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宫壁画西壁《朝元图》局部
2019年6月,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在开展永乐宫搬迁资料整理时,发现近百件与永乐宫宗教活动有关的古籍文书。
元行尚书省断事官付道人张来童执照(总登记号:YL417)
元陕西都总管付道士张志洞执照(总登记号:YL416)
元贵由皇帝福荫丘神仙门人通云真人圣旨(总登记号: YL419)
“元行尚书省断事官付道人张来童执照”(1244年)、“元陕西都总管付道士张志洞执照”(1245年)、“元贵由皇帝福荫丘神仙门人通云真人圣旨”(1248年)分别是元代道士张来童、张志洞和于善庆在各地区之间通行的身份证明,三张执照的颁发时间在公元1244至1248年之间,行文风格亦颇为相似,均先引述朝廷批准宗教人员活动的圣旨,再叙述通行事由和持照人履历,最后由保人和签发机构画押。
元行尚书省断事官给太平兴国观保付执照模板(总登记号:YL420)
“元行尚书省断事官给太平兴国观保付执照模板”(1244年),是山西平遥太平兴国观的道士刘志晏为道众出具通行执照的抄写模板,其行文格式皆与其他执照一致,但未填写持照人履历,或许也可将其视为一件未指定持有人的通行执照。通过对这几份通行执照的研究,我们一方面可以了解元代对各阶层道士通行往来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永乐宫修建早期与全真教各宫观之间的交流活动。
“元皇帝圣旨普通度戒牒(含封套) 付长春宫李真人”封套(左)及局部(右)(总登记号:YL418)
“元皇帝圣旨普通度戒牒(含封套)付长春宫李真人”(1248年),表明元代全真教须经圣旨批准后才可度戒信众,反映了元代的统治阶级对宗教严格的管理制度。而永乐宫得以保存这件颁授给全真教第四任掌教李真常的度戒牒,也凸显了全真教高层对永乐宫的重视程度。
“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外观(左)及局部(右)(总登记号:YL421)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这卷经书只存下半卷,发现时为麻纸包裹,纸上题字:“此经残卷出于重阳殿屋脊西大吻之内”。与经书一同发现的还有一个杨木卷轴,推测为经书装帧所用的卷轴。可惜由于迁建时未保存关于纸质文物保存原始状态的文字和图像记录,相关的经手人员又已离世,导致其在重阳殿鸱吻中的存放状态无法追溯。
永乐宫现址位于芮城县城北五华里的龙泉村附近
(本文原标题为《永乐宫重磅发现近百件蒙元时期道教纸质文物!》,原刊于山西芮城永乐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