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近日警告称,新兴市场经济体无法承受再一次2013年式的“缩减恐慌”。
2013年5月,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暗示将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此番言论令市场方寸大乱,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从5月的1.66%,一路飙涨至年末的3.02%。同时,溢出效应导致新兴市场资本流入大幅下滑、国际收支差额压力激增。
戈皮纳特在接受英媒采访时称,伴随美联储开始缩减新冠疫情时期的超宽松货币政策支持,在新冠疫情中受创最重的中低收入国家恐腹背受敌。
她进一步警告称,一旦美国通胀高企演变成棘手难题,迫使美联储突然收紧货币政策,恐将引发上述国家金融市场大幅波动。
高通胀是暂时还是持久的?
8月2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发表讲话,重申若美国经济继续朝着预期改善,今年开始削减每月12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是“合适的”(appropriate)。
伴随美国加速经济重启,挤压需求井喷和供给产能瓶颈导致美国通胀率已连续4个月显著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的目标。
美国商务部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2%;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7月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6%,与前值持平,为近20年来最大同比涨幅。
虽然,多数美联储官员仍然认为,造成当前通胀高企的压力多为“暂时性的”,并有望在明年逐步消退,回稳至美联储设定的目标范畴内。
然而,部分经济学家担忧,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加速蔓延将导致通胀高企持续更长一段时间。
戈皮纳特表示:“我们所面临的,包括通胀和供给瓶颈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都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相关。一旦通胀持续走高,并传导至长期通胀预期,恐将成为一场‘自证预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忧,一旦通胀加速走高,超出美联储和市场预期,美国的正常化货币政策将被迫进入加速轨道。
疫情加剧新兴市场复苏压力
更关键的是,全球疫苗接种工作呈现严重分化导致“双轨”疫情,更加剧新兴市场复苏面临的压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称,疫情的恶化和融资环境的收紧将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造成双重打击,使复苏进程出现严重倒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7月27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时预估,高传染性变异病毒的出现可能使复苏进程脱轨,到2025年可能导致全球GDP累计损失4.5万亿美元。
根据Our World in Data网站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全球人口的39.7%已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其中,高收入国家和较高中等收入国家接种一剂疫苗人口比例分别达到62.6%和60.9%;较低中等收入国家接种一剂疫苗人口比例为22.6%;低收入国家中接种一剂疫苗人口比例仅为1.6%。
戈皮纳特解释称,新兴市场国家在这场疫情中遭受全方位打击,它们面临着更大挑战,因此无法承受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所引发的金融市场恐慌。
国际金融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数据显示,2020年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中,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从去年新冠疫情爆发前的52%升至近60%,增幅创历史新高。2020年最后9个月内,流入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和债券市场的资金超3600亿美元。
一方面,史无前例的政策支持上述国家渡过疫情难关;另一方面,一旦美元金融环境极速收紧,对于仍在疫情中挣扎求生的部分国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应对美国通胀走高的压力,巴西、匈牙利、墨西哥和俄罗斯等国央行已陆续宣布加息。
普遍认为,2013年“缩减恐慌”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投资者担忧,美联储开启减码的同时意味着加息亦将快于预期。
戈皮纳特表示,美联储必须就政策路径与市场不断保持“超清晰的沟通”(super clear communication)。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上周五的讲话中强调,即使购债计划宣告结束,美联储大量持有的长期债券依然将为金融环境提供宽松支持,并且减码的时点和节奏并不能被视作加息的直接信号。
值得庆幸的是,与2013年相比,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不论是从外汇储备、财政赤字或是政府借贷方面,均更为健康。
达拉斯联储的经济学家戴维斯测算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主要13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外汇储备充足,除土耳其和阿根廷外,均能较好抵御美联储的加息风险。
戴维斯认为,当一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和经常账户赤字总额之间的差额占该国GDP比重超7%时,能够更好地抵御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