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一枚5分硬币决定命运,谭元元是怎么走上芭蕾之路的

2020-10-12 14:21  澎湃新闻   - 

“芭蕾最基本的是‘开绷直’,你们做得不错,但还不太够。肩膀还可以往下压,永远记得,脖子这块是最长的,所谓的‘天鹅颈’,就是脖子一定要长。”
 
10月11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4周年公益开放日系列活动中,谭元元用一堂别开生面的教学展示课,展现了她作为舞蹈教育推广者的一面。
 
课上的谭元元,时而为孩子们亲身示范,时而纠正孩子们的体态手位,时而伴着音乐击打节拍……孩子们近距离与偶像互动,跟着专业舞者的眼睛看芭蕾,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谭元元给孩子们上课。

谭元元给孩子们上课。

教学展示课罢,谭元元还与舞蹈教育家凌桂明、郑慧慧对谈,从少儿舞蹈教育谈到芭蕾艺术之美。
 
凌桂明是上海市舞蹈学校的老校长,也是把谭元元招进舞校的伯乐。考舞校,要经过初试、复试、总复试,他发现谭元元具备了芭蕾需要的基本条件,从开绷直,到身材的线条,弹跳的力量、软度,都很全面,是一棵好苗子。谭元元(右)和凌桂明(中)

谭元元(右)和凌桂明(中)

“那时候是千里挑一,几千人里面选了24人,12个男孩,12个女孩。”能被挑进去,谭元元还有点懵,因为每一轮下来,总有孩子没选上,会沮丧、会哭,有的家长也会陪着一起哭,“我就在想,为什么呢?后来才知道,能进上海市舞蹈学校,非常不容易。”
 
谭元元的父亲并不同意她跳芭蕾,觉得芭蕾是西方艺术,艺术寿命短,容易受伤。而且,他觉得女儿学习成绩好,未来可以当工程师、医生、律师,工作更稳当一些。
 
一枚5分硬币,决定了谭元元后来的命运。
 
父母僵持不下,凌校长打了好几次电话到家里做思想工作,还破例给她留了名额,等她进学校。一年之后,父母吵得厉害,最后商定,用一枚5分硬币,由天决定她是否去舞校。硬币扔了一次,正面朝上,是妈妈那一边,谭元元才去了舞校。
 
谭元元晚进学校一年,晚学了一年专业课,一开始跟不上学习进度,很多基本功打得不是不是很扎实,比较自卑。
 
“我觉得自己是班里的丑小鸭,心情也不太很好。我性格比较开朗,但到了学校,我不太愿意说话,专门躲在角落哭。”谭元元想过退学,妈妈鼓励她“笨鸟先飞”,要比别人更努力,不试一下,怎么知道自己不行?
 
谭元元第一次上台是14岁。她要参加全国芭蕾选拔赛,只有经过选拔赛,有了名次,才可以代表中国参赛。
 
“第一次上台表现非常不好,我转完圈之后是屁股对着观众,太黑,我找不到方向,非常非常紧张。”即便是现在,谭元元还是会紧张,因为每一次的表演都不一样,而且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就算跳了100次的剧目,也总是以第一次演出的心态对待。
 
谭元元第一个国际大奖是在学生时代获得的,有个故事叫“一脚踢出了一个国际冠军”。
 
那一年她16岁,参加了第五届法国国际芭蕾舞比赛。比赛舞台是倾斜的,差不多有2度,倾斜后,后排观众也能看到舞者的脚尖。这样的设计在欧洲很常见,但国内根本没有,练功房都是平的,这对谭元元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
 
“我一下子懵了,怎么办?肯定拿不到奖了,心理压力特别大。”谭元元背负着为校争光、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又有时差、水土不服,好几天睡不着觉,旧伤还复发了,膝盖有积水和瘀血。
 
在此之前,谭元元准备了近3个月,每天至少训练四五个小时,运动量特别大,非常枯燥。初赛时,谭元元躲在大幕后,脚动不了,不想上台,哭着要退赛。带队的林美芳老师说,“不行,你一定要跳完!”音乐响起,老师推了一把还在犹豫的谭元元,她正好借力,飞上舞台。她感觉自己跳得挺高的,膝盖也不疼了,顺利进入复赛、决赛,拿了金奖。
 
在大多数18岁少女还懵懂不知世事时,正在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蹈学院进修的谭元元,收到旧金山芭蕾舞团的签约邀请。在那里,她以女主角的身份,几乎跳遍了所有知名的芭蕾作品。
 
《天鹅湖》是她的第一个全幕芭蕾舞剧,这也是检验一位舞者能不能成为主要演员的标杆。19岁,她一人饰演了白天鹅、黑天鹅,“首先,所有技巧你都要做下来。不要看白天鹅很优美,永远慢板,左脚作为重心,跳完一系列舞段,小腿肌肉已经抽到大腿这里,非常酸。第三幕,你还要演黑天鹅,32个单腿转,小腿肌肉差不多都没了。”
 
谭元元印象很深的还有一次,替一位手指断了的演员救场,跳巴兰钦编舞的作品。
 
巴兰钦是美国芭蕾的鼻祖,有一百多部作品。因为是俄罗斯人,他把俄罗斯的风格和美国的快节奏融合在一起,他还有一个世界知名的搭档——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他的音乐往往不规则,对舞者来说非常难跳——两位大师联手,非常现代。
 
“当时我根本没接触过巴兰钦的作品,临危授命,硬着头皮,一夜之间学下来。真的非常难!很多节奏非常快,还有一些爵士的感觉。”谭元元解释,巴兰钦的作品是为纽约芭蕾舞团的演员量身定制的,是根据音乐编的,两个女舞者在一起,就好像两把“小提琴”。
 
除了古典芭蕾舞剧,谭元元还跳过很多现代芭蕾舞剧,其中一部《小美人鱼》,脍炙人口。
 
那时候,她38岁了,很久没遇到更有挑战性的舞剧,有点瓶颈。很幸运,她遇到了约翰·诺伊梅尔和他的《小美人鱼》。他从汉堡芭蕾舞团带了6位老师到旧金山,教旧金山芭蕾舞团跳全本《小美人鱼》,舞者们学了三周多时间,全学了下来。
 
“他说,每一个小美人鱼都会不一样,你们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我也不允许,你要让这个角色融入到你的心里,你的心是怎样跳的?”
 
约翰·诺伊梅尔的建议对谭元元来说受益匪浅。每一次跳《小美人鱼》,她都会被带进角色,跳完之后,要缓两个小时才能走出角色,“我整个人魔幻了,身心、情绪,都被《小美人鱼》的气场带动。”
 
这部剧在技巧上也非常难。为了扮鱼尾,她要穿一条很长的裙裤,有一次排练,她的脚踩在了裙裤上,还要做旋转,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慢慢地,我总结出了技巧,出去的时候,脚趾尖带一下,两个腿就会变成鱼尾形状。最开始,我有鱼尾,之后光脚在地上跳,后来又穿了足尖鞋。”
 
上足尖鞋的时候,也是小朋友们学舞最容易放弃的时间段,因为小拇指、大脚趾多少都会受伤。谭元元上足尖鞋是12岁半,她不建议太小上,因为小孩的骨骼还没长好,训练方法不对,可能会影响骨骼发育。
 
“一定要让孩子在软底鞋上训练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在老师正确的指导下,进行科学训练,再上足尖。”她强调,“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上足尖,脚背、膝盖都有一定标准。有的孩子可能上不了,硬要上,伤害很大,要因材施教。”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4周年公益开放日系列活动,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主办。当天,上海芭蕾舞团带来了“精品剧目公益汇演”,上海市舞蹈学校、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则带来了“教学展示演出”“社交舞工作坊”。

来源: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525345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