推出了“全球直播带戏”的创新尝试,不仅推广了戏剧节和演出,也把凉山的美景和美食都一并做了推介。美声歌手蔡程昱担任“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青年戏剧公益形象大使”
用文化带动旅游,让世界看到凉山戏剧节的国际论坛
戏剧节的另一位发起人、灯光设计大师任冬生参与了今年戏剧节的空间设计,他感慨道,“今年增加了很多户外演出,虽然我们是被‘逼’着进行户外演出尝试,但反而契合了整个西昌和大凉山的气候、风光和优美环境。可以说这是世界上唯一在冬天举办,而且户外演出场地最多的戏剧节,这是很多其他艺术节做不到的。这里的天然环境把被动变成了特色,形成大凉山戏剧节独特的风景线。”戏剧节期间的火把广场夜景
戏剧节把邛海泸山、听涛小镇、火把广场、建昌古城等各个山水城市空间都化作了舞台,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戏剧空间。而与此同时,整个大凉山的景点也都是舞台。“云端剧场”的概念正是由此生发。谷克德高山草甸间的“云端剧场”
凉山昭觉县境内的谷克德景区,正是五大“云端剧场”之一。在彝语中,“谷克德”是“大雁栖息的地方”,这里也是一片风景绝美的高山草甸,每年春夏之际,索玛花漫山遍野开遍。从西昌出发,一小时左右的车程,即可抵达这片“世外桃源”。邛海边月色小镇
实现文旅融合创新,服务凉山社会发展已经举办了9年444场的凉山森林音乐会
“凉山够美”森林音乐会现场
2010年的12月,凉山交响乐团在西昌泸山景区上演了一场“中国凉山彝风森林音乐会”,这个西部地区的交响乐团就此开启了长达9年风雨无阻的惠民演出。除了因天气等特殊原因取消外,惠民音乐会基本保持每周一场的演出频率,9年多来从未间断,至今已有观众30余万人次,演奏作品400余部。在听涛小镇演出的昆曲
“其实一台音乐会带来的,是城市整个文明的提高和审美认知的提升。”9年过去,当年的问题有了答案。而凉山也拥有了一个西部少有的专业交响乐团,创作了很多新作品,也伴随歌剧《彝红》等走进了国家大剧院。600年古城墙下的社区戏剧论谈
戏剧节期间,艺术家们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学校,去授课、表演,让当地人受益。很多开放式的戏剧表演和活动也都免费开放。在广场上铺沙演出的舞蹈剧场《呐喊》
舞蹈剧场《呐喊》被安排在了广场露天演出。广场的空地被铺上了16吨沙子,当代舞演员们在这一环境下的表演,吸引了很多路人都围观驻足。参与策划的视觉总监任冬生说,“普通观众即便对这个事情不关心、或是不了解,但当我们在很多场地进行装饰的时候,就和普通老百姓有了关联,让戏剧走进了他们的生活,有了生命力。这就是一种交互,一种关注和参与。”消防官兵一起观看孵化作品《春暖花开》
孵化作品《春暖花开》在谷剧场演出当天,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观众。他们是今年3月在那场西昌大火中奋勇扑救的消防官兵。戏剧节的发起人、也是艺委会执行总监李亭亲历了惊心动魄的救火过程,而她当时就有愿望,要让这些消防官兵有一天能坐在他们保护的谷剧场观看演出。演出这天,她愿望成真,发表感言时泣不成声,而官兵们和观众一起看戏的情景,也感动了在场所有人。戏剧节发起人濮存昕和李亭在戏剧盛典上
濮存昕则在和世界各大戏剧节负责人对话的论坛中再一次表达了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的初衷。“我们希望让大凉山能够在这里看到世界,也让世界看到大凉山。我们用戏剧的方式搭起一个桥梁,让文化互相之间沟通、交流,希望凉山能够更快、更好、更繁荣地发展起来。”戏剧节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