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美丽有千万种,唯独缺少发掘美的眼睛,和拥抱生活的心。
在我们总是抱怨生活乏味、没时间没心情、殿堂艺术太高高在上的时候,是否也曾为之努力,去寻求情趣的营造和品质的改善呢?
只要想到,就要去做!艺术中国《艺术模仿秀》成功推出了第一期,出乎意料的是小朋友们成为了为生活增添快乐的主力军!在上一期模仿《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和《呐喊》的命题中,十位“最佳COSER”脱颖而出,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美好与快乐吧!
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的少女》,44.5 x 39cm,1665年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是荷兰黄金时代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后人将其与伦勃朗齐名。这位短命的艺术家一生留存下来的作品很少,全世界只有34幅,其中5幅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维米尔的作品大多尺幅较小,多为单个角色入画,内容上平和恬静,给人带来生活中朴素却安宁的美感。
同名电影《戴珍珠耳环的的少女》海报
这幅《戴珍珠耳环的的少女》非常典型的呈现了维米尔惯用的蓝色和黄色,光线的处理极具代表性。少女左耳上戴着一个甚至有些大到失真的珍珠耳环,朱唇微张双眼看向观者仿佛一眼望向心底。那眼中的澄澈和面庞的青涩与姣好让人过目不忘。该作品由导演皮特·韦伯翻拍成同名电影,斯嘉丽·约翰逊饰演女主,演绎了画家与画中人的一段暧昧情事,影片中光影的处理模仿并极力还原艺术家作品中的光线,极具视觉美感。
下面,让我们看一看小艺术家们的优秀演绎吧:
最佳创意奖:李俊,海口阿狸宝贝少儿英语机构推荐
【创作感言】
我家小乐乐是小男孩,我们还是在征求他同意后,决定让他模仿这幅作品。
首先说一下背景,家里实在是没有黑色的背景,就把妈妈的裙子反过来挂在了门上,取了黑色的背景。然后再说说帽子,帽子是上次买错了的女孩子艾莎公主的帽子,实在没有了头巾,就用了小乐乐的裤子当头巾,用夹子分别夹住裤子的两端。小乐乐问妈妈:“这是什么样搞笑的帽子呀?是长尾巴的帽子吗?”衣服部分白色的打底是小乐乐自己的衣服,外套是爸爸是西装外套。
最搞笑的是珍珠耳环——用山楂片的包装揉在一起,用线挂在耳朵上。小乐乐拍照的时候,看着作品说少女的嘴巴好像是张开的,于是自己张开了嘴巴。
拍摄过程中,我们欢笑不断。原来艺术和生活有时候就在我们自己身边。用爱去发现艺术美,用爱去发现心灵美。
最佳模仿奖:小e同学,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一年二班
【创作感言】
为了跟名画靠近,翻出了妈妈的衣服、我的围脖、外加几个发夹。没有珍珠怎么办?我有发圈啊哈哈!没有背景怎么办?我有电视啊!原来我也可以跟画中的小姐姐pk一把(=^_^=)。
小e妈妈补充道:“你看我们还给TCL做广告了呢哈哈!”
最佳模仿奖:王思博
【创作感言】
在创作这个作品时,我借用了家里的头巾和妈妈的衣服首饰。我觉得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给头发扎围巾的过程,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在照相的时候妈妈和姐姐帮我摆好图片中的表情和姿势,我们都逗笑了。
最佳模仿奖:杨佳楠,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校
【创作感言】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17世纪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于1665年创作完成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该画采用了全黑的背景,十分烘托少女外形轮廓,似乎她是黑夜里的明灯,微微的光彩,不夺目不耀眼,十分温和。画面之中构成强烈的视觉效果。
最佳模仿奖:欣雅
【小编感言】
很遗憾没有收到欣雅的文字描述,这也是许多投稿参与的朋友遗漏的一项。我们希望大家可以分享自己模仿时候的感受、制作过程,或者是对作品的解读和分享。在阅读投稿朋友的邮件时,看到那些文字后面透露出的快乐和喜悦,读到创作过程的趣闻,就如同闺蜜分给了你一块偷偷攒下来舍不得吃的糖果,甜甜的,美美的...嘴角也会笑到上扬~
与维米尔田园乡村生活的唯美安宁不同,蒙克的《呐喊》则带来另一种情绪和节奏的极端。这也同艺术家本人的生活背景和经历息息相关,第一期模仿秀的选用作品之二即是作品《呐喊》,让我们先看看原作吧:
蒙克,《呐喊》
如果说维米尔的存世作品太少,那么蒙克可以说是位多产的艺术家了。仅他去世前捐赠给挪威奥斯陆市的作品就包括约1200件绘画、7500件速写和水彩、18000件版画和13件雕塑。
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平生创作了多个《呐喊》题材的作品,包括多幅油画、木板画、彩粉、蜡笔画等版本。艺术家童年经历了患有精神疾病的父亲和死于肺结核的母亲,姐姐也在十几岁时病逝,病痛的恐怖与压抑存在于艺术家的儿时记忆中,也折磨着他的一生。因而其作品也透露出悲伤和扭曲的情绪,用色夸张而笔触纠结,成为艺术家心中的写照。
优秀来稿模仿获奖者:
最佳创意奖:小e
【创作感言】
鼠年的我,在一堆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中渡过了一个又一个月。好期盼早点开学,早点见到小朋友,见到我想念超级久的老师们啊。看后面的两只小老鼠却那么开心,哼,我并不想沉浸在这些冰冷的屏幕之中!
【小编说】
这件作品在视觉上并没有完全仿照原作,但是却很大胆的抓住了《呐喊》的精髓——一种对生活现状的不满与释放。疫情到来,孩子被迫裹足在家网课,家长在家陪练或者也要给其他学生上网课,一家人就在这些电子产品和屏幕的虚拟世界中生存,这岂不是现代人发自心底的“呐喊”?
最佳模仿奖:符永坪,阿狸宝贝少儿英语选送
【创作感言】
恐惧是生活的一部分。
【小编说】
虽然短短九个字,却是短小精悍很深刻啊小伙子!还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哈哈~
孙梁硕,宽平小学二年三班
【小编言】
这幅作品采用了ps技术,虽然不鼓励,但也是用心之作,并产生了呐喊的效果,上榜~
最佳模仿奖:杨俊涛
最佳模仿奖:王延伊,宽平小学二年一班
【小编说】
这两幅作品的来稿都没有文字分享,希望以后的参与者可以补充文字说明。但是他们都非常精准地捕捉到了《呐喊》的情绪和扭曲的面容。甚至王延伊小朋友的衣服也很契合的进行了搭配,以资鼓励~
看了这么多模仿秀,你是否也蠢蠢欲动了呢?其实,艺术离生活并不遥远,只是在于我们是否用心去感知和体会。在投稿来信中,看到每一个家庭去“玩”着做艺术,把快乐和“烧脑”带到创作之中,这才是我们活动的初衷。
在屏幕前太久了?我们一起来换换装吧!
各自玩各自的手机,不如我们变成名作中的主人公吧~
打开脑洞,和有趣的人,艺术的生活,生活得艺术!
欢迎持续关注艺术中国微信公众号,《艺术模仿秀》将继续推出~本期获奖证书如下,小编将分别通过邮件发送给获奖者,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