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封岩当代摄影展”将“它山之石”搬到苏博!

2020-08-13 16:26  艺术中国   - 

苏州博物馆外景

2020年8月6日,封岩“它山之石”摄影个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幕,这也是苏州博物馆首次举办的当代摄影个展。因应苏州博物馆现代主义园林式的展场,此次封岩个展涵盖了他的几大摄影系列,包括完整的《山石》经典系列作品、《唐陵深草》、《迷幻的竹子》以及《秩序》系列近四十件。

苏州博物馆“它山之石—封岩当代摄影展”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个展名称“它山之石”四字出自《诗经·小雅·鹤鸣》。诗人受王家园林内生机勃勃的气象所触动,他全神贯注的谛听园林内鱼、鸟、树、渊的小天地,写出了一个思辨明灿的大世界。其中以“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两句最广为人知,彰显的是一种悦纳异己的胸怀,交叠出的是一个兼容并蓄的世界,就像今日的苏州古城以及苏州博物馆,在历史时空中吐故纳新。

终南山石 04 180X120cm 2011

客厅静物 73.5x110cm 2006

封岩令人瞩目的《山石》系列,却完全让人想起传统水墨文人画中的山石。他精致纯然的将山石粗粝的表面表现为视觉愉悦的客体;他用文化中的传家之宝让时光逆转。巨石的画幅 —— 180 x 120cm ——使其在视觉上更加引人注目。尽管也许人们会将这件作品和水墨画作联系起来,事实上封岩仍旧延续了他的方式:完全聚焦于眼前事物,找寻特定物品孤立状态中的当代性、视觉上的抒情,以及辨识其中传统的庄严性。

——Jonathan Goodman(美国纽约艺评家) 节选自“客观化摄影”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唐陵深草12  201x134cm 2018

古都恢宏的遗迹讲述着一个关于衰亡的故事,提供着再度崛起的想象。封岩刻意避开遗迹所蕴含的纪念碑式的宏大,从而回避了对于地位和权力的旧思新梦。艺术家跟随着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脚步,但其关注点并不是前人的发现,而是昔日荣光中为人所忽视的。野草取代了纪念碑,无关成就、毁灭和断裂,让人们注意到一个比中国封建帝制更宏大的时间维度。或许,植物学家某天会发现这类植物只在这一地区生长,赋予文明的摇篮一层新的意味。亦或者,步步迫近的气候灾难很快会威胁到已经经过这么长时间考验的物种。

——Paola Iovene(芝加哥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节选自“克制的图像”

唐陵深草02 201x134cm 2015

封岩的这些在初看之下使人情绪不安或产生无以名状反应的作品,提出的其实是艺术家以身为在当代中国生活的一个人,对于每日生活所感受到的一种非常微妙的含义和洞察力。那些消逝的细节和看似漫不经心选择的场所,表达了个人内心和公众空间之间饶富意味的观察,透过敏锐的隐喻和作品较大的尺寸,这些影像是对中国当代日常生活一种不朽的“造像”。

——Michael J. Hatch(普林斯顿大学东亚艺术史学者) 

节选自“滤后的静物”

树.石头03 110x163cm 2006

《狮虎山》,68×100cm,2006

此次展览同时,适逢封岩个人文学作品集《座椅反弹的声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新书收录了摄影艺术家封岩分别写作于北京和纽约的中短篇小说,在小说中,封岩行文简素,用笔克制,一如珍惜胶卷的摄影家,而他的文字也呈现出摄影艺术的客观,世界以定格般的影像呈现。

植根于阿兰·罗伯-格里耶、卡尔维诺文学给养之上的观念书写,对人生状态的精细定格勾画现当代生活的真实秩序。来自摄影艺术家封岩的跨界文字实验,翻越文字与图像的藩篱,突破文学定律的零度写作,带来独树一帜的先锋体验。

8月8日苏州诚品书店,举办封岩《座椅反弹的声响》新书分享会

责任编辑尹晓冬:世界在他的镜头下,呈现出一种法国哲学家皮埃尔• 雷斯塔尼所言的“真实的瞬间”。也如同批评家张离所说:“封岩的目光是无数条探针……他深入地发掘事物的内涵,将凝聚时间里程的生命迹象揭示出来,如同打开被顽石所封禁的化石。”他的“秩序”及“纪念碑”系列,不带情绪地拍摄档案柜、书柜、沙发、木衣架、自行车……这些真实的日常之物,在被镜头固着的一刻,其自身携带的历史过往仿佛于此瞬间显现,叫人面对如此真实与具象之物,却产生亦真亦幻之感。

迷幻的竹子04 120x90cm 2009

创作者从无到有,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打开新的观看世界之道。而这一回,摄影艺术家封岩放下了手中的相机,以文字、以虚构为名拉开了一扇故事的大门,我们借机得以重新窥看、审视我们生存于此,但有时会熟视无睹的世界。

无论《座椅》,还是《零度空间》,它们都是一个执着于影像的摄影艺术家在用文字佐证他对当代生活的思考,是两种迥然不同的城市记录。

封岩(右)在新书分享会现场

关于艺术家

封岩,1963年出生于西安。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旅居纽约多年,现居北京及台北。

封岩个展包括:苏州博物馆、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上海沪申画廊、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四合苑画廊等。作品曾参加荷兰FOAM摄影博物馆、德国设计博物馆、德国宝马基金会、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美国Spencer Museum of Art博物馆、澳大利亚UQ Art博物馆、澳大利亚莫那什博物馆、法国巴黎市立现代博物馆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深圳OCA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民生美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广东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今日美术馆、昊美术馆等大型展览。他的作品被海内外重要的美术馆、博物馆和艺术基金会收藏。

新书分享会现场

除了视觉艺术的创作,多年来封岩一直保持文学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先后著有《终南山》、《大雁塔》、《座椅反弹的声响》等中长篇小说。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手艺人展示鱼拓技法:让鲜鱼“游”在宣纸上
下一篇:2020夏季读书会暨第五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启动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