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济南10月22日电 (孙宏瑗)“一叶一世界,一界三千叶。”一片普通的叶子,经过精雕细琢,大千世界跃然而上。“周成王剪桐封弟”“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历史故事跃然“叶”上;孔雀开屏、荷花绽放、蝴蝶嬉戏……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在济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济南叶雕”传承人都婉莉的手上,普通树叶正述说着历史与大自然的故事。


摘拣树叶、清洗、雕刻、成型……22日,记者在济南领秀城看到,都婉莉正手持刻刀,在一片树叶上创作。依托树叶的形状、脉络和纹理,她将精致的“蝶恋花”呈现在树叶之上,将图案的艺术美与树叶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


法桐、紫荆、银杏、冬青等树木的叶子在她的手腕翻转间皆华丽变身。春燕剪柳、龙凤呈祥、鸳鸯戏水、螳螂捕蝉……年逾花甲的都婉莉近20年创作了上千幅作品。其中最大的作品是用法桐叶雕刻而成,她使用法桐叶,从构图到完成,用了13个小时。
都婉莉告诉记者,叶雕历史悠久。《吕氏春秋》记载,成王与叔虞燕居,援梧叶为圭,而授叔虞曰:“余以此封女(汝),叔虞喜以告知周公……于是遂封叔虞于晋。”在“剪桐封虞”的典故中,已出现叶雕的形迹。“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民谣中传唱的,也是当时民间叶雕的情景。关于叶雕的历史故事也是都婉莉作品中的重要组成元素。


叶雕也是远古的剪纸文化,在纸没有被发明出之前,先人在树叶、树皮、兽皮、绵帛上镂空作画。都婉莉说,“古人把树叶当作剪纸材料用,我将剪纸元素结合在叶雕中,将剪纸图案以及树叶的形、色、脉络等结合在一起。”
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都婉莉将叶雕技术进行创新,在单色叶雕的基础上,创作出变色叶雕及拼色叶雕。“在秋天时,一个叶面上会有多种颜色,此时,我会根据树叶的色块、色斑等进行构图。有的树叶整片不适合做叶雕,但是颜色很美,我就将它们剪成不同的形状,拼织在一幅作品上,这样色彩更加丰富。”


“其他地方也有从事叶雕创作的人,但制作方法各不相同。”都婉莉说,有些人创作时不保留叶脉,中间镂空,完全像古人一样,把树叶当作剪纸材料用。但她坚持保持图案和叶脉的完整。“大自然和民间美术结合,才称得上完整的艺术品。”
“我一生就两大爱好:剪纸和叶雕。既然做了,就会坚持下去,只要能做,能做得动,我就不会放弃。”都婉莉表示,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民俗文化也才不会间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