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派信号
全球关注的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释放了大量信号。
北京时间17日凌晨,美联储对外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0-0.25%之间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次美联储除了没有加息之外,很多预期数据和声明表态都与之前发生了明显变化。
两大利率均有上调
尽管联邦基金利率没有变化,但美联储将逆回购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分别由此前的0%与0.1%上调5个基点至0.05%与0.15%。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称,在当前流动性泛滥且逆回购规模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美联储对利率走廊进行小幅技术型上调,一是为了将市场回购利率水平小幅上抬远离联储拒不接受的“负利率”区域,二是增强逆回购交易的吸引力并将更多资金导向这一市场,并为回购参与者提供利率补偿。
“该操作主要是当前流动性泛滥背景下为了维护逆回购市场运行机制稳定而进行的技术型调整,与加息不同。”李超说。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会后记者会也提出,这一调整无关货币政策立场,加息仍较为遥远。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则认为,美联储已展开货币收紧的行动准备,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同时,上调超额准备金利率m和隔夜逆回购利率,以此对冲前期财政货币政策双松在货币市场形成的堰塞湖效应。
加息预期出现变化
据此次会议公布的最新点阵图,美联储对于后续政策利率预期整体有所抬升。
具体而言,点阵图预期显示,联邦基金利率中值从2021年至2022年维持在0.1%,但2023年中值为0.6%,较3月上升0.5个百分点,即两次加息的空间,但3月份议息会议的点阵图预期则是直至2023年底不会加息。
“点阵图并不能很好地预测未来利率走势。”鲍威尔强调,现在讨论加息还为时过早,加息将发生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离最大就业目标还很远。
程实则分析指出,美联储已形成紧缩共识,分歧只是时点,而非方向,点阵图预测暗示了2023年加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的可能性。
景顺董事总经理、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黄嘉诚认为,美联储对市场试图重新预期其加息路线作出明确了否认。美联储的回应,以及欧洲央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和加拿大央行传达的类似讯息,明确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货币政策将保持异常宽松。
上调经济、通胀预期
美联储在此次会议中上调了经济和通胀预期,调低失业率预期。
分别来看,美联储将2021年实际GDP增速预期从3月的6.5%调升至7.0%;将2021年的核心PCE预期从3月的2.2%调升至3.0%,将2022年的该指标从2.0%调升至2.1%;美联储将2022年的失业率预期从3月3.9%调降至3.8%。
“通货膨胀可能在未来几个月继续居高不下,然后才会有所缓和。”鲍威尔表示,通胀压力是暂时的,但通胀可能会比其预期要更高、更持久,而通胀上行风险仍是美联储考虑的因素之一。
李超称,上述调整背后一方面是美联储承认短期通胀确实存在较大压力,另一方面则是仍然坚持认为通胀是临时性压力,年内美国高通胀压力会开始减弱并伴随供需缺口缓解而下行。
超预期展现鹰派态度
“如果进展维持当前状态,将在接下来的会议上考虑缩减QE规模计划。”鲍威尔透露了这样一句话。
尽管目前美联储购债规模维持不变,但也给市场释放出超预期的鹰派信号,并特别提到,在执行缩减QE规模前一定会提前通知。
李超认为,本次会议鲍威尔已明显开始给缩减QE指引打预防针,并声称可以将本次会议看作一次讨论“量化宽松讨论”的会议。
程实指出,基准情形下,缩减购债规模将于2021年第四季度开启,缩表和加息则将发生在2022年。从前瞻指引的角度看,美联储采取了一种更趋温和的形式,以避免政策变盘造成较大市场波动和经济预期变化。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政策变盘虽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变化频率可能会逐步加快,变化力度可能也会逐步加大,新供给冲击之下,美联储的行动将比言语更为坚决和高效。”程实说。
黄嘉诚直言,美联储或任何其他央行都不太可能轻易转变立场。发达市场各大央行已变得更加“被动”,可能需要见到大幅提高且可自行持续的通胀,尤其是工资增长带来的通胀,才会收紧金融环境。